北京 马克·吕布 1957年
一百多年前的1839年,法国艺术家路易·达盖尔成功发明了摄影技术,颠覆了视觉呈现的方式。几年后,带着风靡全世界的摄影相机,一批法国人踏上了中国的土地,通过他们的“第三只眼睛”见证式地记录了中国的变迁和发展。一项历史新发明,一个当时他们眼中的未知新世界,由此开启了至今仍在继续的历史对话。6月6日至7月6日,由广东美术馆和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处主办,由享有盛名的法国蓬皮杜当代艺术中心原摄影部负责人阿兰·萨雅格担任策展人的“巴黎——北京, 1844 - 2014:法国人镜头下的中国”展览为我们讲述了中法两国人民在摄影领域的百年情结。
展览展出了213件于19世纪中期到21世纪拍摄的珍贵作品,大部分是黑白老照片,第一批在中国履职的外交官眼中的中国、旅行途中的中国、毛泽东执政时代的中国还有当下的中国,千面的中国在本次展览中同时呈现给观众。据阿兰·萨雅格介绍,从第一位向满清官员介绍摄影技术的于勒·埃迪尔,到在一个边远的小镇当了15年的总领事并在此期间拍摄了成百上千件作品的方雅,再到于1958年应《生活》杂志之约,来到中国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还有作为自由记者、经常往返于中国的费尔南德·古龚……一个半世纪以来,士兵、外交官、传教士、艺术家或是普通旅行者……无数的法国人试图通过摄影来展示他们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以及他们对此的无限痴迷。正如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杰明1931年在《摄影小史》中说道,诉诸于照相机的自然不同于诉诸于眼睛的自然,它体现的是由无意识织成的空间。正是这种无意识,一边真切地构织着从晚清到当今法国人眼中的中国百态,一边诉说着法国对中国的百年情结。这些摄影师,有的拍摄对中国初来乍到的印象,有的两次甚至数度重返中国,有的把长达数年的凝视目光聚焦中国,这些摄影作品交织着知名的或鲜为人知的故事,它们以法国人的视角,从黑白到彩色,从昔日到今日,记录了中国的百年变迁。
这样一种混合了知名的或者鲜为人知的故事的叙事方式,正是本次展览计划实现的。从最早在中国拍摄的照片开始,那些作品距离达盖尔的发明被法国政府公布于世仅1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参观者会看到来自法国最有名摄影师的作品。“很多在中国待过一段时间的摄影师都发表过相关的摄影作品。我们不得不在丰富的影像中选取一些作品,从带有主观视角的黑白纪实影像到彩色现代建筑摄影,从一些人物摆拍图片到旅行影像,从深奥的学术研究到自发随意的探索。这一切都是为了诠释法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中国情结。 ”阿兰·萨雅格说。
摄影作为世界性的语言,不附带任何文字说明,通过光、影、形、色来捕捉瞬间、记录当下、讲述故事、抒发情感。法国理论家罗兰·巴特指出,摄影是一种过去和现在并存的特殊感情,被拍摄物体曾经存在,但同时那个拍照的时空已经过去或改变。直呼北京为“我的都城”的维克多·谢阁兰,是20世纪初首批来中国的法国作家里少有的真正懂中文、通汉学的西方学者,他历时七个春秋的中国之旅不仅是外部的风景游历,更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精神遨游。从1957年开始,先后20多次踏入中国的摄影记者马克·吕布,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一直通过镜头观察并记录着中国的社会变迁和发展变化, 50年的关注和凝视代表了一种特殊的情感,“我非常热爱东方,远远超过我们的城市,或者我们成长的家乡,中国再也不是远东,它已经变成远西了” 。这就是摄影的潜在力量,已经超越了摄影本身。
“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 50年来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谱写了许多精彩的历史篇章,作为‘2014中法文化之春’其中一项重要活动,此展览必将增进中法两国文化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友谊。”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说。
穿过紫禁城庭院的人们 费尔南德·古龚 19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