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微信助现代“刘三姐”声名远播

2014-06-20
来源:

   中新社柳州6月20日电 题:微信助现代“刘三姐”声名远播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朱柳融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部名为《刘三姐》的电影火遍中国大江南北,让壮族山歌和“刘三姐”的饰演者黄婉秋广为人知。而今年20岁的广西柳州市务工青年梁国显,并不了解电影《刘三姐》,也不知晓黄婉秋,但通过微信,他却成了另一位现代“刘三姐”的粉丝,她就是广西来宾市武宣县农妇郭秀莲。
  以前对壮族山歌毫无兴趣的梁国显,在微信上看到郭秀莲唱山歌的视频後,爱上了壮族山歌。
  今年53岁的农妇郭秀莲变身网络红人缘於一段视频。该段视频记录了2010年6月她和一位年龄相仿的柳州男子,在柳州市江滨公园斗唱山歌的过程。男子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挑逗她,引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而郭秀莲反应迅速,立刻以辛辣的山歌回敬,一来二去,两人如行云流水般斗唱了近20分钟。
  拍摄这段视频的作者是柳州一家影视公司的摄像黄清,视频於2010年被传上互联网,初始用的标题是“现代刘三姐郭秀莲”,反响一般,後来有网民将视频标题改成“武宣婆大战柳州老鬼”,一时间引来中国国内60多家网站转载,近千万人点击。视频被网民传上微信後,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转发。视频里的女主角“武宣婆”一时成了身拥百万粉丝的网络红人。
  记者近日在柳州市鱼峰山公园见到郭秀莲时,她身着?丽的红色壮族服装,被层层山歌迷围在中间,她连自我介绍都是用山歌完成:“我的姓名郭秀莲,从小生长在武宣,人夸我像画眉鸟,山歌出口比糖甜。”
  相传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在广西柳州,在柳州当地,唱山歌蔚然成风,以歌会友、“倚歌择配”是许多壮族青年乐此不疲的娱乐方式。但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山歌具有的“倚歌择配”功能渐渐丧失,山歌与青年人距离越来越远。在柳州,赶“歌圩”的人仍大有人在,但他们大多年过半百。
  “山歌传承问题大,山歌歌王两颗牙,不信你去歌圩看,歌迷都是白头发。”广西山歌协会副会长黄晓平用这首山歌表现了目前山歌传承状况。
  “‘武宣婆大战柳州老鬼’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里的高人气,是个可喜的现象”。黄晓平说,近年来,山歌通过网络论坛、微信的传播,使山歌又重新俘获了年轻人,这说明广西的山歌能紧跟社会的进步,山歌文化的传承借鉴视频传播的成功经验,将使壮族山歌重新焕发青春。”
  40多岁的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职工陶柏明,就是一位通过微信看到“武宣婆大战柳州老鬼”山歌对唱视频的山歌迷,陶看了视频後,决定拜“武宣婆”为师。
  通过微信,郭秀莲已经收了10多个中青年徒弟。郭秀莲年仅27岁的儿子原勇富也喜欢唱山歌,年纪尚小的孙女、孙子,也都受郭秀莲的感染爱上了山歌。
  对於互联网、微信一窍不通的郭秀莲,享受着现代化传播方式带来的快乐。2008年被广西文化部门封为四星级歌王(广西最高级别山歌王)的郭秀莲,如今已录制了60张山歌专辑。她是广西近百位山歌王中,唯一一位售卖自己山歌歌碟的歌王,“我一年能卖一万多张山歌碟”。郭秀莲说道。 (完)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