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8

探索“香港学”的第一人----陈可焜

2014-07-02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梁廉禁 

  1986年1月,我被派赴香港经济导报工作,在赴港直通车车站上迎接我的是导报的两位副总编辑胡中瑾和陈可焜,陈是我来港认识的第一位香港人。
 
  他并非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他是福建人,原是厦门大学着名经济学者王亚南的高足,1950年陈在厦大经济系毕业后即在厦大经济研究所任教,1979年5月因与1973到港定居妻子和儿女团聚,舍弃了在厦门大学经济系教授的职务,他并没有经历内地知识分子赴港定居的周折,凭着学问和人际关系经人介绍受聘于香港经济导报,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总编,1988年升任总编辑。
 
  80年代中提出"香港学"
 
  凭着一个经济学家的敏锐目光与感觉,香港的特殊性引起了陈可焜的注意,作为一个被港英政府管治的香港,这里的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不同,也与当代其它资本主义社会不同,香港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一个只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没有资源,而经过百多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二三十年的发展,今天它也成为世界的贸易、金融、航运、信息中心,它的成功秘诀在那里?能不能借鉴香港,利用香港来为中国的四化建设服务呢?
 
  陈可焜来到香港的时间,正是国内粉碎"四人帮"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内和国际形势都在起变化,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正在走向成熟。香港人认同洗雪耻辱回归祖国是民族大义,但也有不少人对香港的前途仍存在着种种疑虑,于是,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有关香港的数据,充分利用时间走访香港、九龙、考察新市镇和离岛,虚心向各方求教。1981年,他将自己对香港经济研究所得写成十篇文章,连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广州主办的《港澳经济》刊物上以"香港经济讲座"发表。1984年8月,陈可焜在《港澳经济》发表了"香港热、香港经济研究、香港学"一文,正式提出了"香港学"一词,一石激起千重浪,这篇文章在香港和内地学术界和经济界中迅速激发了异乎寻常的反响。学者赞同,报刊肯定,有的报刊还全文转载并发表评论,一时间,"香港学"成为了行内热门话题。
 
  回归前后奔走介绍香港
 
  上世纪的九十年代,由于陈可焜对香港研究的专注,许多报刊都约请他撰写有关香港的专栏文章,多家出版社纷纷结集出版他的"港事港情""香港风物漫话"等。在香港走近回归的1997年上半年,内地许多省市经辗转介绍,纷纷邀请陈可焜去讲讲香港回归,介绍香港经济,据不完全统计,从2月起的五个月中他先后应邀到山西、福建、山东、辽宁、安徽、广东、湖南等地作了近30场有关香港回归问题的演讲,有些地方省市领导也来参加听讲,不少地区还将他的演讲录像,巡回播放。他每次演讲都作认真准备,但从来不会拿讲稿照本宣读,各种香港经济数据朗朗上口,如数家珍,形式活泼生动,一听难忘。况且他从来都是站着讲,声如洪钟,举手投足散发出一个睿智学者的魅力,所以他主讲的香港经济一课历久不衰,一直延续至2004年他生病后才告完结。
 
  在他走南飞北的几个月中,很多地方是他第一次来到,邀请单位的干部盛情邀请他顺道走一走,游一游,他感到可惜与无奈,因为导报的工作放不开,故他总是一到就讲,讲完就离开。不过,他为自己能把十多年在香港所见所闻和研究香港问题的心得讲给喜迎香港回归热潮中的内地朋友听,感到很有意义,感到快慰。
 
  曾记得陈可焜在参加香港"九七回归"的各项庆祝活动以后对我说的感受:在这庄严时刻首先想到的是邓小平,没有邓小平就没有香港回归的今天。他还想到那些关注香港问题并为香港回归出力的经济学家许涤新、宦乡、钱俊瑞、古念良、周毅之等。宦乡在一次访港时,曾对他说过,"我没看到香港收回, 死不暝目!"可惜,这些经济学家都已谢世,要是他们能亲眼看到香港回归,该多好呀!他还想到许许多多海内外一直关心香港、研究香港的朋友们,同时,也更想到香港回归祖国之后,如何依托"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以祖国作后盾,在全中国人民的支持下,建设新香港,确是任重而道远。
 
  香港"九七回归"后研究香港的一股热潮达到了高峰。一方面,香港回归,香港迈进发展新纪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政策从构想变成现实。香港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人享有基本法所规定的自由,民主和权利,香港还是香港,活生生的现实有力地批驳了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所谓"香港回归、香港必死"的谬论。
 
  新形势下呼唤"新香港学"
 
  陈可焜在《广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三期上发表了"再论香港学"文章,分析20世纪、21世纪之交世界和中国的变化给香港经济带来的影响。文章指出,香港在变化和发展,香港学的研究也应随之提高、丰富和深化。要看到今日的香港是新的香港,是回归祖国怀抱的香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中生存和发展。要给香港定好位,面向世界,面向祖国,依靠祖国,认真巩固和发挥原有优势,坚持香港精神,拼搏奋进,香港完全可以既发展自己保持繁荣稳定,又能更好地为中国,亚洲和世界服务,作出积极和更大的贡献,研究这些方面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正是"新的香港学"的内容。
 
  新的香港,呼唤着新的香港学。
 
  这时,陈可焜已退居二线,是香港经济导报的高级顾问,但仍然对"香港学"不离不弃、情有独锺,实不愧是探索"香港学"的第一人。
 
  (梁廉禁是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科班出身的记者,先后在上海《新闻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任记者、编辑、副刋主编、副部主任,是一个老报人。1986年至1993年被借调到香港《经济导报》任主管中国经济报道的编委、中国部主任,1993年于上海《解放日报》退休。)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