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7

溫經散寒 嶺南的傳統天灸療法

2014-07-16
来源:香港商报
    嶺南傳統天灸療法,流行於以廣州為核心的嶺南地區。2011年、2012年先后入選廣州市、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7月12日,符文彬作為這一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在廣東省博物館學術報告廳開講,從天灸與健康概念入手,介紹天灸療法的源流、作用、傳承和保護;并結合經脈穴位功能,簡述天灸療法養生保健、防治常見病症的方式方法。香港商報記者 林濤
 
    符文彬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嶺南傳統天灸療法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全國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國家針灸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廣東省中醫院針灸科主任、廣東省針灸學會會長。符文彬師從嶺南著名針灸大師司徒鈴教授,同時得到劉柄權教授的悉心指導。在臨床上,他重用灸法,擅用背俞穴療痼疾,妙取十二經五俞穴辯證論治各種病證。
 
    符文彬介紹,天灸療法最早可見於戰國晚期的《五十二病方》,自戰國晚期到秦漢時已成為人們治療常見疾病的方法。晉代葛洪、鮑姑夫婦是常年行醫在嶺南地區的天灸名家,為嶺南天灸發展奠定了基礎。葛洪在其著作《肘后備急方》中記載了十多種以藥物貼敷穴位使之發泡以治病的驗方。近代嶺南醫學家曾天治、周仲房通過創建中醫學校、編寫教材等方式,傳承、發展了嶺南天灸療法。周仲房的弟子司徒鈴在廣東省中醫院工作期間,培養了以劉炳權、符文彬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嶺南天灸優秀傳人。
 
    嶺南天灸法選用多種藥材
 
    符文彬所在的廣東省中醫院始建於1933年,是嶺南傳統天灸療法的重要傳承基地,被譽為「南粵杏林第一家」。廣東省中醫院將嶺南傳統天灸療法這一傳統中醫技藝保存下來,并結合嶺南民間天灸和氣候條件,發展出天灸療法體系,推動了天灸療法的傳承與發展。
 
    嶺南傳統天灸療法種類繁多,依據所選主要中藥材的不同,主要分為白芥子灸、蒜泥灸、斑蝥灸等療法;根據施治時間的不同,分為三伏天灸、三九天灸等療法,主要根據「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經絡腧穴等理論及中醫時間治療學為基礎,選用芳香、辛溫之品如甘遂、白芥子、延胡、細辛、吳茱萸、皂角、威靈仙等藥材研末調制,主要治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胃腸炎和痛症等頑固性疾病,是目前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天灸療法。
 
    其中的白芥子灸適用於風寒濕痹痛、肺結核、哮喘、口眼歪斜等病症。
 
    蒜泥灸,敷灸涌泉穴可治療咯血、衄血,敷灸合谷穴可治扁桃體炎,敷灸魚際穴可治喉痹。     斑蝥灸,因斑蝥對皮膚刺激性很強,主要用於治療牛皮癬、神經性皮炎、關節疼痛等症。
 
    曾慶明:適用寒症氣虛陽虛症
 
    近年,天灸療法在各地廣泛開展,尽管應用廣泛,但它是有明確的適宜症的。羅湖區中醫院曾慶明院長指出,天灸適用於中醫辨證寒症、氣虛症以及陽虛症者。
 
    具體說來包括肺系疾病: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體虛易感體質等;消化系疾病:慢性胃腸炎、消化性潰瘍病、虛寒性胃痛、慢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骨關節病:頸肩腰痛、慢性四肢關節疼痛等,尤其以寒濕性痹痛效果明顯。亦可幫助久病體虛病人增強抗病能力。
 
    曾醫生說,成人敷貼1小時左右,兒童敷貼20-30分鐘左右,以皮膚潮紅為度,避免灼傷;貼藥當天忌食「發物」、不吃冷食,貼藥6小時后可用溫水洗浴,切忌用冷水。貼藥后皮膚紅暈、發泡屬正常反應,小水泡可待其自然吸收,外涂藥膏;大水泡建議到醫院處理。感冒發燒者、惡性腫瘤患者。有潰破性皮膚病、肺結核、急性咽喉炎、感染性疾病等的患者以及體質虛熱、易「上火」者不適合天灸。小兒及孕婦不可貼敷;有嚴重過敏體質、瘢痕體質、皮膚易感染體質者亦不可進行貼敷。糖尿病、血液病、惡性高血壓、嚴重心腦血管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支氣管擴張的患者均屬不適宜人群,不建議進行天灸療法。
 
    三款防暑養陰煲
 
    進入小暑后,暑熱很容易致人耗氣傷津,羅湖區中醫院曾慶明介紹,通過食療可以增強體力、防暑養陰,他推薦了幾款簡單易制作的養生煲。薏苡百合山藥煲原料:薏苡仁、淮山藥各30克,百合30克,小米100克,白糖20克。功效:健脾和胃,益氣悅膚,清利濕熱。蓮子百合苡仁煲
 
    原料:薏苡仁、蓮子肉各30克,百合20克,粳米100克,冰糖20克。
 
    功效:健脾祛濕,養心除煩,清利濕熱。薏米紅豆綠豆煲
 
    原料:薏苡仁、紅豆各30克,綠豆20克,粳米100克,冰糖20克。
 
    功效:清利濕熱,健脾祛濕,解毒除煩。
 
    三伏灸與扶陽灸
 
    天灸療法各地采用不同的介質,其中三伏艾灸是其中的一種。暑期陽氣盛於表,調養以養陽為主,運用三伏艾灸,可使腠理宣通,驅使體內風、寒,濕邪外出,是內病外治,治病求本的最佳方法和時機。
 
    近年積極推介艾灸的范長偉先生開辦的艾草堂,三伏灸的操作流程是這樣的,首先受者俯臥位,以肩胛內側緣為重點,頸根部至肩峰刮痧計10分鐘,接著取膏肓穴施灸,每側20分,共計40分。然會仰臥位,取足三里穴施灸,每側15分鐘;最后側臥位,叩擊下肢以胃經、膽經為重點,每側五分鐘。
 
    上周已經進入小暑,民諺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在這一節氣脾最怕「濕邪」侵襲,症狀是周身乏力、脾胃不和、噁心出汗、手足水腫、大便稀溏等。除了飲食上清淡,少食油膩,多吃些解暑健脾的食物如外,溫補扶正艾灸也是好時候。
 
    范長偉先生說,溫補莫過於灸法,能壯人陽氣,益人真陰。腎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腎一虛,正氣則虛,邪氣則盛。因此扶養正氣貴在溫補脾腎。灸哪里溫補脾腎呢?宋代醫家竇材《扁鵲心書》的一句話:「人於無病時,長灸關元穴、命門穴、氣海穴、中脘穴……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命矣。」這四個穴位正是溫補脾腎、扶養正氣、延長壽命的要穴。他建議每天對這四個穴位艾灸10-20分鐘,以皮膚發紅為宜,可強壯元陽、理脾和胃,增強抗病能力。平時忙碌的人也可以多按摩這幾個穴位。
[责任编辑:宋斯琪]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