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悲情7月

2014-07-28
来源:香港商报 張碧珊

  從前7月,似乎只有高考和炎熱酷暑,這個7月,原有記憶痕跡被徹底打破:8天時間,3架飛機墜毀,458人罹難。尽管航空業界一再強調安全高效,但萬尺高空之上,生命除了LOST就是END。每次起飛之前,天氣晴好嗎,空域安全嗎,監管充分嗎,老化保養及格嗎,公司管理到位嗎……悲劇背后往往難逃「人禍」。航班失事接踵而至,其慘烈讓人不忍耳聞,連鎖的骨牌效應,多少家庭因此破碎,多少人從此難安。飛機是機器,人偏偏不是,一次次看似毫無關聯的空難背后,人禍占比驚人之高。據國際民航組織對失事分析的數據顯示,人為因素高達80.5%,其中機組原因占62%,操作程序占15%。MH17、GE222和AH5017 3個航班到底又有多少涉及人禍的呢,雖然MH370至今沒有踪影,但是人為因素肯定存在。在MH17被擊落后,隨即有數據顯示,航線偏北,為什麼機組不選擇刻意規避戰區呢。

  再看AH5017航班,也涉嫌飛越馬里北部的武裝冲突地區。台灣復興空難,看上去是最與人無關,全是台風的錯,但是如此惡劣的天氣之下,為什麼不延后或取消飛行呢。更何况,風切變早被稱為民航領域「第一殺手」。此外,ATR72-500機型馬力較小,在遇到复雜氣象條件時難以帶動支撐飛機,該機型在大陸已被淘汰。全球化的時代里,拒絕乘坐飛機出行毫不現實,難道真的只能老實攢人品,掏錢買保險,合十祈禱天氣靠譜和戰爭理性嗎。除去外界因素,航空公司、空管機構,是不是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起來起來動起來,檢討每次悲劇的細節,最大限度地避免人禍,人為避開「天不時地不利」,航空安全必須做到極致,只為那脆弱不堪的存活率。張碧珊

[责任编辑:鄭嬋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