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越來越強調軟實力提升和文化輸出。在這一背景下,北大「燕京學堂」項目引發的爭論非常耐人尋味。相比中國之前以「孔子學院」為代表的文化輸出方式,這類由國內一流高校主持辦學、由商界提供資金支持的精英式學院,希望走一條更高端的路線,一方面「影響最有影響力的人」,一方面是知識話語的生產。只是,若僅靠模仿「國際化」教育膚淺皮毛而無真正有感召力的價值核心,難免淪為一種狹隘的大國美夢。作為「北大近年來推出的首個具有國際視野的開放、高端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計劃」,燕京學堂的爭議點之一便是首創了「中國學」這門學科。按照官方資料,這門學科除了經濟、管理和法律等應用型研究方向,文史哲等人文科學也占了一半。而文史哲的學術訓練方式需要坐冷板凳式的長期專研,絕非一年的「短平快」項目就能帶來實質性提升。從生產過程看,一年時間能開設怎樣的課程供給學生密集必修和選修,火速成為「了解中國、貢獻世界的國際優秀人才」?
不過是高速速成培訓班
更有趣的是,「燕京學堂」雖然開設的學科稱為「中國學」,對學生的中文水平不做要求,都是用英語授課,甚至連中文專業都是如此。只面對「全球未來精英」的辦學原則,還要求推行貴族寄宿制的校中校。難道將這一百名學生與北大其他學生隔離開來,配備豪華的海外教師隊伍,用英文講授有關中國的任何知識,享受貴族式待遇,就足以使一年制的碩士項目躋身於「高端學術」之林?官方資料稱,燕京學堂的目標是「未來的世界領導者提供精英式的中國體驗」。事實上,「培養未來世界領袖」和「學術研究」這兩個目標根本無法在一個一年制短期碩士培養項目中共存。若是期望用一年同窗之誼換取海外未來「知華派」領袖對中國的友善,無疑是在做一種投資,既然投資,便指望獲利,指望取悅他人。但真正的學術研究,是求真、求知、求道,所以應當無國界,無功利心、計較心。外國學生若認真學習中國文化,不必期望日后一定認同中國文化。怕就怕最終淪為將外國老師和學生用以裝點門面的鍍金招牌,既沒有輸出文化影響力,學術上也不過是一個高端點的速成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