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月到来不用慌 法鼓山:正是孝亲报恩时(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法鼓山提倡以数位牌位的方式保护环境(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感念亲恩,报答佛恩。农历七月正是孝亲报恩的好时节(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许多子女陪伴长辈参加法会,实践教孝月的精神(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农历七月到来,许多民众受到历久不衰的传说、禁忌所影响,常会感觉心里怪怪的,日子过得紧张不自在。法鼓山表示,民众不妨先了解俗称“鬼月”的历史由来,并以佛法的慈悲、智慧,将心念转为正念,将这个月当作是自利利他、福慧平安的大好月。
法鼓山说“鬼”与“归”是谐音,民间所信仰的鬼门开其实是源自上古商周时期,对于祖先崇敬的一种美德,《礼记》中也特别强调这种孝道的精神。当时每到七月,天子便会祭祀祖庙,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因此汉文化相信人死之后,就是要回归来处,因此到阴间的人就变成了鬼,一年之中的中元节就成为祭祖、敬鬼的日子。
恰好在佛教提倡孝道的《佛说盂兰盆经》当中,也有类似记载。当时佛陀神通第一的弟子目犍连,为求救度堕在饿鬼道受尽饥苦的母亲,便听从佛陀的慈悲开导,在七月的第十五天,即是出家僧众精进修行过后的集会日,为十方大德与僧众广设供养,藉此功德利益现世的父母延寿增福,过去的七世父母、眷属也能离苦生天。
因此每逢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便会供僧来救度饿鬼众生,这就是盂兰盆节的由来,而盂兰盆(Ulambana)就是“解救地狱倒悬”之苦的梵文。这部《盂兰盆经》正好与汉文化的“鬼月”传说相应,从精神层面来看,汉民族在中元节祭祀祖先,是对祖先感恩的表现,而佛教的盂兰盆节也是孝顺的表征,所以现代佛教徒惯称农历七月为“教孝月”。
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曾开示:“孝顺父母最好是在父母生前的时候,做子女的平常就该多关心父母,劝请父母要有宗教信仰,不要等到父母百年之后,才想到要来供养超度,那便是轻重颠倒了。”所以法鼓山在全球的各分寺院,每年到了农历七月就会以清净、环保的法会共修,鼓励民众陪伴亲人以清净的心念利益祖先与众生,延续汉传禅佛教的教孝精神。
本周(8/2-8/8)将举办的农禅寺“护国息灾梁皇宝忏法会”,历史悠久,已成为上万民众每年必做的修行功课,近年参与年龄层上也有下降的趋势,子女陪伴长辈共修的情况相当普遍。八月份起在法鼓山所属安和分院、中山精舍、斋明寺、斋明别苑、台中分院、德华寺、台南分院、云集寺、安平精舍、紫云寺、信行寺、基隆精舍,以及海外美、加、香港、马来西亚各分支道场,均有读诵《地藏经》、《慈悲三昧水忏》的法会,民众可以就近参加。
回归佛陀时代“以法相会”的精神,今年法鼓山在法会举办同时,也首创“全球云端祈福”的方式,邀请名插画家万岁少女共同制作“祈福ing”的有趣动画,藉以推广民众透过网路来填写牌位,不但省时、环保,而且将写牌位化为修行的一部分,共同学习发挥平等心、慈悲心,关怀每一个有缘相识的人,以及护念所处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