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香港9月11日电,美国总统奥巴马向美国人推销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的战略,被指或将美国置于第三次伊拉克战争的危险之中。曾称“有兴趣和资源让美国难过者首属中国”的乔舒亚 罗夫纳(Joshua Rovner),在美国网络杂志《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发文反驳鹰派参议员对政府“做得太少”的指责,认为美国军队在中东“多不如少”,且指出美国不甚擅长于以大型军力管控他国内战,不如以较少的兵力维护自身利益便可。全文编译如下:
美军回到伊拉克。奥巴马政府最近逐渐增派地面部队,并针对伊斯兰国进行空袭。参议员约翰 麦凯恩(John McCain)以及林赛 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等人提出批评称政府做得不够,并哀叹政府于2011年撤军,没让士兵们留在伊拉克。他们坚持认为,若不在该地区展示强大的存在,将损害美国的利益。他们还称,华盛顿离开之后,混乱随之而至,而终有一天那些混乱会危及美国本土。
这些批评是错误的,美国无需增加兵力,即便要面对目前的危机。美国削减兵力是正确的,小规模军事存在已足以保障它的主要目标。面对中东的时候,“少”便是“多”。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又需要怎样的力量来完成它们?最明显的问题是恐怖主义,在伊斯兰国不断推进并实施恐怖杀戮之后,这个威胁看起来有所加强。有人认为,恐怖主义的威胁已上升至9 11事件之后的最高点,他们据此要求采取大型的军事回应。
事实上,美国投放最少的兵力,已是打击恐怖主义最好的做法。美国特种部队和情报人员十多年来费尽心思摧毁基地组织,他们基本上成功了。奥萨马 本 拉登在上世纪90年代建立了一个可怕的组织,该组织纪律严密,财力雄厚,组织良好且受领于神格化的一群人。但此模式已破灭,该组织的领导人几乎不是死了就是身在监狱。
当美国不切实际地动用大部分军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国家建设”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它失败了。这两场虽已结束的战争均提供了一个教训:美国善于使用小型军队,歼灭恐怖分子并端掉他们的网络,但美国并不长于使用大型军力以管控别国内战。
除了阻止恐怖主义,美国在保护波斯湾石油运输方面也有长期利益。它扮演保护角色长达40年,亦可以更小规模的军事存在,继续发挥这样的作用。
看看英国从二战至上世纪60年代末的经历,就明白为何美国不应出动大规模军力。当时,英国是海湾无可争议的霸主,没人挑战它的地位。即便如此,英国只用少许部队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被视作海湾霸主,英国也只出动屈指可数的皇家海军舰艇,随时巡逻,伴以数量上微不足道的空陆军事力量。
英国道路并非以数量取胜,而是超群的情报与速度。一旦收到潜在危机的预警,它就调配船舰与士兵以展示武力,赢得从大英帝国他处移来部队的时间。如此一来,伦敦可保护自身利益,但又无须付出高昂的费用以维持庞大的军事存在。
从恐怖主义的威胁到石油,美国均可跟从英国道路来处理。这意味着需要维持一个可支持情报工作的骨干设施与设备等,比如高空飞行的无人机,有助于发现恐怖分子针对石油设备的袭击或者对航运的布雷行动。必要时,这些基地还可以接纳后续部队。
在此期间,美国可安全地减少其目前陆海空的军力。军队已经大幅度地减少,因为已经很少有严重的威胁需要投入大规模地面部队,军队还可以进一步减少其存在。减少地面部队,美国也能以此表示退出该地区日益紧张的宗教派别之争。本?拉登声称他被美国在沙特阿拉伯的大型陆军激怒,我们不能再为下一个“本?拉登”提供类似的动机。
空军无须再在海湾地区保持强大的作战能力,但须长期维持情报,监视以及侦察能力,以发出早期预警。空军也须保持飞机的可用性,比如加油机和空中指挥平台,以在危机中组织外围力量。
最后,海军应继续维持扫雷艇和其他船舰的能力,以确保石油安全。如果在海湾地区战斗部队毫发无损,没有理由动用航空母舰,让它们从印度洋驶往该海域。航空母舰是为深海而设计的,在海湾地区的浅水环境中,它们显得很脆弱。
较小型的军事态势能让美国既获取主要利益,也不用陷入一个结局难料的宗教派系争执。较小型的部队,还可缓解美国长期存在于此地所带来的外交后果,伊拉克内战最新的局势,导致出现要求美国更强硬回应的呼声,但是总统应该抵制增兵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