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28

綠建概念首重節約減廢

2014-09-24
来源:香港商报

 

  「環保建築」以及「能源效益」都是近年愈來愈受到社會各界關注的課題。筆者看過包括香港政府以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等機構的相關網頁,透過本文與大家分享這些課題的基本概念。

  環保建築指在建築生命周期(物料生產、建築規劃設計、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過程)中,以最節約能源、最有效利用資源的方式,建造最低環境負荷之情況下提供最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適的居住及工作空間;達到人及建築與環境可持續發展。所謂「綠色建築」,就是消耗最少的地球資源,製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築環境設計。

  (a) 節省能源

  透過利用環保建築設施、物料、綠化及節能技術和產品,可以節省能源,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良好的通風設計和多採用天然光線,可以減低空調、通風和照明方面的耗電量,多利用可再生能源更是環保而經濟的選擇。

  2005年,政府一份技術通告,為所有基本工程和小型工程在採用能源效益屋宇裝備裝置和可再生能源裝置上提供技術指引。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倡導「香港3030」計劃,透過立法及獎勵等25項建議,務求以2005年的用電量為基準,在2030年達致減耗電量30%的目標。

  (b) 廢物分類/循環再用

  透過在環保建築物內設置廢物分類設施(例如收集箱或收集架),以及向業戶進行推廣和宣傳,有助收集更多物料以供循環再造。建築物料的標準化,有助它們被循環再用,減少廢置。

  (c) 節約用水

  在水龍頭安裝限流裝置。

  安裝會定時關閉或自動感應的水龍頭。

  將供水系統的水壓盡量減至最低。

  安裝雙掣式(可選擇全沖水量或半沖水量)沖廁水箱。

  用再造水作沖廁、清潔和灌溉用途。

  (d) 室內空氣質素

  兩個主要方式:確保室內空氣流通(比如應用對流窗)和控制室內的汙染源,例如使用低排放性的家具用品。

  (e) 政府建築物採用低碳建築設計

  《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已於2012年9月全面實施,政府建築物已率先採取高能源效益措施,有以下兩個範例:

  (i) 起動九龍東辦事處

  該辦事處建於觀塘繞道之下,藉以減低吸收太陽熱能,是嶄新可持續設計概念的低碳足印建築。它取得綠建環評(BEAM Plus)暫定鉑金評級,包括以下優點:

  ˙節約能源——用電高峰期節省電約37%。

  ˙節約用水——每年減少用水約22%。

  ˙減少廢物——循環再造或再用約69%建築廢料等。

  (ii) 啟德郵輪碼頭

  採用多元化的高能源效益措施,包括:

  ˙冷水循環系統、鮮風供應及停車場內通風扇設有響應需求的自動操控裝置;

  ˙裝有二氧化碳感應器的鮮風供應監控裝置;

  ˙按服務需求(開/關控制)控制的自動扶梯及行人輸送帶;

  ˙為大型裝置設立大廈能源管理系統;

  ˙太陽能光伏系統及太陽能熱水系統。

  另外,碼頭大樓設有約23000平方米園景綠化平台,是全港最大型的公共天台花園之一。

  (f) 政府積極推廣環保建築

  (i) 透過「公德地盤嘉許計劃」及「環保承建商獎勵計劃」,以鼓勵及表揚承建商實踐可持續發展建築。

  (ii) 透過「室內空氣質素管理計劃」在辦公室和公眾場所推行自願參與的 室內空氣檢定計劃。建築物若能夠達到兩個級別的室內空氣質素目標(良好或卓越),均會獲頒「良好級」或「卓越級」室內空氣質素證書。政府向有關建築物發出室內空氣質素標籤,以示表彰。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