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28

港綠建認證漸趨成熟

2014-09-24
来源:

 

  自90年代,追求「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是世界的大趨勢,而「綠色建築」因而逐漸成為全球建築市場的新發展方向。「綠色建築」是指在建築周期中(其中包括物料生產、建築規劃設計、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過程),提升建築物所使用資源的效率,同時減低建築對環境的影響,營造健康和舒適的居住空間。筆者了解雖然興建綠色建築物的初期成本比非綠色建築物高出4%至8%,但建築物在整個經得起生命周期中可節省至少20%的成本。

  目前使用的「綠色建築」評估主要有英國的 BREEAM、香港的綠建環評 BEAM Plus、法國的 HQE 、美國的 LEED、澳洲的 Green Star 和 NABERS、日本的 CASBEE 等。

  更高節能認證BEAM Plus

  「綠色建築」在香港的發展始於90年代。評估方法最初的研發資金由香港地產建設商會提供,研究過程由一個包括政府和私人發展商代表的督導委員會監督;第一個版本評估方法 HK-BEAM 於1996年推出,初時只適用於辦公大樓,到1999年已推廣至住宅,成為全球第一個專為高層住宅而設的綠建評估工具。到2003年已擴展至所有種類的樓宇,而評估內容由最初側重環保,其後擴展至保安、無障礙設施等。

  香港的建築物用電佔全港用電量約90%,而發電佔香港整體溫室氣體排放超過60%。因此,香港政府近年亦積極推動「綠色建築」,政府於2009年規定建築樓面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的新建政府樓宇,均要達到 HK-BEAM 所頒發的評級認證。2011年,港府又推出新措施,商廈設計若符合「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制訂的更高節能規格 BEAM Plus,可獲政府寬免額外樓面面積10%。

  經過近年的發展,BEAM Plus無論在評估體制和涵蓋範圍已漸趨成熟,從1996年至今,BEAM 和 BEAM Plus共為香港超過1.5億平方呎的「綠色建築」作出認證。至2014年上半年,香港已有超過350個物業獲得BEAM 或 BEAM Plus的認證,從商用樓宇、住宅,以至公用設施,例如香港上海豐銀行總行、渣打銀行總部、中環廣場、國際金融中心、環球貿易廣場、荃新天地、山頂廣場、啟德郵輪碼頭等。

  招標納入認證促優質發展

  太古地產數月前於東九龍宏照道和臨利街交界購入商業用地,是次土地買賣首次帶有銷售附帶條件,屬史無前例。政府對該地皮實施契約限制,不可將該址分拆出售,發展商只可將落成後的樓宇整幢出售。另外,發展商必須取得「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建築環境評估法(BEAM)環境評估計劃的暫定金級。

  這是政府首次將「綠色建築」評級要求納入招標條款。筆者認為原因是政府的目標是提升九龍東CBD 2的形象和發展可持續性。這些條款將有助於為九龍東引進更多節能及高品質的寫字樓發展。通過形成優質的寫字樓集群,可以提升CBD 2的整體形象,從而吸引更多的跨國企業在該區域設立其據點。這也標誌綠色建築政策將在香港有一個新的開始,同時也反映發展商對「綠色建築」的認同與支持。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