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2

伊朗加盟反ISIS可能性微

2014-09-27
来源:香港商报

 

  对叙伊政策与西方相悖

  伊朗加盟反ISIS可能性微

  【香港商報綜合報道】美國國務卿克里正在努力組建一個可打敗「伊斯蘭國」(ISIS)的同盟,但面臨着來自敘利亞和俄羅斯的壓力下,克里或許要包容伊朗在這個同盟內。英國《金融時報》分析稱,如果德黑蘭方面想要加入這個同盟,他必須首先逆轉自己在伊敘的政策,因為其一直希望巴格達政府是虛弱的并致力維護巴沙爾的「暴政」,而正是因為如此才催生了I-SIS。然而伊朗總統魯哈尼則表示,ISIS的興起是西方在中東等地區的戰略錯誤所致。

  美與盟友說服伊朗改轍不易

  伊朗政府在伊敘扮演着超大角色,這一點是不爭的事實。在伊拉克,伊朗向同一宗派的什葉派民兵提供了大量武器和資金,該國前總理馬利基的親什葉派政策滋生了分歧,沒能將整個國家團結起來對抗遜尼派的ISIS,最終被迫下台。在敘利亞,伊朗在一場奪取了近20萬人生命的內戰中保全了ISIS的頭號「招兵官」——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在那場內戰中,聖戰分子企圖替換敘利亞民族主義者,成為反對巴沙爾的勢力。在伊朗受邀加入反ISIS的同盟之前,該國的這些政策肯定會讓同盟的其他成員猶豫,在他們眼里,這些政策基本上是敵對和破壞性的。

  克里的策略是追逐一個日漸縮小的可能性︰一方面達成將伊朗核項目限制在民用活動範圍的協議,另一方面致力於中和伊朗的政策在其他國家造成的有毒影響。伊朗自身很可能認為任何此類協議都是一次性的︰他或許本來就不需要核武,但他的確非常希望結束嚴厲的制裁。但在現在的領導層下,無論是否達成核問題協議,伊朗都可能施行在地區投射力量的政策,這對美國及其地區夥伴不利。

  伊朗應被視為破壞性對手?

  美國和其同盟夥伴都認為在巴格達建立一個包容性的政府,是在伊拉克消滅ISIS的關鍵。然而伊朗卻不這麼認為。原則上,符合伊朗利益的局面應當是一個統一但松散、軍事實力不強的伊拉克,而且伊拉克將避免采取會疏遠遜尼派、鼓勵庫爾德人脫離一個千瘡百孔、永遠無法正常運作的伊拉克的政策。不管怎樣,伊朗有權進行政治算計;但突出的事實是,伊朗當前在伊拉克采取的做法與美國和其夥伴的利益背道而馳。

  在敘問題上,奧巴馬的政府已正確表示︰巴沙爾政權的失職、殘暴和嚴重宗派主義是ISIS得以崛起的最重要的因素。奧巴馬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和巴沙爾合作將是不道德的,也是適得其反的︰只要巴沙爾政權還統治着敘的部分地區,ISIS就不可能被消滅。然而,伊朗政府卻依然堅定地維護其在大馬士革的附庸。無論巴沙爾對於ISIS的招募行動有什麼價值,他在台上都有利於伊朗在敘西部和黎巴嫩擴大影響力。總言之,伊朗促成了ISIS的崛起。如果伊朗采取并實施與同盟的使命一致的政策,伊朗才可以加入這個同盟。應該采取一切外交途徑的努力說服伊朗這樣做。但是,除非伊朗真的以不利於ISIS的方式行事,否則伊朗應該被實事求是地看作一個危險和破壞性的對手。

  伊朗︰ISIS壯大源於西方錯誤

  然而,目前正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69屆聯大一般性辯論會議的魯哈尼在發言時稱,打擊恐怖主義必須了解并消除其根源。西方在中東、中亞以及高加索地區的戰略錯誤將這些地區變成恐怖分子和極端分子的天堂。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軍事入侵以及對敘利亞的不當干預都是這一錯誤政策的例證。

  魯哈尼強調,某些國家催生了極端主義,現在卻無法應對,而中東民眾正為此付出代價。「基地」組織、塔利班等的生成已經證明,一個國家不可能利用極端組織來對付另一個國家政府而免受極端主義抬頭等后果的影響。付出慘痛代價但仍在重复這一錯誤的做法令人費解。

  亞洲武裝組織愈發推崇ISIS

  菲律賓武裝分子近日威脅殺害一名德國人質,顯示其與ISIS的團結;這是ISIS的極端主義在亞洲得到推行的迹象,對地區安全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

  據路透社報道,有安全官員和分析師認為,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家有超過100人前往伊拉克和敘利亞幫助ISIS。一家知名安全組織本周發布的報告顯示,馬來西亞和印尼武裝分子曾探討在ISIS內部成立一個100人的說馬來語的部隊,地點在敘利亞。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爾表示,約1000名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國家的人可能加入了ISIS,這個數字未來可能會再擴大。

  亞洲有幾千人宣誓效忠

  分析表示,亞洲有幾千人宣誓效忠ISIS,當地武裝組織受到暴力因特網視頻和通過社交媒體呼吁聖戰等推廣極端主義手段的影響。安全官員稱,這很令人不安,特別是當經歷過戰場洗禮的武裝分子從中東回國后。此外,Twitter上發布的信息顯示,菲律賓阿布沙耶夫組織威脅殺害被綁架的兩名德國人質中的一人。該組織要求德國提供56億美元的贖金,并停止支持美國領導的打擊ISIS行動。德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威脅不是影響德國外交政策的恰當方法。

  菲武裝被指想搭順風車

  有安全官員認為,除了承諾擁護ISIS,阿布沙耶夫組織與ISIS沒有其他聯繫,這是阿布沙耶夫組織卷土重來、獲取公眾支持的舉動。菲律賓軍方發言人扎拉格說︰「阿布沙耶夫組織正在走下坡路,他們只是想搭(ISIS的)順風車罷了。」

  短期難根除ISIS美臨持久戰

  對ISIS的空襲行動讓美國卷入了新的中東戰爭,這是總統奧巴馬任期內一直試圖避免的冲突。分析普遍認為,空襲或許能夠阻礙ISIS的擴張,但難以將其根除。而美國正面臨着又一場持久戰。

  五角大樓軍事行動負責人梅維爾表示,周二的空襲只是針對ISIS實施的「打壓和最終摧毀行動」的開始,但美國不能再對這場冲突坐視不理。未來幾年,美國將更深層地卷入,甚至是在奧巴馬卸任之后。

  伊內部分歧讓美難堪

  一名美國高官稱,打壓ISIS是通過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必要條件。這名官員指出,只要還允許ISIS控制着約旦國土面積那麼大的一個準國家,那麼政治解決和減少冲突的機會就非常小。與軍事行動同步的計劃是訓練當地其他武裝分子與ISIS戰斗,并駐守后者撤出的地區。美國政府已經獲得國會提供的資金在沙特阿拉伯為「敘利亞自由軍」再訓練約5000人。外交官們指出,同時與敘政府軍以及ISIS武裝戰斗的敘反抗力量需要時間去填補空白。

  駐伊拉克美軍一度高達16萬人,但美國仍無法穩定局勢,因為伊拉克國內在分享權力的分歧上無法達成共識。ISIS顯然對美國所處的兩難境地感到高興。ISIS的發言人曾嘲笑美國稱︰「如果你們與它(ISIS)戰斗,它會變得更強大。如果你們對其置之不理,它就會擴大。」

  ISIS或謀襲美法地鐵

  伊拉克總理阿巴迪25日在紐約表示,ISIS圖謀對美國與法國的地鐵系統發動襲擊。而美國防部證實,美陸軍第一步兵師近期將把指揮部部署到伊拉克境內。同時,該師將有200名官兵進入伊拉克,另有300人將在中東其他國家配合指揮工作。這是美軍首次向伊拉克部署師級指揮部。不過,美國反戰組織「粉色代碼」25日在白宮外抗議奧巴馬對ISIS用兵,還要求奧巴馬退回諾貝爾和平獎。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