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2

美国白宫安保超万人 七道防线仍难抵漏洞

2014-09-28
来源:广州日报

  美国白宫

  退伍老兵与妻子(资料图)

  白宫外围加强警戒

  本报讯 世界上防卫最周密、戒备最森严的地方是哪儿?可能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美国的白宫。作为美国权力中心的象征,白宫防护的好坏不仅是安全上的问题,同时还涉及到美国的形象。

  因此,美国政府配备了精锐的力量,挖空心思设想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以防止白宫遭遇任何攻击。但这个被美国媒体称为“防弹罩下的地方”仍是“百密也有一疏”。 文字:东莱

  退伍士兵带刀闯白宫

  9月19日晚间,一名携带刀具的男子,一路飞奔60多米,直抵白宫正门北门廊,转开门把手,进入前厅。而就在大约十分钟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刚和两个女儿乘坐直升机离开白宫。

  美国《华盛顿邮报》形容,这种事情当真是“第一次”。北门廊是美国总统和第一夫人迎接外国元首的地方。曾在军中服役20年的退伍老兵奥马尔·冈萨雷斯在白宫安保的眼皮底下,不可思议地成为这里的不速之客。

  在白宫的历史上,翻越围栏的闯入者并不少见,但冈萨雷斯闯入的地方是有史以来白宫越墙者所到达的最远处。美国特勤局特工事后辩解说,由于事发时冈萨雷斯看似两手空空,因此判定他不具有高威胁性,可能精神失常,因此没有向他开枪。在白宫屋顶站岗的特工也因同样原因没有开火。还有知情人士透露,特工没开枪是怕子弹可能伤及他身后的无辜群众。

  安保力量超万人

  白宫的安保真的是弱不禁风吗?事实上,建筑面积仅有约5100平方米的白宫,地面安保力量却超万人,防卫可谓是相当严密。美国刚建国时,总统府并无人把守。直到1860年,才由一些军人和华盛顿特区的警察组成了一支小型武装力量,负责白宫的保卫工作。1901年麦金莱总统被刺后,国会拨专款成立了特工处,保护美国总统和副总统的安全,担任他们的贴身侍卫。后来,这支队伍不断壮大,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1

  三层防御 层层包裹

  按照美国媒体的披露,白宫安保有外圈、内圈和核心圈三层防御圈,外圈是首都华盛顿整体安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面部分由联邦调查局、华盛顿特区警署和华盛顿陆军军区司令部共同负责。平时,联邦调查局和华盛顿警方负责巡防白宫外围地区。军方则在战时或遭遇恐怖袭击时担任地面防卫。空中部分则由驻扎在华盛顿东南的空军基地部队负责,空军国民警卫队第113联队第121战斗机中队专门执行华盛顿上空的巡逻任务,拦截闯入首都禁飞区的任何飞行物。

  为保卫面积约5100平方米的白宫,仅地面就需出动上万人的警力。白宫内圈和核心圈的日常防护均由美国国土安全部所属的特勤局统管,目前共有3200余人,但驻白宫的人数一直被列为绝密。考虑到它还担负其他安保任务,外界猜测被派到白宫的工作人员不会超过300人。

  空中5道防线

  为防恐怖力量从空中袭击首都华盛顿,特别是白宫,美国军队和强力机构总计设了五道空中防线。一是“禁”:白宫上空设置了禁飞区。二是“盯”:华盛顿近郊秘密基地设有一个指挥中心,有专人全天候密切监视华盛顿特区天空、地面和地铁系统的一切动态。三是“截”:一旦锁定可疑的潜在威胁目标后,美国军方和强力机构要动用的第三道防线就是实施拦截。四是“击”:据军事专家透露,除战斗机外,至少有百枚地对空导弹、大量的高炮等,它们随时能击下来袭的恐怖目标。五是“藏”:白宫的军政要员们立即迅速隐身到安全地带以及转移。

  地面2道篱笆

  华盛顿陆军军区则是负责白宫地面安全的外围防线。军区司令部位于华盛顿市区波托马克河与阿纳科斯蒂亚河的交汇处。白宫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美国特工处,他们中既有负责官邸内外安全的警卫、巡逻哨、狙击手等,也有保护总统及其家人的便衣。

  1个指挥中心

  不论是空中还是地面的安保,其指挥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2004年9月22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成立的“首都地区联合部队指挥部”。这个指挥部设在华盛顿的陆军基地麦克奈尔堡,旗下由美国海、陆、空、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五大军种组成,专门负责保卫华盛顿地区安全。

  内部还有四道防线

  特勤局对白宫内圈和核心圈的防护,主要采取物防、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手段,由四道防线组成。最外面的铁制围栏和各入口处的门岗警卫组成第一道防线;围栏内侧为第二道防线,地下设有警报装置,地面则安装红外线传感器。建筑物本身为第三道防线,共装有147扇防弹玻璃。第四道防线则是分布在官邸内部的便衣警察,通常均身着深色西服,有时为配合任务也会着燕尾服或休闲裤。

  2

  五大漏洞 防不胜防

  据悉,1980年以来,特勤局的保安检查共发生百余次失误,“闯关”原因五花八门——要求签名、想引人注目、患有人格障碍等。被误以为送货司机的男子、自称与总统“关系特殊”的女人……闯入者多次近身接触总统或受保护的重要人物,有的夫妇还神不知鬼不觉地混进白宫国宴“蹭饭”。2011年,附近歹徒火并的子弹甚至击中白宫外窗。

  虽百密难免一疏,况且上述“白宫入侵者”大多并非有意伤害总统,甚至不知总统当时身在别处,但种种安全疏忽确实暴露了众多易被潜在袭击者利用的漏洞,更损害了白宫在人们心目中坚不可摧的形象。

  一:白宫围栏不够高

  白宫虽然守卫森严,但草坪周边围栏不高。围栏外区域是游客近距离观看白宫的地点,也经常有示威游行。曾实地参观过白宫的记者发现,这些围栏的高度大约在2.3米左右,由间距相同的多根铁条组成。铁条的顶端是被称作“尖顶饰”的一些小型刀尖。这些铁条是公共人行道与白宫大门把手之间的最后一道有形障碍。然而,2.3米的高度并不能给很多闯入者制造麻烦。

  二:外围没有安检口

  一名执法部门官员21日透露,特工处正讨论在白宫外围公共区域设立安检口事宜。《纽约时报》透露,未来白宫的安检口可能从距离白宫几个街区以外的地方就开始设置,安检不会像机场那样使用金属探测器和人体扫描,而将只限于行李检。

  三:外围没有铁丝网

  由于白宫周围没有铁丝网,再加上附近常有各种游行活动,因此白宫的“擅闯”事件时有发生,让特勤局十分头疼。有官员称,最方便的解决办法莫过于加装铁丝网,但始终无法获批,只能在保护总统安全与允许民众接近白宫间保持动态平衡。

  四:30秒决定是否开枪

  负责日常安保的特工处官员说,从翻闯围栏到进入白宫,闯入者需要跑上20到25秒。这段距离的安保相当用心。首先,围栏上的警报器会立即警告任何异常情况,并由控制台向安保人员报告具体地点,如“307遭翻越”,或“302遭翻越”。

  随后,特工会立即响应。但训练特工时,不要求他们在第一时间开枪制伏闯入者,除非明确判断他们持枪或穿有炸弹背心。但有质疑指出,特工能否在不到30秒内作出事关白宫安全的重大判断?

  五:何时放警犬太模糊

  如特工无法及时赶到,就要派出比利时马里努阿犬对付闯入者。白宫安保团队成员之一的马里努阿犬会像“导弹”一般蹿出,扑到闯入者并在必要时咬上一口。只是,特工处检查录像时发现,冈萨雷斯闯入时,这一“应急机制”没有启动。一名执法人员说:“我们要问,为什么不放狗?这一切本可以避免。”

  3

  记者观察

  白宫的安全悖论

  白宫位于华盛顿市中心,四周有很多建筑物和商店,人来人往,警戒难度大,易受攻击。但如何既要确保安全,又要维护总统的亲民形象?这已经成了一个巨大挑战。

  向来以开放自居的美国,白宫周围跟一个“隐形碉堡”一样,更像是一个讽刺。实际上,历届总统为了树立自己的亲民形象,都不愿把白宫搞得戒备森严。小布什总是宣扬,自从他担任公职以来,一直在尽可能地缩小与选民之间的距离,他认为把选民同总统隔开是一种耻辱。但自9·11以来,恐怖主义对美国的安全威胁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白宫的安保系数也越来越高。事实上,9·11当天,恐怖分子原本是计划用飞机撞击白宫的。

  大多数美国人希望能自由接近白宫,但执法部门的人却不这样认为。不少反恐怖专家建议,白宫必须升级新的安全措施。随着近期白宫非法闯入事件的增多,白宫的安保悖论势必成为奥巴马的烦心事。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