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8

重新發現沈從文

2014-10-12
来源:香港商报

左图:沈从文传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右图:沈从文与陈万雄博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合影

  1949年前后,沈從文曾對表姪黃永玉說:「我和我的讀者都行將老去。」而黃永玉的判斷是「他的作品和讀者都紅光滿面長生不老」。事實確乎如此:從1988年5月沈從文辭世至今,國人對先生的緬懷之情從未間斷;今年,更因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新穎所著的一部皓首窮經之力作《沈從文的后半生:1948-1988》而更加熾熱。本報記者還了解到,香港商務印書館董事、香港出版總會會長陳萬雄博士亦將於近期推出一篇緬懷文章《從<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的出版說起》,分享他與晚年的沈從文相識及參與該書編輯、推廣宣傳的回憶。借著他們的敘述,一個於動盪時代飽受磨難的杰出作家、學者身影從歷史深處走到今天、走向將來,他的清澈與純粹,他的掙扎與堅韌,讓我們隔著半個世紀的時空一起悲喜歌哭。香港商報記者杜潔菡

  傳世之作為何在港出版?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是沈從文先生的傳世之作,此書編撰於上世紀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一個非常「不適合」修史修誌的年代。因此,全書的創作、出版過程極為艱難、曲折,典型體現了上世紀后半葉中國內地的學術生態,亦更加映襯出大師的人格魅力。

  一部胎動廿載卻難以問世的巨著

  從存世的文字資料來看,沈從文最早是在1960年便萌生了要編寫一部中國服裝史的想法。先生編書的初心極其質樸,他在1962年9月給文化部黨委的信中提到,當時編印的文人畫冊太多,對實際工藝生產用處不大;很多工藝在花紋圖案和造型上因為沒有更多可供參考的資料,往往取法晚清,日趨纖巧繁瑣,在國外展出時已不大能引起注意。因此,他建議多印點十七八世紀的絲繡等專題圖錄,以補救當時工藝美術所受的不健康影響。

  但從開始為此奔走呼吁,到這項計劃因周恩來的關注而「引起歷史博物館領導的高度重視」,就已用掉了3年多的時間。全書的雛形是在1964年間完成,并計劃在當年10月1日前作為「向建國十五周年獻禮」的重點圖書推出。然而,待到繁瑣的審批程序走完時,輿論上已經大刮毛澤東關於「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統治舞台」的批評風暴,出版工作自然就停頓下來了,并一直停到「文革」后期。更悲哀的是,在那期間,《中國古代服飾資料選輯》被認為是宣傳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大毒草,沈從文被迫做檢討,他手頭的資料也因抄家而幾乎散佚殆盡。從1969年起,他多次從「五七干校」向上級部門去信請求回京,在「那個二丈見方原住處,把約六七十萬字材料親手重抄出來,配上應有的圖像,上交國家,再死去,也心安理得!」這個請求,直到1972年初因周恩來的批示終得獲准。

  1973年5月,他終於交出有24萬字的「比過去寫的小說總和似乎還有分量」的《中國古代服裝資料選輯》文字說明稿。然后,開始了又一次漫長的等待,起初還想著自費印一些,「分送給若干省市博物院供參考,也算是近廿年學習一部分的總結」;后來,就只能期盼稿件能退還本人,以便自己盡可能爭取時間從「文圖兩方面加以整理補充」,即便不能出版,「至少還可作為館中美工組同志一份永久參考資料」……

  這部書稿最后的命運是:文字說明部分先退還本人,但圖像部分繼續留在館里,直到1976年才歸還。1979年,中國社科院黨組書記梅益向香港商務印書館推薦了此書;1981年9月出版。從著手編撰到問世,歷時20年。

  未能赴港宣傳新書竟是另有隱情

  香港商務印書館董事、香港出版總會會長陳萬雄博士就是因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在港出版之事,而有機會結識并走近晚年的沈從文,當時,陳博士還只是一名剛入職的「新鮮人」,負責為該書寫推介文字及組織學術座談會等。他告訴本報記者,1981年前后,《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一書的出版極受香港和海外文化學術界注目和議論。在他印象中,多位著名學者除了從不同的專業角度肯定此書的創見、水平和價值之外,也對該書的著作體例提出質疑的觀點;這個問題在后來與海外出版社接洽翻譯事宜時也多次被提出來,但先生堅持不做改動。

  「若干日子才獲悉,因為該書的原稿本的結構,是六十年代初期,周恩來總理生前看過,并批示可以出版。沈先生為感懷總理,而不情願作任何的改動。幾十年前,作為一個老知識分子這種真摯的心情,或許現在是不容易理解的。時光流逝,時過境遷,現在可以說出一個啞謎。自沈老著作出版,各方面都奇怪香港商務印書館何以不邀請他老人家到香港會會文化學術界,甚至有怪責之意。據我所知香港方面,是作了多次邀請的,可惜都未獲批准,不知環節卡在哪里?我們為不挫傷剛恢復社會活動的沈老的感情,讓他失望,只好捂著不說了。那些時候,剛開放,這些現在難以理解的事情,時有發生呢!」陳萬雄說。

  與先生8年的交集,對歷史專業出身的陳萬雄亦有深刻影響。他說:「《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對我最大的冲擊,是啟動我轉換研讀中國文化歷史的觀念,領悟了『雖小道亦有可觀焉』的道理,也牽動了我對過往輕忽的物質文明史的傾注。自此至今,影響了我個人在編輯出版的事功與為學研究的方向相當大。」

  陳萬雄還提到,1980年代初,香港商務印書館之出版大型圖錄,乃《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發其端。該書出版的成功,也確立了香港商務自此出版大型文化藝術圖錄的方向,以至於今。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