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雄博士說:「沈從文先生的下半生在幾十年陰晴不定的政治空氣下,長時間絕跡於文學界和教壇,苦心孤詣,自甘寂寞,從事文物的研究。這樣曲折的人生過程,這種酸甜苦辣的閱歷,在他的行止容貌上,竟然沒有留下任何應有的世故和滄桑的印記。年過古稀,仍然一派純真,真是不可思議。記得第一次見面時,他給我的最初印象:純真、誠摯、和悅、自然。剎那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一句古話,從心里蹦跳出來。」這樣的觀感,讓人想到了沈從文在1979年為黃永玉寫過的一段文字,他寫道:「至於三十多年前對永玉的預言,從近三十年工作和生活發展看來,一切當然近於過慮。永玉為人既聰敏能干,性情又開廓明朗,對事事物物反應十分敏捷,在社會劇烈變動中,雖照例難免挫折重重,但在重重挫折中,卻對於自己的工作,始終充滿信心,頑強堅持,克服來自內外各種不易設想的困難,從工作上取得不斷的突破和進展。生命正當成熟期,生命力之旺盛,明確反映到每一幅作品中,給人以十分鮮明印象。吸收力既強,消化力又好,若善用其所長而又能對於精力加以適當制約,不消耗於無多意義的世俗酬酢中,必將更進一步,為國家作出更多方面貢獻,實在意料中。進而對世界藝術豐富以新內容,也將是遲早間事。」厚愛,真摯,坦率。晚年沈從文以這種方式,寫出他對黃永玉藝術成就與人生態度的獨特見解,而這何嚐不是他自己人生的注腳呢?
「相比之下,在現實社會中,不斷歪曲了性情、消墮了志氣的我們,感到的只是慚愧。」陳萬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