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是一种古老的人类智慧,浓缩了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的精华,是东西方文化共同拥有的思想范式。
东西方文化共同拥有的思想范式
在中国,《周易》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势是顺着天的,君子效法地,增厚美德,包容万物,这是中国文化中包容意识的深刻表达。《国语·郑语》载史伯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尚书·君陈》说"有容,德乃大",《论语·子路》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记·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佛家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等等,与中国古人常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样,也都处处散发出宽厚包容的精神。
在西方,"包容"的希腊语stego,有"紧紧遮蔽"、"以遮掩来保护"、"维持"、"支援"的意思。14世纪,"包容"一词就在法语里出现,本义是指对於某种自己不赞成的事物,出於宽厚、忍耐而表示容许、容忍,并不加以禁止、阻碍或苛求。《布莱克维尤政治学百科全书》对"包容"的解释是,指一个人虽然具有必要的权力和知识,但是对自己不赞成的行爲也不进行阻止、妨碍或干涉的审慎选择;"包容是个人、机构和社会的共同属性"。
在当代,1997年印度学者克里斯南(G.S.Krishnan)基於印度实践提出包容式创新概念。2007 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概念,2007年10月世界银行发表《释放印度的创新:迈向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报告,"包容性"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出的观念之一。2010年开始中国政府大力提倡"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将"包容性发展"理念纳入未来发展思路,倡导包容性发展,增强内生动力已经成爲当代中国重要的发展理念。
狭义的包容性发展包括发展主体的全民性、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发展过程的公平性、发展成果的共用性等要求。广义的包容性发展则主要包括,所有人机会平等、成果共用;各个国家和民族互利共赢、共同进步;各种文明的互相激荡、相容并蓄;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良性回圈等。无论是那种意义上的包容性发展,其背後支撑都是包容型文化理念。
在文化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国际文书中形成了一系列与包容相关的理念。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国际文化合作原则宣言》,宣称"每一种文化都有必须予以尊重和维护的尊严和价值","每一个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发展自己的文化,而所有文化构成属於全人类的共同遗産的组成部分"。鉴於全球化和世界网络的兴起,1995年《关於宽容的原则宣言》则重新提出了"接受我们的差异"的问题。2001年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遗産","在互信和互谅的气氛中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与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大保障"之一。
包容对人类发展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因爲不同文化的广泛存在,及其相关的文化模式、追求目标和生活方式的异质性特徵,其中特别是不同团体、群体或民族的集体记忆及价值观的差异的客观存在。即使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这些异质性特徵都没有因爲经济和技术的强大力量而被同质化趋势消解,反而在层出不穷的地缘政治冲突中凸显得更加明显。只有包容的精神及其思维方式,才是解开文化异质性死结的不二法门。
包容与否与文化兴衰休戚相关
另一方面,包容精神的存亡与文化本身的兴衰休戚相关。如,中国文化强盛之时总是充盈着包容精神,先秦两汉与大唐盛世莫不如此。但当这种精神被遮蔽时,文化的力量就会随之散失。正如有学者指出:
宋元以来政治领域专制主义的成熟乃至趋於极致,逐渐侵蚀了包容性文化的根基,而代之以绝对主义的色彩。如果说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还只是专制主义在统治思想方面一元化的滥觞,而其後的千余年间统治阶级并未在文化领域的专制上表现出太强的积极意愿的话,那麽随着宋代理学的盛行及其影响遍及整个汉字文化圈,整个政治体系对於多元文化的容忍度则确实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断降低。当封建专制主义迎来明清时代的历史最高峰时,也使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受到了最严重的抑制,文化体系与时俱进的活力最爲萎靡,同时也是整个华夏文明开始逐渐落後於世界潮流之时。
包容型性文化是一种具有包容心态和性格的文化,其最基本内涵是认同不同的文化享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地位,这种文化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更有厚德载物的襟怀。在文化心态上,既表现爲对各种异质文化的兼收并蓄,表现爲对人和事都没有排外意识,也表现爲包容有差异的文化观念和思维方法,不打压观念上的新奇,不歧视生活方式上的独特。它永远不只主张一种东西存在,而排斥其他东西。某种时候,我们会看到,不明智的管理者采取强制性的手段,甚至是摧毁性的方式只允许一种文化行爲存在,而将其他的文化都置於扼杀之列,这等同於政治上的专制暴君和战争中格杀勿论的鲁莽武夫,是非常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