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7日電烏克蘭26日舉行自該國東部危機爆發以來的首次議會選舉,初期結果和出口民調結果顯示,親西方政黨和民族主義政黨可能大獲全勝。法新社27日發表文章稱,這或許將進一步推動總統波羅申科實現其融入歐洲以及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目標。
親歐趨勢“不可逆轉”
文章稱,盡管俄羅斯報複性地向鄰國烏克蘭施加了嚴厲的經濟政策,但是此次議會選舉的早期結果和出口民調均表明,烏克蘭選民更傾向於於支持波羅申科提出的脫離俄羅斯影響的主張。
烏克蘭東部沖突爆發至今已持續6個月,造成3700人喪生,基輔方面和西方紛紛把沖突的責任歸到俄羅斯方面,聲稱普京企圖破壞烏克蘭新政府。然而,烏克蘭親俄政黨似乎在26日的議會選舉投票中一敗塗地。
一位長途跋涉趕往投票站投票的烏克蘭退休老人道出了很多選民的心聲:“我希望戰爭結束,希望烏克蘭加入歐盟”。
“波羅申科-亞采紐克組合”
波羅申科信心十足地表示,“超過四分之三的投票選民都強烈而又堅定地支持烏克蘭加入歐盟”。這位49歲的巧克力大亨還指出,大多數選民同樣支持他尋求“政治方式”解決烏克蘭東部危機的努力。
初期統計結果顯示,波羅申科陣營贏得21.9%的選票,總理亞采紐克所在的“人民陣線黨”緊隨其後,得票率為21.6%。而早前的出口民調也顯示,波羅申科陣營贏得23%的選票,排在首位,“人民陣線黨”居第二位。兩黨各自的得票率離有資格組建政府所要求的多數得票率還有差距。
分析人士稱,波羅申科很可能和亞采紐克共同組建政府,由亞采紐克擔任總理。基輔全球戰略研究員的瓦吉姆說:“選民不想看到權力被一人壟斷,他們投票選出了波羅申科-亞采紐克組合”。
動蕩時期
烏克蘭東部危機爆發已有半年多,烏東部民間武裝和政府軍之間沖突不斷,雙方沖突也造成了俄羅斯和西方之間出現自冷戰以來最嚴重的僵持。
此次倉促舉行的議會選舉,被認為是為了清除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最後殘存的勢力。烏克蘭西部城市利沃夫市長床笠的親西方的新政黨成為此次選舉的一匹黑馬,以14%的得票率一躍排在第三位。而前總統亞努科維奇的前同僚組成的反對集團屈居其後,得票率僅為8%。
還有一個親俄政黨甚至沒有獲得參選資格。
文章稱,烏克蘭東部危機以及俄羅斯“吞並”克裏米亞兩件事都給此次投票帶來深遠影響。因為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的選民以及克裏米亞的選民都未能參加投票,這意味著議會450個席位中的27個將空缺。
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的領導人打算近期舉行自己的選舉,此舉遭到基輔方面的拒絕。頓涅茨克民間武裝據點的一位人員稱,“烏克蘭的選舉不會帶來任何好的預期。戰爭、轟炸和恐懼將繼續”。
給和談一個機會
9月5日,烏克蘭民間武裝和政府軍簽訂了和平停火協議,雙方炮火得以平息,然而,在一些重點爭議地區,仍有零星炮火聲傳出。
波羅申科堅稱,這場戰爭不會有所謂軍事上的勝利,他准備通過協商方式,給予親俄民間武裝更多的自治權,以打消後者獨立的念頭,這正是害怕戰爭的烏克蘭人所期望的。
烏克蘭選民更傾向於支持溫和派,而不是鷹派的激進黨。
據悉,烏克蘭議會一半的議席按比例分配給了各大政黨,另外一半議席則分到獨立候選人手中。預計計票結果將持續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