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8

孟思淵:我對中國經濟未來保持樂觀

2014-11-05
来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我對中國經濟未來保持樂觀”

  ——訪北歐亞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孟思淵

  北歐亞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孟思淵教授日前接受了《經濟日報》記者的專訪。孟思淵認為,中國能夠在社會穩定和宏觀經濟穩定之間保持平衡,並推進下一階段的改革。

  記者:如何看待中國GDP增長速度下降?

  孟思淵:在經過長達30多年的增長沖刺後,中國的經濟總量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近2年來,在外部因素和自身結構調整的作用下,中國的GDP增長率略有下降。未來10年,中國GDP的增長率預計將從1988年至2013年間的9.4%下降到7.2%。在此期間,中國政府將采取各種改革措施,努力實現經濟再平衡,從而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但這並非易事,因而舉世關注。

  記者:如何看待中國經濟領域的改革?

  孟思淵:當前,中國領導層著力推動實質性改革,並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方案。目前,一些方案已經落實並顯現出積極跡象:經濟再平衡已經開始,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度開始提升,增長堅實,等等。

  一個好現象是,中國的國企改革成功後,將上繳一定比例的利潤,並將之用於增加社會福利,這將提升家庭部門的消費能力。

  記者:如何看待創新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孟思淵:未來中國經濟要保持健康發展,需要依靠創新來提高生產效率和勞動生產率。當前,中國的研發和科技正朝著世界最高水平邁進,相關開支持續強勁增長。需要注意的是,應著力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以便促使申請者向世界水平靠攏。

  記者:您對中國經濟發展有何建議?

  孟思淵:中國應該推進已經提出的改革措施。雖然這些改革相比以往的改革都更為困難,但中國領導人有決心落實這些改革措施。

  過去的35年中,我對中國經濟一直持樂觀態度,一直看多中國。當經濟遇到障礙時,中國總能采取實際而且有力的措施。中國領導人通常能在社會穩定和宏觀經濟穩定之間保持平衡,並推進下一階段的改革。我對中國的未來保持樂觀。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