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卿卿
滬港通落定之后,注冊制又再次成為牽動市場神經的重磅因素。
11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抓緊出臺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降低小微和創新型企業上市門檻”,讓市場目光再次聚焦新股發行注冊制改革。
“市場本來預期今年年底出注冊制改革意見,2015年末試點,但最近由于新股發行進度明顯不達目標,仍有大量的公司在排隊等候,市場基本不再關注該因素。”方正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郭艷紅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從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表述看,注冊制改革方案應該已經完成,而且推行進度會加快。他預期,目前排隊待上市的公司可能會有部分趕上注冊制“頭班車”,采取注冊制的方式發行上市。
國務院常務會議釋放的信息不止于此。中信證券研究人員分析認為,未來推行的注冊制可能會先從創業板開始試點。
IPO“堰塞湖”未見消解
年初至今,IPO注冊制改革的阻力并沒有明顯減小。雖然新股發行已經重新啟動,目前新股正以每月11家左右的速度發行上市,但是“堰塞湖”依舊高企。
截至11月13日,獲證監會[微博]受理的擬上市企業共有631家,其中包括已經獲得核準批文的企業11家,已經通過發審會審核的企業24家,和沒有過會的企業596家。
此前為疏解IPO“堰塞湖”,證監會采取了多項舉措。一方面要求首發企業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對財務報告等申報資料按照新的要求進行更新;另一方面,鼓勵排隊企業“分流”到其他資本市場尋求發展,包括到新三板掛牌、到H股上市,以及到美國等海外市場上市。
但符合A股上市條件的企業眾多,有上市意向的企業隊伍也非常龐大。新股上市發行雖以相對穩定的節奏在進行,“堰塞湖”出口已打通,但入口源源不斷地有新申報企業加入,致使“堰塞湖”的疏導措施收效有限。
以11月19日為例,證監會發審委員會召開了第195次和第196次會議,通過了西部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諾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龍馬環衛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的首發申請。如無意外,上述三家企業也將按照流程,于近期獲得證監會下發的核準批文,并擇日發行上市。
但是同一日,證監會又受理了上海新通聯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好萊客創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和航天長征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有出有進,“堰塞湖”高筑依然。
對注冊制改革的主要推動者中國證監會而言,解決上市積壓問題也是當下一個頭疼的問題。“不瞞大家,作為一個監管部門,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現實的挑戰,和一個非常嚴峻的課題。”中國證監會副主席莊心一近日表示,證監會正在集思廣益、研究推進注冊制改革,希望能夠推動投融資進一步平衡。
“不必等牛市”
一直以來,注冊制在許多市場人士眼中是一個較大的利空因素,特別是對中小市值的低質績差股會有集中負面影響。一個比較突出的擔心就是,認為實行初期會出現股票供給迅速增大,從而引發市場大幅下跌。
也正是上述擔心,使得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注冊制在市場低迷時推行不理性,應該等待一波上漲行情,實施才會順利。一位大型私募基金總裁面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提問時也表示,注冊制推行首先要以《證券法》修改為前提,但是修法完成之后是否實施還是要考慮市場行情。
在郭艷紅看來,上述擔心主要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國內的股票市場在歷史上一直害怕供給的問題,此前國內一直存在國有股減持問題,在股權分置改革之前,幾乎是談國有股就會色變,即便是在股權分置改革之后,在2008年甚至2011年前后,一旦看到減持增多就會將市場下跌歸結為產業資本退出,歸結于供給增加。
另一方面,今年新一輪的新股重啟后,上半年一旦出現新股發行,疊加資金緊張,市場就走弱,市場人士便會將原因歸結為供給問題,注冊制的推出會使部分分析者和投資者再次擔心供給問題,特別是對創業板市場。
但他認為這種認識存在誤區,回到證券市場本質以及參看海外實際表現時,會發現注冊制與牛市不矛盾。首先,注冊制順利實施意味著國內證券市場具備大眾(或者說市場化)篩選公司的能力和機制,更多持續增長的公司補充到上市公司,資源轉到更有效率的公司,證券市場不會差。
“對市場而言,最為關鍵的永遠是公司到底是不是好公司,對于好公司,供給從來不是問題,多多益善。”郭艷紅認為,目前從經濟發展階段而言,注冊制實施的環境是成熟的,但是從配套措施來看又不夠成熟。他預計后續會加快配套措施改革,為注冊制鋪路。
多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注冊制的實施短期內對市場會有下行壓力,但是注冊制的實施是必然方向,這是資本市場回歸本來效能的過程。
正如一位券商從業者的調侃,如果真的實行注冊制,好公司是研究者選出來的,金融才會重新成為一個有技術含量的活,“這才是金融,做金融的才有些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