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中國人不得進入”是惡俗炒作

2014-11-28
来源:光明網

  近日,有市民撥打本報熱線電話反映,朝陽區雅寶路附近有商家貼出“中國人不得進入”的告示。對此,該商家店員稱,之所以張貼這份告示是因為自家只做外貿生意,不想中國同行進入店鋪造成走款。法律專家則認為,商家此舉涉嫌歧視消費者。(11月26日《北京青年報》)

  記者查詢發現,這已經不是雅寶路第一次對國人說“不”。2003年就有媒體報道稱雅寶路的部分商戶拒絕國人進入,商戶掛簾上中文就寫“謝絕參觀”,外文就寫“歡迎光臨”。當時商戶解釋說是為了防止同行獲取商業情報。而這次是防止同行抄襲。

  不是中國消費者入內與外國顧客鬥毆,就是中國人偷了外國顧客的錢包,每一次拒絕都有理由,到底是你的店專門招引低素質的人還是自輕自賤的借口?為什么“謝絕參觀”還不夠,非要變本加厲寫上“中國人不得進入”呢?店家自稱只做外貿生意,或許他的生意做得很不錯,或許防止抄襲“盜版”也說得過去。但是毋庸諱言,在國內外大牌雲集的北京,恐怕不少人根本就沒聽說過這個商店,而如何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引起關注,眼球效應是必不可少的,如何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廣告效應,抓住受眾眼球,“中國人不得進入”便應運而生。

  其實,不零售、怕同行走款、做外貿不做內銷等都可以用別的方法婉拒,故意采用這種刺激眼球、激起公憤的告示,說到底就是一個惡俗的炒作。一來邏輯荒謬。因為“有些中國客戶實在是太過分了”,就寫上“中國人不得進入”,這種以偏概全的過激做法本身太過分,假如外國人因為部分中國人的不良印象而拒絕和包括店主在內的中國人做生意,自己會做何感想?是否感到不平和屈辱?二來其深諳消費心理,故意發表過激言論,借用中國人的素質說事,刺激消費意識,其效果事半功倍。果然,消息一經爆出就引起巨大爭議,該商家一夜之間知名度暴漲。

  事實上,“中國人不得進入” 商家此舉涉嫌歧視消費者。故意打壓某個族群,公然發表歧視言論已然嚴重違背了公平交易,平等自願的商業基本法則,也嚴重違背了自尊自強、相互尊重、彼此共容的現代文明。

  在中國的土地上做生意卻大書“中國人不得進入”,對於廣大中國消費者而言,不啻於挨了一記耳光。當然,我們要反思為何消費不菲,卻反被看不起?為何抄襲嚴重,缺乏創新和版權保護意識?提升自身的文明素養和消費觀念刻不容緩。此外,面對這種自輕自賤的低俗炒作,這種明顯超越底線的“廣告行為”,有關部門不可袖手旁觀,同時,廣大消費者要保持冷靜,切不可輕易入其彀中。(斯涵涵)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