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1省份“戎裝常委”全部到位
山東省“戎裝常委”日前到位,至此,全國31省份“戎裝常委”全部補齊。12月4日,《山東新聞聯播》報道,中共中央批准呂民松任山東省委委員、常委,劉從良不再擔任山東省委常委、委員職務,正式確認接替劉從良擔任山東省軍區政委的呂民松順利“入常”。
動態
山東新任“戎裝常委”曾著書談幹部修養
今年9月,呂民松已接任劉從良擔任山東省軍區政委。9月20日,呂民松履新後首次亮相媒體。當天出版的《大眾日報》報道,9月19日,山東省軍區政委、省國動委副主任呂民松主持召開山東省國防動員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
人民網簡曆顯示,劉從良生於1954年7月,於2005年7月晉升少將,今年已滿60歲。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對最高服役年齡的規定,作戰部隊擔任軍級職務為55歲,作戰部隊以外的正軍級為60歲,副軍級為58歲,劉從良已達最高服役年齡。
呂民松1956年出生於山東海陽,今年58歲,接任山東省軍區政委前,是濟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2011年擔任該職。3年前,劉從良正是從該職晉升山東省軍區政委,兩個月後“入常”。
在2007年出版的《守望精神高地》中,呂民松自述:1976年入伍以來,絕大部分時間是從事機關工作,其間任過雜志編輯、政治機關秘書、幹事、科長、黨委秘書,後來當了軍區組織部部長。在這本“漫談機關幹部修養”的書中,呂民松集中探討了機關幹部應該具備哪些修養,並特別指出自己如何寫好首長講話,介紹自己在起草這些演講稿時,如何把稿子寫活。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7月,在濟南舉行的代號為“聯合-2012”的戰區聯合戰役集訓上,呂民松的一番發言曾引發媒體廣泛關注。他當時說,與外軍相比,解放軍現存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總結工作往往對成績濃墨重彩,對失誤和教訓則輕描淡寫。演習也往往只講成功,不講失敗。
縱深
今年已有12省份調整“戎裝常委”
呂民松到任後,全國31個省份的“戎裝常委”補齊。至此,今年已有12個省份調整“戎裝常委”。其中,自9月至今的4個月,“戎裝常委”調整較為密集,6個省份陸續調整了相關人選,每月均有調整。
北京青年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調整的12個省份中,山東、寧夏、四川、江西、廣西等5個省份因原“戎裝常委”到齡退役調整,另外7個省份則因原“戎裝常委”軍內職務發生變動調整。
其中,北京、湖北、雲南、重慶等省份的4位前任“戎裝常委”由省軍區(衛戍區、警備區)分別升入北京、廣州、沈陽、成都四大軍區任職。另外,貴州省軍區政委石曉同崗調任雲南,青海省軍區政委武玉德同崗調任陝西,海南省軍區司令員譚本宏調任駐港部隊司令員,石曉轉戰雲南後,順利進入雲南省委常委班子。
十八大至今,全國31個省份有18個省份調整“戎裝常委”。2013年,內蒙古、上海、福建、西藏等4個省份因原“戎裝常委”變動調整,新疆、陝西原“戎裝常委”到齡退役。其中,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軍區政委刁國新於2013年12月接任楊金山,楊金山於當年7月升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楊金山被宣布開除黨籍。
8省份軍區司令員入省委常委班子
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份的“戎裝常委”,有23個省份由軍區政委擔任,8個省份則由軍區司令員擔任。在十八大換屆前,也有8個省份由軍區司令員擔任“戎裝常委”。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樊高月向北青報記者介紹,“戎裝常委”一般由軍區政委擔任,但出現司令員擔任“戎裝常委”並不奇怪。
樊高月說,“戎裝常委”多由軍區黨委書記出任,軍隊中由司令員負責作戰技術,政委負責思想黨政,一般來說,軍區政委出任軍區黨委書記,軍區司令員出任軍區黨委副書記。但偶爾因政委的資曆過於年輕,也會出現司令員擔任黨委書記的情況。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僅今年調整的12個省份中,就有海南、貴州、青海、廣西、重慶、貴州、寧夏等7個省份,“戎裝常委”的人選或由司令員改為政委,或由政委改為司令員,兩者之間並無明確區分。
目前,新調整的18個省份的“戎裝常委”中,年齡最小的為西藏軍區政委刁國新,生於1958年。刁國新今年7月與西藏軍區司令員許勇一同晉升中將,是目前全國31個省份的“戎裝常委”中僅有的兩位中將之一,另外一位中將為北京衛戍區政委高東璐。
內存
“戎裝常委”有何作用?
“戎裝常委”又稱“軍方常委”,樊高月介紹,按照慣例,各省份省級常委會中會有1名常委由省級軍區黨委書記出任。因省委常委為黨的領導機構,軍方代表也多為軍區黨委書記,在實際情況中可能是軍區司令員或者軍區政委。
樊高月說,“戎裝常委”其主要作用是作為軍方代表加強地方與軍隊的溝通。按規定,軍方常委要出席地方的黨委常委會議,參與到地方重大事項的決策中。同時,負責協調軍、地關系,協助地方的經濟社會建設。
他指出,“戎裝常委”的調整與地方政府無關,主要是依據軍隊職務的變動而發生調整。地方政府對省級軍區並無指揮權。像地方主政官員一樣,軍隊幹部也需防止軍官長期任職形成本地勢力,所以類似貴州、青海這樣的同崗異地交流也會發生。
文/本報記者鄒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