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諾貝爾藝術獎,安塞姆·基弗將最有可能成為2014年得主。
諾貝爾獎每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辦授獎儀式,每到這個時間點,誰是本行業的精英翹楚就會成為其他各個專業領域的熱門話題。
去年這個時候,英國《衛報》痛心疾呼:諾貝爾設有物理獎、化學獎、生理獎、文學獎、和平獎以及經濟學獎,可為何唯獨沒有藝術獎?《衛報》的分析認為“這反映了藝術在20世紀初的地位等級並不樂觀”。這麼說並不公平,20世紀藝術領域風起云湧,不僅出現了與傳統相接的頂級大师畢加索,還產生了開創未來的抽象藝術。
之所以沒有諾貝爾藝術獎,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諾貝爾沒有在遺囑里提到藝術而已。
假如真有諾貝爾藝術獎,在2014年,這個獎又該頒給誰?本刊的微調查顯示,這個問題難住了將近一半藝術界人士,這一方面是因為藝術好壞沒有統一標准,畫寫實的跟搞行為藝術的沒法放在一起類比;另一方面是因為藝術創作有很強的區域特性,很難產生世界級的影響力。拍賣行幾乎是唯一進行角逐與排名的競技場,而為了配合買家口味,拍賣行也得把拍品按地域區分。
面對“諾貝爾藝術獎應該頒給誰”這個問題,你選誰,就意味著你選了哪種價值觀。一個強調悲劇感與宏大主題的藝術家必然會傾向於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一個感傷細膩並對細節無限關注的藝術家會對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情有獨鐘,一個带有波普玩世情結的藝術家一下子就會想到傑夫·昆斯(Jeff Koons)和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而一個行為藝術家,毫無疑問會投票給最熱衷於參與社會事件的同行。
藝術界不缺獎,更不缺獎金。
雖然沒有諾貝爾藝術獎,但藝術界並不缺乏對藝術家的表彰。
1984年,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創立了西方世界爭議最大的當代藝術獎特納獎,2.5萬英鎊獎金事小,更重要的是,這個獎捧紅了今天英國最炙手可熱的幾個當代藝術家,如達明安·赫斯特和格里森·佩里(Grayson Perry);2004年,英國威爾士創立了獎金4萬英鎊的威爾士世界藝術獎與特納獎打對台,首獎頒給了中國藝術家徐冰。
為向1980年離世的藝術家奧斯卡·科柯施卡(Oskar Kokoschka)致敬,奧地利頒发當代藝術領域的最高獎科柯施卡獎,獎金總額接近2.6萬美元。紐約當代藝術基金會則有約翰·凱奇獎和羅伯特·勞申伯格獎,獎金共計8萬美元。
意大利有莫羅索當代藝術獎、拉古納國際藝術獎,各大雙年展、三年展也會為參展的傑出藝術家頒獎,如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大獎等。
1975年,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香港當代藝術獎;1997年,瑞士收藏家烏利·希克(Uli Sigg)創辦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2013年,HUGO BOSS亞洲藝術大獎在上海成立,每屆獎金為30萬元人民币。
早在1989年,日本就企圖創立一個影響力堪與諾獎相提並論的藝術類獎項——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這個獎是為了紀念曾任美術協會會長近60年的高松宮宣仁親王而設立的,專門針對五個未被諾貝爾獎選中的藝術領域:繪畫、雕塑、建築、音樂和戲劇,且只頒发終身成就獎。獎金高達1500萬日元(約為11萬歐元),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賈斯伯·約翰斯(Jasper Johns)、羅伯特·勞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都曾得過這個獎。
當然,對藝術家來說,最實際的贊美是市場的認可。具體說來,就是成為國際級畫廊的簽約藝術家、在國際拍賣行拍出天價,作品被世界級藏家系統收藏。而最終,只有作品成為公立美術館的收藏才能確認一個藝術家的地位。
成為藝術史的節點,才有可能獲諾貝爾藝術獎。
選擇就是偏見的產物,每一種評選都非常困難,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標准。
每一年諾獎出爐,科學獎和醫學獎多為實至名歸,很少引起爭論。而文學獎與和平獎則最容易意見不一致,出現反對與質疑的聲音。因此,和平獎甚至常常空缺,而文學獎更是各花入各眼,但無論怎樣質疑,被提名的文學家幾乎都能銷量倍增。
每年的諾獎有1000至2000人被推薦為候選人,而在藝術領域討論誰是最傑出的藝術家,盡管最終結果分歧很大,但是業內人士提名的候選人卻相對集中。
安塞姆·基弗、格哈德·里希特是公認的大师型藝術家,難分伯仲;如果不是已經去世,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路易斯·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塞·托姆布雷(Cy Twombly)將是強有力的競爭者;馬林·杜馬斯(Marlene Dumas)、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山德羅·基亞(Sandro Chia)、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各有擁躉;達明安·赫斯特、傑夫·昆斯是市場英雄;年輕一些的猛人如珍妮·薩維爾(Jenny Saville)和提諾·賽格爾(Tino Sehgal)也令不少人心儀,後者的作品甚至沒有物質實體,但就是立住了。
而在中國藝術家中,蔡國強和徐冰是得票最高的,這兩位藝術家早期位列海外四大金剛,一直堅持國際化路線,且創作活動活躍,他們的創作不受地域限制,可與全世界的藝術家同台競技。
引起廣泛關注的藝術家都有某種天賦的本領,在自己的方向上把創作推進到極致。而且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你只要閉上眼睛,眼前就會蹦出他們的代表作。這些作品是藝術史上的一個個節點,而成為這樣的節點,可以說就是諾貝爾藝術獎的評選標准。
同時,以上這份名單在拍賣市場上也炙手可熱,其中一些名字甚至跟古典大师一樣作品稀缺。
為什麼多數人都認為基弗最偉大?
在調查中,安塞姆·基弗是獲得諾貝爾藝術獎的最熱門藝術家。今年12月之前,經過四年的漫長准備,基弗的第一個大型回顧展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舉辦,他46年來的創作悉數到場,曆史、神話、文學、哲學和科學均有涉獵。盡管從不表達當下,但基弗的創作無疑是最為貼近社會現實的。
基弗1945年生於小城多瑙艾辛根(Donaueschingen),曾师從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和彼得·德雷爾(Peter Dreher),是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人物,也被公認是德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
從藝46年,基弗在德國、法國、意大利擁有7間工作室,他在歐洲不同國家之間的旅行幾乎就是在不同工作室之間的切換。不管在哪個工作室,基弗都喜歡單獨工作,他每天騎車在自己巨大的工作室中穿行,如同在作品的時空線索中穿行。
他的成就和名聲吸引了丹尼爾·科恩(Daniele Cohn)寫下《安塞姆·基弗的工作室》(Anselm Kiefer Studios),也吸引來荷蘭導演索菲亞·菲尼斯(Sophie Fiennes),拍攝了紀錄片《故城草木深》(Over Your Cities Grass Will)。
基弗擁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工作室,也創作世界上最巨型的作品。他使用世界上能找到的任何材料進行創作,如稻草、碎玻璃、幹花、粉煤灰、黏土、石頭、樹葉、鉛、蟲膠、感光乳劑以及鋼鐵。作品沒有固定形式,繪畫、行為、攝影、綜合材料、裝置、雕塑都有嘗試。這些巨大沉重的作品經常會令展出場所的牆壁不堪重負,自身卻十分脆弱,難以保存。
1969年,24歲的基弗穿著父親的納粹軍服,在歐洲不同城市行納粹軍禮,並拍照留念。他畫希特勒時代劫後余生的廢墟殘骸,也將殘骸搬入美術館,並相信“遺跡代表了一切复蘇的開始”。
有人說基弗是“德國罪行的考古學家”、“德意志的招魂人”,他通過表現德國曆史的暗面,為德國的理想主義療傷。基弗的作品總能激发觀眾的好奇,想去了解關於他的全部,但基弗好像一直在對抗被了解的可能,他題在畫上的文字复雜又晦澀,喚起的聯想比理解更多。
2008年,基弗憑借作品“鉛鑄圖書館”獲得德國圖書和平獎(Friedenspreis des Deutschen Buchhandels),成為第一個獲得這個獎項的造型藝術家。
藝術有能量,但沒有最佳。
1900年,諾貝爾在遺囑中要求將自己死後留下的財產分成五等份:“一份獎給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現或发明的人,一份獎給在化學上有最重大的发現或改進的人;一份獎給在醫學和生理學界有最重大的发現的人,一份獎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最後一份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很顯然,當時藝術並沒有進入諾貝爾的視野。但是《衛報》的評論相信,這個情況在今天已經得到完全的改觀,“如今的藝術和文學一樣精粹”。
15世紀以來,藝術家離工匠身份越來越遠,這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動手能力減弱了,恰恰相反,一些藝術作品的精密和复雜程度讓瑞士表廠的頂級工匠也自愧弗如。藝術家的能量增強了,因為他們對世界產生影響的方式越來越精神化,他們不再靠天頂畫和雕塑來散播信仰,而是表現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或成為你我的鏡子。
不需要諾貝爾藝術獎,因為藝術不需要群龍之首。它擊中人心的方式多種多樣,無法選出一個最佳答案。
與文學一樣,藝術是一道僅容少數人通過的窄門,它是造夢的領域,也驚醒你的迷夢。最傑出的藝術家可能是人類中最不切實際、最獨特的那群人。自文藝复興時期開始,藝術家就接受贊助而得以生存和創作,表面上他們靠手藝養活自己,實際上吸引眾人的,是他們在形體中高舉的心靈,以及在色彩中发光的精神。
微調查
諾貝爾藝術獎給誰好?
藝術家張曉剛:“肯定給60歲以上的,那可能會是里希特,因為這幾年他對世界有持續影響力。本來應該給弗洛伊德,但他死了,其他藝術家還太年輕。我還會選路易斯·布爾喬亞,但她也去世了。”
藝術家毛旭輝:“給基弗吧,悲劇很崇高。”
藝術家岳敏君:“藝術怎麼能有公認的呢?不可能有公認的。文學獎可能還好處理一點,因為語言上的東西還是受大眾語言邏輯的限制。藝術這個東西沒有什麼標准,所以沒有辦法发諾貝爾獎。”
藝術家牟桓:“藝術如與发明发展人類文明的科學家站在同一獎台上,藝術家只能是個可笑的打醬油者。如果藝術設同一級別獎,僅在繪畫類沒死。在繪畫語言貢獻、社會現實意義、創造力和影響力等因素我偏向里希特。”
藝術家劉建華:“還真一下想不出,想說的又不在了。”
藝術家楊俊嶺:“羅曼·塞納(Roman Signer),喜歡藝術家浪漫的幽默,選不上也喜歡。”
藝術史學者呂澎:“關鍵是今天,今天全世界都很疲軟,沒有滿意的藝術家顯出他的那種天賦、才能和充滿影響力的狀態。沒有這樣的人,但是如果有獎的話就會有人去努力,也許就會刺激出這樣的藝術家來。”
香港白立方畫廊總監周曉雯:“基弗,看看他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展覽,就明白了。”
最有可能獲諾貝爾藝術獎的十位藝術家
安塞姆·基弗 新表現主義代表人物,德國曆史的勘探者和反思者,被公認為德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美國《時代》周刊稱安塞姆·基弗是“同一時代大西洋兩岸最卓越的藝術家”。
格哈德·里希特 德國尚健在的最受敬重的藝術家,抽象繪畫、基於照片的寫實作品、具有極少主義傾向的繪畫與雕塑均有涉獵。他最大的貢獻是使繪畫以照相的形式蘇醒,擺脫傳統的繪畫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存活。
馬林·杜馬斯 南非藝術家,世界上最成功的當代女性藝術家,以粗糙線條描摹裸體人物、扭曲呈現生命狀態而聞名。她的畫風趨向於強烈的表現主義,被稱為“睿智的表現派藝術家”。
山德羅·基亞 意大利超前衛藝術派最重要的藝術家,擅長以輕松愉快的表達方式作畫。他的作品超越時空限制,將神話人物置於田園背景中呈現在當代人面前。
大衛·霍克尼 美籍英國畫家、版畫家、舞台設計师及攝影师,英國現代繪畫的先驅,他的作品吸收了波普藝術的特點,並堅持探索照相機的多種工作方式和攝影作品的多種表現形式。
達明安·赫斯特 最富有的英國當代藝術家,YBA代表人物,1995年獲特納獎。他主導了上世紀90年代英國藝術的发展,作品常以生死為主題,惹來爭議也带來聲譽。
傑夫·昆斯 工作生活於紐約的波普藝術家,作品有20多個系列,數量上萬。他的不鏽鋼雕塑作品《懸掛的心》曾創下在世藝術家的成交紀錄,他也成為拍賣場上作品最值錢的在世藝術家。
辛迪·舍曼美國著名女性攝影家,因角色扮演和自拍照而聞名,這些照片反映了西方社會不同年代典型的女性形象,探討了當代女性所經曆的形象和身份認同。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南斯拉夫籍行為藝術家,上世紀70年代開始利用自己的身體創作,沖破了身體的公共領域和個體領域的界限,她的作品靈感來源於對巴爾幹地區民族文化的研究。
提諾·賽格爾 英裔德國藝術家,以場景藝術、情境藝術聞名,他創作的基本素材是人的聲音、運動的過程和觀眾的參與,作品不涉及任何有形物質,也不以任何方式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