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6

李長春新作揭秘家人:妻子並非中央某領導女兒

2014-12-26
来源:人民網

  《遼沈大地改革潮》

  原標題:《遼沈大地改革潮》談李長春其人其家:妻子是大學同學

  人民網北京12月25日電(陳苑)

  新書部分摘錄:

  在沈陽的大街小巷,差不多男女老幼都能脫口唱一句:“沈陽啊,沈陽,我的故鄉……”

  想得到嗎?這首歌詞的作者竟是現任遼寧省省長李長春。

  其實,沈陽並不是他的故鄉。

  “祖籍大連,生在吉林,讀書在哈爾濱,工作在沈陽,名字叫長春——我是地地道道的關東人。”李長春這樣講。雖然在東北的幾個大城市都留下他的足跡,但他最偏愛沈陽。1966年,22歲的李長春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兩年後,他和幾個同學一起,扛著行李卷,來到舉目無親的沈陽,一幹就是20多年。

  和他一起來到沈陽的同班同學中,有個賢淑端莊的女生,後來成了他生活中的伴侶。她叫張淑榮,現在是沈陽市一家設計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還擔任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李長春並非名門望族之後,他是吉林市自來水公司一位普通職員的兒子。張淑榮也不是傳言中的中央某領導的愛女,她父親是吉林伊通縣一位純樸、憨厚的莊稼人。她自幼刻苦好學,大學期間表現突出,入黨比李長春還早。

  長春當了省長,給她生活帶來的除了住房比以前寬綽些,剩下的就是數不盡的“苦差事”。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身數“職”:省長的炊事員、采購員、接待員。

  他們有兩個孩子,都在大學讀書。兒子隨父母學工科,女兒則按自己的興趣選擇了國際金融專業。孩子們的生活、教育,一直由張淑榮“個人承包”。

  記者來到他們家,一進門便遇上兩手濕漉漉的張淑榮。“入冬了,正忙著醃鹹菜——雪裏蕻和尖辣椒。”她解釋說。

  李長春家就在附近的居民糧站買糧,小女兒星期天常去。時間長了,糧站的叔叔阿姨們問:“你們家買糧,怎么不讓保姆來?”“保姆?我們家的保姆是我媽!”

  的確,身為一名中年知識分子和基層單位的領導,張淑榮在“超負荷”工作。作為一名家庭主婦,她也經常為繁重的家務所累,還要為家裏的開支傷腦筋:作為長女,有時給年邁的父親寄生活費;李長春父親病故,母親和妹妹更需救濟;供養兩個大學生,每月至少要一百五六十元……

  多年操勞使張淑榮患有較嚴重的腰間盤突出症。但她很少抱怨,因為她為無暇顧及家庭的李長春解除了後顧之憂,為李長春的事業插上了翅膀。

  作為地道的關東人,李長春身材魁梧,聲音洪亮。他給人的印象是樸實、直率,又不乏機警和幽默。李長春從開始在沈陽一家開關廠當技術員,就“寡言少語,埋頭苦幹”。這是工人師傅對他的評價。以後,他當過市電器公司副經理、經理、市機電工業局副局長、市委副秘書長、副市長、市長、市委書記。 在沈陽市主政之初,他就說過:“我在任期內,一定要為沈陽人民幹幾件實事,如果幹不好,我還回去當我的電器工程師。”

  短短3年間,沈陽這個曆史工業重鎮,以一種改革的姿態面對世人。租賃制的試行,破產法的嘗試,第一家證券市場的開辦,勞動合同制的首次出台……一個個大膽的舉動,從沈陽這塊“改革試驗田”萌生,在全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沈陽市市長武迪生早就這樣說過:“長春同志為沈陽改革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不肯談及自己的李長春總是說: “我只是依靠集體的智慧,在一些具體工作上組織實施罷了。”這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謙虛。

  改革就是探索,探索也難免存在爭議。不管怎么說,沈陽在改革中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推行以承包經營為主的企業改革,給沈陽數以萬計的工業企業注入了活力;“內引外聯”,全方位對外開放,使沈陽向著開放城市邁出了新步伐;以南運河整治開發為代表的城市建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85年6月,李長春任遼寧省委副書記,1986年7月,任遼寧省代省長。素以“多做少說”為座右銘的李長春,對自己的要求更為嚴格。一段時間,李長春似乎從政壇上消失了。一次次的撲空使記者們倍感失望。殊不知,在此期間,他與省委書記全樹仁一道跑遍了大半個遼寧,掌握了全省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從1987年開始,對外開放的大潮把李長春的視線引到了遼東半島。兩年過去,這個5萬多平方公裏的對外開放區內已興建起大連、營口鮁魚圈和沈陽鐵西3個出口加工區;整個遼東半島1988年出口商品收購額達到61.4億元,占全省總額的65.2%;地處半島北端的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已建成交付使用;全長375公裏的沈大高速公路1990年內也將全線通車……

  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流傳著種種對李長春“家庭背景”的猜測,盡管不著邊際,卻讓不少人深信不疑,“要不,他那么年輕,能那么敢幹?!”確實,他是一個事業上的幸運者:1983年春天,李長春任沈陽市市長時,他是全國大城市市長中最年輕的一個;1986年夏天,42歲的他出任遼寧省代省長,又成為全國最年輕的省長。他不僅執掌著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而且在改革開放中又推出一系列最早最先的試驗。

  這一連串的“最”字,對新聞記者們來說,自然產生了難以抗拒的誘惑。因而,無論是出席全國會議,還是在日常工作當中,李長春總是成為記者們最關注的人物。

  對記者的追逐,他既有禮貌,又很得體。對提出采訪要求的記者,他往往采取一次性“批發”:在適當時候,會同有關部門的領導一起,把各路記者召來,統一介紹各方面情況,回答提問,並借機征詢大家對工作的意見。

  幾年來,李長春曾幾次同筆者一起共進“晚餐”:一包“檔次”不高的蛋糕。他說:“放心吃吧,這可是專款買的。”原來李長春在報刊發表文章的稿費,有時幾乎全部用來購買蛋糕。每當下班後開會或處理緊急文件,就分給在場者每人一份。“稿費買蛋糕請記者吃,這叫專款專用。”李長春風趣地說。

  1986年底,遼寧的一系列改革蜚聲海內外,李長春被推舉為《半月談》全國十大新聞人物之一。當筆者詢問遼寧省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情況時,他胸有成竹,談吐不凡。論及自己,他卻立即聲明:“改革是幾代人的事業,郭峰、李濤等同志(都曾任沈陽市委書記)為工作打下了一個好底子,我不過是跑完了接力賽中的一棒。”

  幾句話,封了門。其態度之誠懇,絕不會讓你感到這是謙詞。

  這就是李長春,謙虛、謹慎、誠懇,一貫如此。他是一個普通的人,是時代的潮流把他推上了政治舞台。他很清醒。

  去年年初,沈陽下了一場雨雪,路面光滑似鏡。一輛公共汽車的司機駕駛不慎,撞上了一輛正常行駛的小轎車。省長李長春正坐在車上。有關部門要對司機予以拘留處分,李長春聽說後,馬上打電話:“路面太滑,不都是司機的責任,我也是普通的人,千萬不能因為是我坐的車子,就對司機處罰。” 作為一省之長,李長春聲名鼎鼎,重任在肩。作為一個人,他也和我們許多人一樣,在遍嘗各種酸甜苦辣之中追求、探索著。

  ——《李長春其人其家》(原載《半月談》雜志內部版1990年第1期)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