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刊記者/左永君
12月18—20日,中國移動召開2014年全球合作夥伴大會。會上,“三新”(新通話、新消息、新聯繫)手機正式發佈,傳統的語音通話、短信等業務將都可以通過流量來實現。
如此一來,或許將會讓一眾手機線民更加沒有安全感——對於智慧手機用戶而言,如今讓他們感到沒有安全感的,除了沒有信號、沒有電量之外,沒有流量也當仁不讓地成為了原因之一。
《消費者報導》調查發現,4G流量不夠用,收費高並不是唯一原因。
需求大:近6成用戶每月流量超支
每每到了月底,白領蔡科便期盼著月結日早點到來,在那天會有新的充足的流量讓他滿血復活。每個月400MB的流量,依然讓他覺得“遠遠不夠”。
據艾媒諮詢《2014年中國手機線民流量使用情況報告》稱,2014年中國有59.1%的手機線民每月實際使用流量會超出月租流量套餐,其中25.8%的線民會超出流量套餐較多。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的高級技術專家應江勇向《消費者報導》記者表示,儘管他每月的手機流量高達4GB,但到了月底仍舊“不敢敞開了用”。他解釋,一方面現在的新聞等包含的圖片比較多,較易消耗流量;另一方面,現在智慧手機的螢幕大小適合看圖文和視頻;第三個原因是,4G網速快,也導致流量消耗較大。
艾媒諮詢的上述報告指出,隨著4G用戶的增多,301~500MB將成為中國手機線民每月流量套餐額度的主流。
除了正常的使用之外,手機偷跑流量等非正常消耗也是用戶流量不夠用的原因之一。應江勇認為,流量偷跑是因為很多軟體都會在後臺讀取資訊。中國聯通一位元從事終端研究的工程師對此表示認同,他進一步表示,手機系統本身也會在後臺自動運行,比如定期檢查是否需要更新。
資費高:中移動內地流量資費是香港6倍
除了流量消耗日益增大之外,較高的資費也使得用戶在流量的使用上小心翼翼。艾媒諮詢的上述報告顯示,今年中國有41.5%的手機用戶對手機流量的使用表示不滿,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手機流量的資費問題。
以包含1GB流量的套餐為例,下圖顯示了境內外6家運營商的套餐價格及超出套餐後的流量價格。可以看出,境內三大基礎運營商中,中國移動的4G套餐資費要比另外2家略貴;同時,這三家的4G套餐比虛擬運營商(如迪信通)的略為便宜,但是比之境外運營商卻偏高,其中在套餐外流量價格方面,中國移動約為中國移動香港的6倍。
中國移動香港方面表示定價由集團總部規定,為此本刊記者致電中國移動集團新聞發言人,不過截至發稿時本刊尚未收到對方回復。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國內4G套餐外流量資費高是正常的,因為“大量用戶及流量還都在2G和3G網上”。業內普遍認為,4G流量的成本是3G的1/4~1/3;等到“4G用戶多了,流量資費自然就降下來了”,付亮說。
流量不夠用,4G起步晚是關鍵
如果現在4G流量資費下降,從而讓用戶得以“敞開了用”,那麼國內運營商又是否能夠這樣做,比如像日本軟銀那樣實現4G包月呢?
付亮向本刊記者表示,目前還無法實現這一點,因為“用戶使用的流量增加,運營商的成本也會相應增加”;而且其頻段資源也有限,否則會影響其他用戶的體驗。“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我們通信技術的發展比那些領先的國家晚了很多。”他說。
今年11月初,工信部發佈的第三季度電信服務品質通告顯示,中國月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為186MB,而日本早在去年年底就已達到了1.87GB(據思科資料)。野村綜研(上海)諮詢有限公司通信戰略部副總監陶旭駿認為,這是由於中國3G、4G起步晚,滲透率太低。他向本刊介紹說,如今日本的3G滲透率是100%,4G滲透率超過50%;而中國的3G滲透率還不到50%,牌照發放比日本晚3年的4G其滲透率更是不足1%。
“我們的技術並不比其他人差。”陶旭駿說。自去年12月4G牌照發放以來,到今年10月底中國移動的4G用戶數已突破5000萬,而日本最大的運營商也是在日本最早推出4G服務的NTT DoCoMo,在最初一年內發展的用戶數才僅僅突破100萬大關。上個月,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曾表示,到2018年中國4G的滲透率將達到25%~30%。
“別的國家4G上能做的,三四年之後我們都會看到的。”付亮如此展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