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者的辛勞不言而喻,但真正賺到錢的人很可能不是掘金者。在廣為流傳的“加州淘金”故事中,賣工具的人笑到了最後。如今相似的故事正在P2P行業上演。
“每天都過得很緊張,因為每一分投入的錢都需要獲得轉化。”30歲的李萍(化名)如此形容目前的工作狀態。她是國內一家中型P2P平臺的SEM(Search Engine Marketing,即搜尋引擎行銷)專員,已有五年的SEM從業經驗。
半年前,李萍從一家票務公司跳槽到現在這家P2P平臺,理由跟所有從其他行業跳槽到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人大同小異:高薪、看好這一行業的前景。
她的主要工作是在百度、360等搜尋引擎上,通過競價排名、購買關鍵字等方式為自己平臺做行銷推廣,將百度、360等搜尋引擎的用戶引流到P2P平臺上去。如何控制好獲客成本,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當然,一個不二的法則是:燒錢。
李萍告訴《棱鏡》,她所在的平臺每個月光花在搜尋引擎上的廣告費約100多萬元,2014年她花在百度上的所有費用超1000萬元。作為一家尚未獲得融資的平臺,這一“消費水準”跟那些已經“抱到風投大腿”的平臺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包括愛投資在內的多家P2P平臺內部人士向《棱鏡》表示:一個月100多萬元的搜索推廣開支在行業裡僅屬於中下水準。一家已完成B輪融資的平臺市場部總監告訴《棱鏡》:該平臺一天光花在百度搜尋引擎上的費用就超10萬元,加上在百度知心、網盟、移動推廣上的開支,“一個月能‘輕鬆’花掉近500萬元。”
“這還不包括在360、搜狗等其他搜索平臺上的行銷費用,以及自身平臺的運營費用。”該市場部總監介紹稱,所有這些費用算下來,全年成本將達到億元級別。這意味著不計算平臺盈利能力的前提下,所謂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只能“燒”幾個月。
在這場以“錢”為武器、以“燒”為角力方式的戰爭中,無人能夠置身事外,戰火已經將所有P2P平臺捲入其中。烈焰煆燒之後,浴火重生者,註定只能是少數。而活下來的人,將會面對的究竟是星辰大海,還是新的修羅地獄,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更讓人沮喪的是,目前除了燒錢,P2P平臺們別無選擇。
P2P從業者為何不敢點公司頁面?
“非常殘酷”、“極其慘烈”,是P2P平臺方在描述推廣競爭時,對《棱鏡》說的最多的形容詞。
李萍向《棱鏡》感歎,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投放成本越來越高。一個生動的例子是:百度品牌專區的價格,在2014年標價不超6萬元/月,2015年初就已經漲到了30萬元/月。而360的品牌專區價格,也在2014年10月份,由5萬元/月上漲到12萬元/月。
據她介紹,目前百度搜索上最貴的一類關鍵字包括理財、投資、網貸、P2P等通用詞,以及一些競品詞(即競爭對手的名稱)。
在李萍與《棱鏡》溝通當天,最貴的關鍵字是“理財”,平臺出價在10元以上。根據百度競價原則,最終的點擊價格=下一名出價*下一名品質度/自己帳戶品質度+0.01。
“有時候跟技術人員溝通,需打開公司頁面,我說‘千萬別點我買的關鍵字,太貴了!’”她苦笑道。
《棱鏡》從多位業內人士處瞭解到,不同的推廣管道獲客成本也不一樣。目前P2P行業獲得一名註冊用戶的成本普遍超過100元,部分成本控制得當的平臺,這一成本可控制在70-80元左右。而在一年之前,這一成本僅為20-30元。
獲客難度的激增,一線業務人員的感受最為明顯。由於關鍵字即時競價,李萍每天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調整關鍵字,11點、15點、下班時分各調一次。“對一些消耗過快但轉化率低的關鍵字要及時調整。”
她坦言面臨的壓力很大,“一開始成本能控制在30元以內,挺有成就感。 後來發現不行了,(成本)越來越高,越來越高,現在到70、80元,稍不留心就過100元了。其實老闆們比我們更清楚這個行業的競爭有多激烈。”
短融網CEO王坤向《棱鏡》分析,平臺推廣分兩種:自己的錢和投資方的錢。融到資的平臺會迅速把流量和交易額做大,以後再慢慢攤銷成本;自己拿錢做推廣的平臺則相對謹慎。
PPmoney屬於雖未融到資,但推廣方式“土豪”的平臺。其COO餘軍用“鋪天蓋地”來描述平臺的推廣攻勢。他告訴《棱鏡》,他們採取的是比較初期的方式,只要是對這個行業感興趣的人,都會被選作他們的目標客戶。這種推廣攻勢已經持續了半年時間。
據悉,目前PPmoney每天光花在百度搜尋引擎上的成本在10萬元級別;每個月的行銷費用加運營費用約1000萬元左右,一年推廣費用超1億元。“行業內動輒號稱千萬元的融資,相對於我們一年的推廣費用來說,顯得很少。”餘軍說。
P2P行業選擇“戰略性虧損”
2015年多家平臺在推廣花費上面將邁入“億元俱樂部”。
已經拿到兩輪融資的積木盒子CEO董駿告訴《棱鏡》,積木盒子2014年的推廣成本並不如外界傳言過億元。“但2015年會不會過億不好說,因為成本一直在往上升。”
而P2P平臺成本的上升,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於競爭對手增加了“軍費開支”。
餘軍對《棱鏡》表示,行業的客戶爭奪戰愈演愈烈,這種大規模的推廣會一直持續下去,不會有停下來的一天。他們有一支10人的SEM團隊,計畫2015年在行銷上面的投入將超過2億元。“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
未來為了做大市場,餘軍不惜選擇“戰略性虧損”。
值得一提的是,辛苦得來的註冊用戶,並不一定會轉化為真正的投資用戶,要完成兩者之間的轉化,P2P平臺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2014年被視為P2P野蠻生長的一年。根據協力廠商資訊平臺網貸之家提供的資料:2014年新上線的網貸平臺超900家,達到1575家;投資人數為116萬人。1500多家平臺去爭奪百萬投資用戶,競爭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據《棱鏡》粗略的抽樣統計,大部分P2P平臺註冊用戶到投資用戶的轉化率在10%-20%之間。按照這一轉化率計算,目前P2P行業獲得一個投資用戶的成本約為500-1000元。
“一般平臺的獲客成本在300-500元,個別甚至到了800-1000元。“線下廣告的轉化率更差,其獲客成本大概在600元以上 。”在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朱明春看來,P2P行業獲客成本“真的很高”,原因是,在中國人的理財意識尚未普及的背景下,P2P行業的報導又以負面居多,這讓很多投資人躊躇不前。
投資人的猶豫也並非沒有道理,目前的P2P行業魚龍混雜,跑路、違約的平臺不時曝光,甚至連推廣管道也開始注意到這樣的問題。
2014年4月份,深圳P2P平臺“旺旺貸”卷款“跑路”,涉案金額達數千萬元。由於“旺旺貸”曾在百度“加V”認證推廣,引發投資人對百度的不滿。百度最終對投資人提供了全額保障,並隨後下架了超過800家P2P平臺。
短融網CEO王坤告訴《棱鏡》,百度在出了”旺旺貸“事件之後,在接納平臺上比較謹慎,設置了一些門檻,一些新平臺還沒有進入百度推廣的範圍,造成線上的不對等競爭。
被百度等大型推廣管道選中的“幸運兒們”,只能用“燒錢”來充分利用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多名業內人士對《棱鏡》說到,平臺在百度等推廣管道上投入的成本只會越來越高。平臺前期花大力氣將品牌打響之後,如果關鍵字被別人買走了,就等於為別人做了嫁衣。所以只能繼續投入下去,這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
針對於百度各推廣管道的價格變化,截至發稿時,百度未向《棱鏡》回饋該公司的評價。
P2P將“多元化燒錢”進行到底
被大型推廣管道拒之門外的P2P也不需要氣餒,除了常規的行銷、運營管道“燒錢”之外,P2P花錢的機會還有很多,比如,加入各種協會、贊助各種論壇。
北京市網貸協會曾因一張流傳出來的會費管理照片而“名聲大噪”。上面明碼標價:會長200萬元/年,常務副會長100萬元/年,會員25萬元/年等等。
《棱鏡》按照他們公佈的成員名單統計,該協會一年收取的會費或在1250萬元左右。該文件還注明:鼓勵會員自願繳納會費超過年度會費標準。
這一價格讓許多原本想加入的平臺最終“望而卻步”,網貸之家、合力貸相關負責人均對《棱鏡》表示,“太貴了,難以承受。”
而在一位元不願具名的副會長單位的媒介總監看來,“這個錢花得很值”,理由是100萬元去做搜索推廣的話,幾天就燒完了。而加入這樣的協會對平臺品牌的影響作用是長期的。他還表示,想成為副會長單位需要門檻,“一般人想出錢都出不了呢!”
《棱鏡》向北京市網貸協會秘書長郭大綱證實了會費的真實性。他表示會費標準是和平臺共同商定的結果,“協會做的事情多,履行的義務多,收費高很正常。”他還表示,協會不會為P2P平臺背書,而是一個讓大家履行職責的場所。
此外,當互聯網金融已成為時下各大財經論壇的標配,一些主辦方也從P2P身上嗅到了商機。《棱鏡》瞭解到,P2P贊助一場論壇的價格,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包括發聲、採訪、展臺等各種體現。據悉P2P贊助國內某主流財經媒體年會的價格為30萬元。
網貸之家這類協力廠商資訊平臺也成為P2P花錢的“好去處”。《棱鏡》獲得的一份網貸之家廣告刊例顯示,該網站首頁一號廣告位置的價格為350000/月。按照刊例價格初步統計,網貸之家一年僅在廣告位上的收入就接近2100萬元。
不過,朱明春告訴《棱鏡》,網貸之家的實際廣告收入遠沒有這麼多。考慮到打折以及某些廣告位空缺等因素,網貸之家2014年的廣告收入接近1000萬元。不過“2015年肯定要突破1000萬元。”
P2P平臺醞釀低成本策略
並非所有平臺在主觀上都願意“燒錢”,但戰爭已經爆發,容不得任何人不去應戰。
王坤告訴《棱鏡》,他的平臺至今沒有花一分錢在百度推廣上面,他認為燒錢買使用者是最差的方式,“我們的關鍵字都被別人買掉了。” 他們一直在尋找能夠通過低成本推廣獲得高忠誠度用戶的策略,但他坦言,“目前還沒有找到非常有效的方案。”
跟大部分投資方會對平臺的成交規模、發展速度有一定的要求一樣,王坤說他們的A輪投資方也催他們“要跑快點,要多投廣告。”但他始終認為資產端的建設是最重要的,“希望按照自己的節奏走,近兩年把資產端的模式磨合好之後再發力。”
網信理財首席風險官張宇光也表示,目前平臺尚未做搜索推廣。在他看來,如果投資人通過平臺短期市場推廣打了雞血來註冊,發現專案可投得很少,搶不到標,或者平臺為了滿足投資人需求上一些審核不嚴格的標,只會起到負面效果。
“最終能存活下來的平臺,不是為戰略投資者服務的平臺,而是為線上專案投資者服務的平臺。”他說。
在百度搜索推廣半年多時間後,銀客網將之基本停掉了,成本太高是原因之一。李飛告訴《棱鏡》,平臺在初創期時,必須要做百度推廣,從零積累用戶。但積累到一定階段後,就可以用更低成本的方式來做,比如與眾多協力廠商合作商合作引流,線上線下資源置換合作等,“方式還是蠻多元的,不一定非得靠百度。”
然而,王坤、張宇光、李飛又都表示,未來不排除做大規模市場推廣的可能。
對於P2P行業出現的“加州淘金”現象,互聯網金融千人會易歡歡認為,這很正常。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就要面對這個行業的競爭,面對行業自身規律。他的建議是:把流量弄過來之後,P2P平臺應該思考,如何使得轉化率變高?用戶的粘性和感覺更好?未來產品的交叉銷售、產品的持續性更好?從而在後期不用再向百度投入那麼多成本。
“人力燒錢”避無可避
動輒數千萬元甚至上億的年推廣費,並不是一家P2P平臺最大的開支,即便是不在推廣上精打細算的平臺,也無法回避在人才招聘方面的資金消耗問題。
包括王坤、投哪網聯合創始人李志剛在內的多名平臺負責人對《棱鏡》表示,推廣費用只占平臺全部費用的30%左右,人員成本才是平臺最大的開銷。
隨著這一行業的爆發式增長,吸引了大批來自金融、互聯網、甚至媒體行業的人才加入,行業薪資水準水漲船高。
銀客網副總裁李飛向《棱鏡》表示,由於“沾了互聯網和金融的光”,加上資本市場的運作,使得P2P行業的薪資較之合理水準高了起碼30%。據他透露,P2P行業在人才要求上會更高,這個新興行業需要經驗與創新兼顧,“一些同等級別的員工,待遇甚至超過了阿裡等互聯網巨頭”。
李志剛甚至認為,目前行業薪資水準高出合理水準50%。“很多其他行業的人因此跳到這個行業來。”王坤也表示,互聯網行業整體的經營成本都很高。“畢業三年的人開口都要一萬塊錢、一萬五千塊錢。”
但他認為薪酬由市場決定,所以不能稱之為虛高。“互聯網金融人才很多是從互聯網行業過來的,與其說互聯網金融人才貴,不如說互聯網的人才貴。”
前路是星辰大海還是萬劫不復?
P2P行業巨額的資本消耗,令創始人不斷產生融資需求,而行業廣闊的前景,也吸引著大量風險湧入這一行業。
2014年是P2P野蠻生長的一年,各路資本爭相進場。據不完全統計,共有30餘家平臺獲得了風投,融資總額超過30億元。包括紅杉、軟銀中國、盛大資本、君聯資本等風投巨擘均參與其中。資本市場的運作,讓這一行業人力、推廣等成本水漲船高,成為不折不扣的“燒錢”行業。
30多家平臺獲得風投親睞,砸重金推廣的模式,獲客成本越來越貴……這一切跟當年的“千團大戰”出奇的相似。
2011-2012年掀起的“千團大戰”,在鼎盛時期曾有5300多家團購網站。易觀國際資料統計,截至2014年6月,團購網站已經銳減至176家,存活率低至3.5%。市場格局只剩下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三大巨頭。
因此,即便一年砸下數千萬元的推廣費用,即便看著平臺的註冊用戶數在成倍增長,即便拿著風投不顧一切地往前沖,不少P2P平臺負責人仍對《棱鏡》表示,對前景感到擔憂,“生怕就成了陪跑的那一個。”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棱鏡》,他所在的那家平臺CEO經常睡不著覺,“淩晨兩三點還在發郵件,早上9點已經在公司開晨會了。”
“我們天天都在迷茫和興奮中度過,”李飛說,他們跑得很快,卻沒有參照物,摸著石頭過河。“目標的增長速度遠大於實際增長的速度。每天都在尋找新的方向。”
一位不願具名的平臺CEO也坦誠,目前還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但正在路上。“現在平臺模式還沒有完全跑出來,風投的錢都不敢用,放在那兒給投資人做風險準備金。不跑出三四個週期,不知道自己的壞賬率有多高。”
不過,與彼時的“千團大戰”相比,P2P行業最大的特點是具備金融屬性。這註定了它的市場空間要比團購網站大得多。
董駿認為,互聯網金融比團購體系要複雜得多。P2P不會像千團大戰那樣,那麼低的門檻進來,最終死得很慘。互聯網金融在細分領域有很多機會,P2P只是其中的一種。
王坤也表示,中國傳統金融不發達,所以P2P在中國會衍生很多模式,比如擔保公司、小貸公司合作模式,以及個人經營借款、小微金融模式,最終會在某一類型的平臺裡出來一兩家大的平臺。
在易歡歡看來,跟團購相比,金融本身的贏利能力會更強一些,P2P行業不會像互聯網那麼殘酷,也不會像傳統金融每個領域分割得這麼細。“最終估計會有幾十上百家的規模。”
在交談中,一位不願具名的某P2P平臺市場總監反問《棱鏡》:一個平臺不推廣,交易量上不去,就落後了;推廣,交易量上去了,但這個粗放式運作階段不會盈利。要是你,你選哪個?
“當然選後者啦,後者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他自問自答,並加了一個括弧:星辰大海出自《銀河英雄傳說》,喻意宏偉的目標和夢想。
P2P一邊“燒錢”,一邊憧憬著自己的星辰大海,但看不到P2P盈利的風投,未必有這樣的耐心。部分參與P2PA輪投資的風投,已經開始醞釀迅速做大平臺,吸引新的投資人,在B輪投資時收回成本,這種想法在短期內,也助漲了P2P平臺燒錢的衝動。
2015年是P2P的關鍵一戰,軍備競賽已經呈現白熱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平臺雖然增加了軍費開支,但對預算上限做了嚴格限定。
李萍告訴《棱鏡》,2015年他們平臺在百度的投放計畫將提高到1500萬元。而她的新年工作計畫是,將註冊用戶的成本控制在50塊錢以內,“不能再往上了。”
隨著各路大鱷陸續進軍P2P,孤注一擲式的決戰,很可能就出現在2015年。新的格局變化,或許會讓各家P2P迎來不同的境遇和感受——星辰大海抑或萬劫不復。(騰訊財經 周純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