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9

佛畫:用畫筆抒發佛教禪機

2015-01-26
来源:香港商報

以觀音像和羅漢為題材的美術作品在中國廣泛流行。

  【香港商報網訊】佛教在中國又被稱為「像教」,因為它以圖像作為傳播教義的重要手段,這就是佛教藝術的淵源。伴隨著佛教教義的傳播,佛畫成為中國古代藝術中一個全新的領域。它作為一個外來藝術品種,經歷了本土化演變的過程,與此同時,它又和不同時代的社會風尚、審美潮流以及藝術樣式相融合,在題材、風格上體現出鮮明的時代性。一個時期的美術作品代表了這一時期的普通百姓的內心情感,不同的畫家通過對佛教的理解,將感悟詮釋在畫面上。

  目的不同佛畫內容亦各不同

  在中國,由於民眾對佛教的普遍信仰,佛教繪畫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喜好,歷史上許多享有盛譽的畫家和文人,都曾致力於佛教繪畫的創作和探索;而廣大的民間畫工,則創造了以敦煌壁畫為代表的不朽杰作。

  佛教約自東漢永平年間傳入漢地,佛畫的作用第一是為佛教徒供養敬奉之用,二是備寺院殿堂莊嚴之用,其次是供人欣賞的寫意之作。由於佛畫的目的不同,佛畫的內容也各不同。

  從魏晉南北朝至唐代,佛畫多為壁畫,專供佛教徒供養敬奉與寺院殿堂裝飾之用。佛畫也從南北朝時期的吸收和借鑒外來藝術樣式發展為唐代的走向成熟、完全民族化的藝術樣式。從晚唐開始,人們的宗教意識開始變弱,壁畫的繪制逐漸減少,代之而起的是卷軸形式,佛畫漸入審美觀賞繪畫之列。與前代重禮儀、表規矩的特性相比,這時的佛畫人物越來越多地流露出一種世俗的審美趣味,隨之而起的是羅漢、菩薩等題材甚為流行。

  至唐代開始走向成熟

  殿堂莊嚴用的畫,可以是佛、菩薩、天龍鬼神的形象畫;也可以是佛傳圖,即根據佛傳所記釋迦如來一生教化的故事;也可以是本生圖畫,根據佛經中所說釋迦如來過去生中所修的種種菩薩行的故事,如舍身喂虎、舍身貿鴿等故事;也可以是經變圖,即根據佛經中所敘的故事,繪成形象,如維摩經變,地獄變等。

  佛畫從魏晉南北朝吸收和借鑒外來藝術樣式,至唐代開始走向成熟。被稱為「畫聖」的唐代畫家吳道子進一步發展線的表現力,使其更加簡練生動,并初創白描體,對后世佛畫影響深遠,成為佛教人物畫的典範。據載他曾於長安、洛陽兩地寺觀中繪制壁畫多達300餘堵,奇形怪狀,無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獄變相》聞名於世。吳道子的繪畫具有獨特風格。其山水畫有變革之功,所畫人物衣褶飄舉,線條遒勁,具有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效果,被譽為吳帶當風。

  從晚唐開始,由於人們的宗教意識漸弱,壁畫的繪制逐漸減少,而又由於造紙術的發達及便於收藏,佛畫開始以卷軸形式問世。在內容上,佛畫中的人物越來越多的流露出一種世俗的審美趣味。這一時期羅漢、菩薩題材的佛畫甚為流行。

  羅漢與觀音像蓬勃發展

  羅漢的觀念源於印度,按佛經的解釋,「羅漢」兩字是梵語「阿羅漢」的簡稱,為依照佛的教導修習四聖諦,脫離生死輪回達到涅槃的聖者。在原始佛教中,阿羅漢并未形成真正的民間信仰,而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后,阿羅漢的形象與中國文化中的神、仙、道相融合,往往賦予神通廣大、慈悲救世、俠義肝膽等特點。

  於此同時,以羅漢為題材的美術作品開始流行。據傳東晉時戴逵曾畫過五天羅漢像,北方十六國時代的石窟壁畫中也曾出現過佛弟子像,這應該是中國最早的羅漢畫了。進入唐代后,受玄奘所譯《法住記》影響,民間開始流行創作十六羅漢。晚唐著名的蜀地畫家趙德齊、李升、張玄等人均擅長畫十六羅漢,五代時更有左禮、陶守之、王齊翰等名家畫十六羅漢,尤其以四川禪月大師貫休最具特色。自五代以下,羅漢畫題材逐漸成熟。到了宋元時羅漢畫的創作進入極盛時代,又增加到十八羅漢、五百羅漢等之區別。所謂十八羅漢,可能是中國文化中對十八這一數字的信奉,又由於貫休、蘇東坡等人的推崇,十八羅漢開始被民間接受。

  姚秦弘始八年(406),著名的翻譯大師鳩摩羅什譯出《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據普門品記述,當眾生遭遇困難之時,只要誦念其名號,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嗣后,觀音菩薩在中國民間受到廣泛的信仰。在佛教繪畫中觀音的像也最為常見,且種類繁多,變體也多。觀音在古印度佛教雕塑以及中國早期觀音造像中皆作男性形象,而至南北朝末期及唐末,隨著觀世音菩薩觀念的深入人心,姿容溫婉、體態秀妍的女相觀音逐漸取代了威武有鬚的男相觀音,這或許更切合中國的民間審美。而且陰柔的女性比陽剛的男性更容易發揮觀世音菩薩慈悲救苦這一精神的特質。

  一切文學藝術都是一個民族審美情趣的真實流露,同樣,一個時期的美術作品代表了這一時期的普通百姓的內心情感--他們的渴望、痛苦、沖突與喜悅,以及他們對不可知的超世俗以外的力量的崇拜和嚮往。以羅漢、觀音為題材的佛畫蓬勃發展,實際上反映了從晚唐開始,佛教藝術逐漸世俗化的一個發展趨勢。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