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大制作的商业片是专为刺激肾上腺而来,让观众在暗黑的电影院里体验一把幻想成真的快感。那么,相比之下小制作的社会问题片则是走心的。导演用一部电影的时间跟观众探讨着人性与社会,大到法治问题、环境问题、社会安全问题,小到婚姻、住房、养老问题。
下面这八部佳作,就是电影人在商业氛围中寻求对社会与生活的历史性表达,其中不乏“敏感”题材。
《亲爱的》:拐带儿童
《亲爱的》 (豆瓣/图)
这是一个关于“打拐”的故事,但令人意外的是片中想要突出的并不是孩子丢失时的无奈与悲痛,也不是寻子过程中的艰难与险阻。《亲爱的》题材来源于一个“千里寻子”的真实故事,看似柔情的片名,深藏着在寻子大背景下,大人与孩子之间复杂的心理转变。被拐的孩子找到了,随之而来的不是正义得到伸张的大快人心,而是情与法纠结难断的虐心感受。电影里没有夸张的煽情,而是从两个视角出发,缓缓道出那种丢失的焦虑与悲痛。母爱不分血缘,法理难断人情,拐带儿童,拐走的很可能是两个家庭的希望与欢笑。
《盲山》:贩卖妇女
《盲山》 (豆瓣/图)
在去年一年里,“女大学生失联”的新闻屡见报端,让人不禁将目光再次聚焦到这个群体上。她们明媚而又单纯,面对社会的险恶,人心的叵测她们无力抵抗。一如《盲山》中初踏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白春梅,只因喝了一杯水,醒来后就发现自己已被人贩子卖给了偏僻山村里的农民。在那个愚昧麻木的山村中,所有人都对白春梅所遭受的罪恶视而不见。她被当成了传宗接代的工具,期间的种种挣扎都可以看做是社会新闻的细节化。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它将报纸上一笔带过的消息加以放大,以一整个大荧幕来呈现贩卖妇女这种背离法律,背离道德,背离人性的行为所带来的苦痛,让人们正视这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不会过时的社会问题。
《素媛》:性侵幼童
《素媛》 (豆瓣/图)
性侵本已残忍,发生在幼儿身上更为之甚。在《素媛》中,有着纯净双眼的小女孩素媛在上学路上被一个醉汉强暴了。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在她被践踏过的身体深处,涌动着羞耻、战栗、恐惧、不安、噩梦、绝望、否定、怀疑。这场残酷的悲剧让她本应快乐的童年提早落幕了,阳光下的欢娱与精神上的痛苦相比,早已失去了分庭抗礼的分量。这部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也是社会上许多性侵幼童事件的集中呈现。这类型事件最残忍的莫过于,即使恶人最终被绳之于法,但当他被释放的时候,受害者或许还正值青春年华,没有人告诉他们该如何面对。生活中处处潜伏着“坏叔叔”,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坏叔叔”就突然出现在面前。
《熔炉》:残疾人权益
《熔炉》 (豆瓣/图)
与《素媛》一样,这是一部以儿童性暴力为题材的电影,但在这部电影里,“怪叔叔”不是潜伏在上学路上,而是隐藏在校园内,甚至就是身边那些本来应该扮演起保护者角色的校长和老师们。更令人发指的是,《熔炉》里暴力行为的对象是残疾人,而且该故事以韩国光州一所聋哑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串通手下的老师们,对就读校内的聋哑孩子施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虐待和性暴力行为的真实事件为蓝本。比起正常孩子,残疾孩子自我保护能力更弱,受到虐待或暴力伤害的风险更高。施暴者也更加不可原谅。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部电影与如今社会现实是互相融通的,发生在象牙塔中的可怕悲剧这几年来层出不穷,学校似乎已经不是孩子们安全的乐园了,究竟社会该如何终止校园悲剧进一步蔓延。
《大象》:校园暴力
《大象》 (豆瓣/图)
一所普通的中学,一个平静的下午,一群各干其事的高中生,这天似乎与往常的任意一天都没什么太大的不同。但一起事先毫无征兆的校园枪击案就在这个看似风平浪静的午后发生了。《大象》根据1999年美国哥伦拜恩中学校园枪击案改编,讲述了这起枪击案的过程以及前几个小时的事情,之前风平浪静,之后波涛汹涌。表面上影片是在讲校园暴力问题与枪支泛滥带来的不安定因素。但是这仅仅只是表面,影片想要追问的是,平静的校园,为什么出现了学生杀人狂?教育的作用是什么,教育是成功的吗?校园枪击案在中国并不经常发生,但这几年间校园里发生的投毒、暴力事件,让我们也不得不直面影片提出的这个问题。
《一个都不能少》:农村教育
《一个都不能少》 (豆瓣/图)
《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经典电影很显然这是一部反映贫困地区教育现状的作品。一个简陋的教室,一群农村的孩子,一个自己都还是小孩子的代课老师。她只会唱一首歌,甚至连歌词都不是很记得,她不懂得表达,唯一的法宝就是倔强。但也是因为她的不肯屈服。“一个都不能少”才从一句随口而出的话变成了事实。可惜,现实中不是每个代课老师都像魏敏芝那么尽心尽责,也不是每个贫困地区的学校都能得到社会的关注。不能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去学习知识的权利,做起来其实很难。从片子拍完至今,已有十几年。但如今农村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代课老师的问题似乎依然存在,甚至更加严重。
《搜索》:网络暴力
《搜索》 (豆瓣/图)
“人肉”技术这种互联网时代的新发明,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还有可能成为杀人的工具。在《搜索》里,逼死叶蓝秋的凶手,除了晴天霹雳的淋巴癌,这场声势浩大的网络暴力想必也难辞其咎。在这个公民意识极强,可权利却极其有限的时代,我们都学会了通过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当我们站在道德高地进行声讨的时候,真相往往早已淹没在这些口诛笔伐之中。在全民狂欢的网络平台上,“有图”不一定有真相,某个人行为的异常可能与他的遭遇或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有着直接的关联,但在网络暴力开始的时候,这些背后的消息却往往不为人所知,保持理性变得难能可贵。在这些低成本的转评赞动作中,轻巧无害的鼠标瞬间变成了锋利嗜血的凶器。
《最爱》:艾滋病群体
《最爱》 (豆瓣/图)
仅看片名,很容易将《最爱》当成是一部单纯的爱情片。但实际上,这却是一部描绘艾滋病群体的电影。在主人公生活的那个小村里,卖血走私生意泛滥,卖血组织者为了节约成本给卖血者共用针头,最终使整个村子的村民惨遭艾滋病荼毒。绝望而窒息的情绪在人与人之间蔓延,或许,只有同病相怜的两个人才能不问结果与明天地互相陪伴。艾滋病群体可以说是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群体,他们没有犯罪却被命运判了极刑,随时可能降临的死亡让他们每天生活在末世诅咒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更接近人性本性的东西反而更多显露出来。一句“最爱”之中,却隐含了多少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