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日開幕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研討會上,福建省委書記尤權指出,福建作為中國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將從豐厚的歷史積淀中汲取營養,主動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從加強互聯互通、深化多元貿易往來、推進海洋合作、推動人文密切交流等四個方面努力,全方位推進與海絲沿線國家的交流和合作,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作出貢獻。
福建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源地。昔日“東方第一大港”——泉州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海絲”起點。當前,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引領下,福建全力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正在新起點上實現新跨越。
過去一年來,福建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型經濟水平加速提升,與東盟貿易額增長3.3%,對東盟投資增長93.7%。推進外商投資便利化,新增世界500強投資項目11個,新批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項目350個,其中億美元以上項目47個、增長56.7%。省級權限的境外投資項目審批全部改為備案制,核準備案對外投資額增長3倍。“雙延伸”政策范圍擴大,利用港澳資金增長8.3%。
福建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鴻階表示,“一帶一路”戰略是國家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大決策。目前,各相關省份從自身歷史和特色優勢出發,已經制定和出臺各種實施意見或行動方案。福建省泉州市和廈門市更是發揮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在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泉州作為古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借助“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提出加快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和國家開放門戶的戰略構想,泉州的外向型經濟也實現了跨越發展。2014年,首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成功舉辦,全年泉州市舉辦了16場重點展會,幫助出口企業抓商機、找訂單、拓市場。這一系列舉措使泉州市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2014年貿易總額達157.6億美元,同比增長近5%。中東地區成為泉州第一大貿易伙伴,也是泉州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增幅高達27%。截至2014年底,泉州與沿線國家和地區雙向投資已經超過53億美元。著名的德化陶瓷曾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輸出產品,如今依然暢銷東南亞和歐美等地。南音、提線木偶、手工藝品等也越來越受到東南亞民眾的青睞。
廈門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后起之秀,面對新的戰略機遇,廈門市2014年出臺了《關于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行動方案》,提出通過在重點國家、重點領域推動重點項目的實施,努力推動廈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取得新突破、新融合、新進展,到2020年,基本把廈門建設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心樞紐城市。
2014年,廈門自貿試驗區獲準設立,面積43.78平方公里,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金融國際化等先行先試的權限為廈門“海絲”中心樞紐城市戰略構想的實現提供了更加難得的歷史機遇。當前,廈門自貿試驗區創建正在加緊推進,逐步推行關檢“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加快構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在機場和五通碼頭建成10條自助邊檢通道;成為全國首批入境糧食指定口岸;擴大出口信保扶持覆蓋面,受惠企業近2000家,增長一倍。2014年,廈門完成出口531億美元,占全省出口額近一半,外貿競爭力居全國第5位。
當前,隨著福建自貿區掛牌在即,一扇全新的窗口正在徐徐開啟,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仿佛看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更加輝煌燦爛的未來,也看到福建正在新的航程上揚帆起航。(記者 薛志偉 石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