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發叔妹閒說家常評讚兄長

2015-03-12
来源:香港商報

2004年,劉麗貞、巫家雄(後排)與大哥劉皇發、劉老太合照。

  【香港商報網訊】劉麗貞(發叔妹)是劉氏家族中身形最飽滿的一位,為什麼呢?原來她飲媽媽的母奶一直到4歲多,到她的大哥要結婚了,村中族人都告訴她:「阿哥要結婚了,妳要斷奶啦!」於是麗貞開始喝壽星公煉奶。廣東有句俗語:「孻仔拉心肝,孻女拉五臟。」劉麗貞認為這句話說得真好!

  爸爸叫媽媽做「阿牛」

  麗貞是劉家的細女,爸爸媽媽在田中工作時,只要麗貞站在田埂上叫一聲:「媽!」爸爸就會叫媽媽:「阿牛,妳女兒又要妳餵奶了。」為什麼叫媽媽為阿牛呢?因為爸爸喜歡說笑,「媽」就好像「馬」音,所以爸爸就叫媽媽「阿牛」。媽媽即時就放下手邊農務,立刻走過去餵奶,雖然村內每位族人都笑她,問她為什麼長那麼大了,還在飲媽媽的奶,她也不理會。直到哥哥結婚那天,她才開始斷了飲媽媽奶而改喝壽星公煉奶。

  兒時樂事是大哥回家

  麗貞小時候最快樂的一件事,就是大哥回家——回到龍鼓灘。原因有二:第一,大哥會帶很多好吃的食物;第二,媽媽會在家門口打開大光燈。平時他們只用火水燈,大哥回來時家門口燈火通明,左鄰右舍鄉村父老都會聚攏在家門口,媽媽會殺雞,煮好多很好吃的食物。飯後叔伯會圍住大哥談村務,天南地北地聊天,很有歡樂的氣氛。

  風災後助族人渡難關

  每當村裏有颱風過後,龍鼓灘水浸,橋斷,飼養的家畜死了,農作物失收,大哥會向嘉道理和理民府尋求解決的方法,幫族人渡過難關。麗貞回憶:童年的時候父母和我們住在上灘,大嫂住在下灘,早上4、5點鐘的時候,父母就要到田裏淋水。母親在田埂邊用一個大簍,將麗貞和二姐麗芳放在簍子裏面。這樣,一邊操作農務,一邊可以照顧兩個女兒。因此媽媽在這塊田工作,就把這個簍放在身邊;媽媽到那邊的田工作,又把這個簍搬到那邊。這樣貼身的照顧女兒,不辭勞苦地把麗芳、麗貞搬來搬去;那些沒有什麼知識的農村婦女,就會任由小孩子在家中床上睡覺,但是可能會發生一些意外。

  父母教導要對人家好

  麗貞說,「自小村裏的人都對麗貞好,為什麼呢?因為父母很願意幫人,你對人家好,人家自然也對你好。」麗貞在中二的時候,自龍鼓灘搬到屯門新墟。當時大哥是由元朗搬到新墟。新墟是大哥租的樓,供給龍鼓灘的兄弟一起住的地方。麗貞因為到何福堂讀書,所以才由龍鼓灘搬到屯門。麗貞比大嫂早搬到新墟,阿嫂自從懷了強仔(劉皇發之子劉業強)才搬出來,強仔讀幼稚園時,媽媽也搬了出來,為了方便照顧孫子。

  感自己是寵壞的小孩

  媽媽帶孫子上學放學和學鋼琴學繪畫,所以孫兒都很敬愛祖母。麗貞說,她自己像一個被寵壞的小孩,從小到大,什麼事都是由哥哥安排好的,遇上什麼麻煩都是由哥哥解決的,所以養成麗貞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孩,不知人間辛苦。她是幸福的小女孩,一出生就有父母的疼愛,有哥哥的照顧,所以麗貞是一個簡單而樂天的人,因為生活沒有憂愁。筆者問麗貞,在麗貞心目中,大哥是一位怎麼樣的政治人物?麗貞回答,「大哥是一位傳統的中國人,一位很會照顧家族成員的長輩。」(劉麗貞訪談·二之一)

  作者介紹

  廖書蘭博士,祖籍江蘇武進,出生臺灣臺北,定居香港。香港珠海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國際筆會香港中國筆會會長、香港新界鄉議局議員,臺灣中華僑聯總會常務理事。著作有《黃花崗外》、《煙雨十八伴》、《書蘭中英短詩選》、《放飛月亮》,《新界地方文化與鄉議局關係研究》付梓中。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