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占比開始企穩
【香港商報網訊】鑒於最近中國出現了信貸需求疲弱、實際利率高企以及流動性緊張的壞消息,中國經濟的增長前景令人擔心。然而,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有三個理由對中國經濟至少保持一些樂觀態度。
首先,截至去年中期,中國債務與GDP的比率企穩,雖然251%的比率仍相對較高。盡管過去5年中國債務激增成為世界各地的新聞頭條(債務比率從155%飆升近100個百分點),但很多人沒有注意到這一比率實際上已經開始企穩。在經歷多年的債務比率過高后,這是中國債務狀況好轉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過去5年,中國信貸總額增速較名義GDP增速平均高出8個百分點,遠遠超出信貸增長達到某一點就對任何經濟都無效的水平。自去年中期以來,中國的信貸一直與GDP同步增長,這意味著中國現在的每一筆借款正變得更加「物有所值」。
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對債務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中國的信貸官員現在承擔壞帳風險的意願遠不如以前。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的槓桿風險得到了化解,之前幾年累積的過多債務仍需解決,但它確實意味著,債務挑戰不再加大,這是個好消息。
房產商及中小企信心回升
其次,有跡象表明,房地產開發商信心回升。我們最近針對中國5個大城市的30家房地產公司的調查顯示,到今年下半年,房地產業的低迷狀況將有所改善,這對中國增長是個好兆頭。開發商認為,二三線城市的過多庫存將在今年下半年得到消化。他們還預測,在年底之前房地產公司的土地投資興趣將上升。鑒於房地產行業最近對GDP增長的拖累,這是個好消息。
最后,對中國600多家中小企業的調查顯示,1月的信心指數較去年12月的低點略有上升。報告指出,這種樂觀情緒正受到中國廣泛寬松政策的支持。他們預計短期內至少還有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及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因此企業信心可能會繼續改善。
總括來說,中國與全球其他大型經濟體都沒有再出現不可持續的貸款熱潮,大家應對此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