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5

東岳太極拳融「天地人和」之道

2015-04-07
来源:香港商報

門惠豐教授在打東岳太極拳

  【香港商報網訊】太極拳被視為「中華民族對人類的第五大發明和貢獻」,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的一塊瑰寶。北京體育大學教授門惠豐與闞桂香伉儷,集幾十年的武學經驗,創編完善了「東岳太極拳」技術體系,博采傳統太極拳拳技、拳法,引入武術、養生的理論,提取形意、八卦、八極、翻子、戳腳等武術拳種中的技法精粹,其中養生健身、益壽延年的功效,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太極愛好者。香港商報記者 王曉蕾

  泰山之巔 東岳太極

  北京體育大學武術系教授門惠豐多年研究中國武術,精通各家各派的傳統武術,對戳腳翻子、太極拳造詣頗深。同為北京體育大學教授的夫人闞桂香,精於對陳式太極拳的研究,夫婦二人對太極拳有著很深的造詣。2000年1月1日凌晨,兩位教授在泰山之巔首次向界人展示了這套二人共同創編的太極拳,將其定名為「東岳太極拳」。

  「東岳太極拳」一路共有15個式子,分別選自陳、楊、武、孫等太極拳流派,繼承了各家之長。

  它既有陳式太極拳的螺旋纏繞、松活彈抖,又有楊式太極拳的中正安舒;既有吳式太極拳的斜中寓正,又有孫式太極拳的開合,是夫妻倆多年研究太極拳的結晶。「我們要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太極拳,就不能局限於某一流派,就要容納各家之長。」門惠豐教授感慨道。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以象示意」。東岳太極拳創作過程中遵循了這一古訓。太極拳是圓運動,由表及里,由外及內,或明或暗,都在做圓轉運動,一觸即發,正所謂「屈中求直,無處不是圓,無處不是拳」。據門惠豐教授介紹,「東岳太極拳」二路有37式全套動作與動作,招式與招式之間銜接過程抱球圓滾,比比皆是,使套路動作充滿渾然之氣,圓轉蓄勁,方成招勢。

  易有太極 是生兩儀

  構成太極拳的哲理基因--太極理論,源自先秦時《周易·系辭》中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經宋代周敦頤《太極圖說》和道家太極圖說而發展形成了太極說。而構成太極拳的養生基因--導引和吐納法,則源自先秦文獻中記載的養生、養形術,經醫家的「禽戲」以及宋人的「八段錦」和明人的「易筋經」等養身法而發展形成導引吐納方法。

  太極拳將這些基因融合為一體,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無數先賢錘煉攻防技藝、深化太極哲理、體悟養生方法,用自己的智慧汗水澆灌了這棵常青之樹。自泰山極頂演練太極拳后,門惠豐與闞桂香深感人類對於健康的需求,根據人的年齡層面、生理特點,積極推廣「東岳太極拳」,寫書、制光盤,出版發行海內外。「東岳太極拳」也從當初的單體拳術,發展成為今天龐大的文化系列拳種,包括東岳太極拳第一套、二套;太極棒一套、二套;太極刀一套、二套;太極劍;太極槍等,目前已普及至海內外各地,發展逾70家研究會、協會,習練者數以萬計。

  懷抱日月 旋轉乾坤

  據了解,這套拳法增多了技術含量,加大了難度和運動量,使練習者增強尚武自我健身的鍛煉興趣和健身價值。

  門惠豐教授說,「東岳太極拳」是內在的氣機、氣韻、氣勢與外形相合而創造出的新拳種,以人體內在的元氣和天陽地陰之氣合而為一,動作柔中寓剛,氣勢舒展雄厚,飄逸剛勁大方。

  如第一式「懷抱日月」,目的是讓習練者有蒼天之胸懷,大海之氣魄,吸收日月之光,使自身的功能更加透明;而「旋轉乾坤」也是東岳太極功法的亮點,堪稱養生秘岌,其以旋轉乾坤氣魄,把人帶入一動無有不動,無我無物混元一氣的境界。

  「東岳太極拳」的收功,是以天、地、人三才為綱領作為收功法則,這是回歸大自然境界最好的方法,人來自大自然,在練功時也要回歸大自然。詩曰「旋轉乾坤手化圓,萬事萬物求根源,開合呼吸養真氣,三才收功意當先」。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