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5

調攝五味 均衡飲食

2015-04-07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先賢們提出節食增壽是何等的睿智,早在《黃帝內經》開篇就有「飲食不節……半百而衰」的諄諄告誡。節到什麼程度才算「節制」了飲食呢?明代龔延賢在其《壽世保元》中說:「食宜半飽無兼味,可壽也」,這大概是「半飽者壽」這一養生名言的來由。《千金方》則認為要「飢中飽,飽中飢」,大概也是半飽之意,后來又有七八分飽之說,即略有飽感,還能吃,但不撐。現在食物太富裕了,所以可以再放寬一點,諺語「夜晚減一口,活到九十九」。飲食平衡要做到五味平衡、膳食平衡以及肉類果蔬平衡。

  五味平衡

  五味,是指飲食物的五種滋味,即酸、苦、甘、辛、鹹。五味可以補益臟腑,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因其味不同,對臟腑的作用也有所側重,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云:「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提出了在生理情況下五味對五臟的影響有主次之分。

  五味平衡,即五味不偏好。《黃帝內經》說「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臟,傷在五味」,說明五味平衡,能養五臟,而失衡的五味能傷五臟。又說「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說明不同的五味對五臟的親和力不同,所以肝虛可以酸味藥食,如木瓜,酸棗仁,白芍等。

  但也要把握一個度,否則,非但不能補肝,而且反會傷肝。過偏的五味和過偏的嗜好,就會偏助某個臟腑,而導致該臟腑功能的偏盛,進而通過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刻關系,破壞五臟之間平衡,從而導致疾病的產生。《黃帝內經》記載了「多食鹹,則脈澀泣而變色;多食苦,皮槁面毛拔;多食辛,則筋急面爪枯;多食酸,則肉胝面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現在人們則已經普遍意識到過食甘甜會得糖尿病,過食酸物易犯胃腸病,過食過鹹多鹽,易患高血壓病和腎臟病,加重心臟功能的負擔等。

  《黃帝內經》不僅認為五味入五臟可養五臟,而且還有五味太過可傷五臟這一相輔相成的理論,可見飲食養生必須依照「謹和五味」的要求,使各種食物合理搭配,谷肉果菜五味調和,不能偏食過食,才能「謹道如法,長有天命」。《黃帝內經》「謹和五味」,講究的是「和」字。這樣才能夠如其希望的那樣,可「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生活中,不妨認真體驗,五味俱食,不偏不嗜、不重不淡,謹遵必益。

  膳食平衡

  《黃帝內經》提出的「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蔬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養食養生原則,提示了兩點:一是膳食要平衡,二是要以主食為主,不能變主為次。

  既然是主食,那就得三餐都吃,而不是吃一大堆的肉食后象徵性的上一套「主食」。那種靠不吃主食而減肥者,即便苗條,也是氣血不足,精力體力絕對會不及其父輩,吃得雖「好」、雖多,但身體素質反見虛弱,痰濕太多之故也。難怪現代男子精液質量每況愈下,女性雌性激素水平持續走低,不育不孕發生率居高不下,不吃主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中醫認為,五穀甘平補脾益胃,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泉,是人賴以生存和繁衍的「后天之本」。五穀少吃,氣血生化無源,免疫力下降,必然影響到人的健康,輕則氣虛血弱,重則脾腎兩虛。

  肉類果蔬平衡

  肉食宜少不宜多。「五畜為益」,乃補益精氣所需也,但「點」到為止,不可不食,在小康年代,尤其不可多吃。過與不及,都對人體不利,相比而言,肉食之過比不及為害更大。肉食肥膩,極易生痰滋濁變瘀(相當於糖、脂、尿酸類),真是過一時之癮,遺百日之害也。

  因此,肉食、蛋白質少吃為宜。正常中年人,早上一個雞蛋、中午一兩瘦豬肉,晚餐一塊豆腐加一條小魚,足矣。老人宜再減之。

  疏菜瓜果,常食則健則壽。「五果為益,五菜為充」,說明果疏也是必食之物。一般一人一天吃二三個水果,以甜酸兼淡味者佳。一人一天蔬菜約0.5斤(以葉子蔬菜為準,而且色深者為佳)。

  此外,對於痰濕體質與濕熱體質來說,尤其要吃以下兩類果蔬:香菇、木耳/蕃薯/茄子、豆類,白菜、芹菜、黃瓜、冬瓜、苦瓜等性涼味淡、清熱利水,解毒瀉火的蔬菜;山楂酸甘開胃增食,尤擅活血降脂,單味山楂50克煎湯代茶,久服即驗。但胃病尤其胃酸過多者,只宜稍食。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