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潘日鲁德》 人文社最新出版的俄文小说
纵观近年来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出版,大多是经典再版,作家方面极少推陈出新,翻译队伍大幅减缩,青阅读记者采访了几家俄罗斯文学出版重镇后发现,各社的俄语文学专业编辑也渐渐消失,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状态。当年藏龙卧虎的俄国文学编辑界,如今真的大势已去吗?当老一辈编辑功成身退之后,新的编辑又身在何方?俄罗斯文学出版的式微是否与此有关呢?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张福生先生向记者回忆起了当年初入出版社,俄语编辑在外编室“一统天下”的盛况。其时,专业俄文编辑是外文编辑中数量最多的,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人文社一直坐拥十多位俄文编辑,那时就连欧美文学组的组长也是由俄文编辑担任。反观如今的人文社,俄语编辑只剩退休已三年,被返聘回来的张福生一人。他感慨道:“今年终于要进一个编辑了,她最近还在学校写论文,我希望她早点来,等把她带出师,我就真退休了。”
据悉,与人文社状况类似,译林出版社现在的俄文编辑只有冯一兵一人,上海译文出版社则不知在吴建平退休之后该由谁来接棒。因此,除了返聘老编辑,有的出版社会将俄罗斯文学的编辑工作划归欧美文学室。
专业俄文编辑缘何面临“断代”的困境?张福生认为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读者阅读习惯的转变,使得读者群减少,俄罗斯文学的市场暗淡,让出版商知难而退。其次,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学逐渐衰落,能引起轰动的作品越来越少。翻译出版的困境和专业俄语编辑的缺失互为因果——图书市场不景气,必然导致编辑的减少,而专业编辑的减少又直接影响到优秀作品的发现与引介,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据张福生介绍,人文社曾经订阅了大量的俄文报刊和杂志,每个编辑都需要阅读,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甄选优秀的俄文新作。而现在,选书主要靠俄罗斯的作家朋友,孔子学院师生的推荐,像早年那样主动发掘的模式早已烟消云散。
据了解,对于某些拥有大量经典著译版权的老牌出版社,俄罗斯文学在总体利润中从来都占据相当的份额,即便是在其式微的今天也不例外。张福生说:“社里是不会让俄文编辑灭掉的,因为每年俄罗斯经典作品都会为社里带来巨大收益。”译林出版社的冯一兵先生透露,最近他们还有好几个专题的出版计划。一边是俄罗斯文学市场的余力尚存,一边是俄文编辑的稀稀落落,那么对于出版社而言,招纳专业编辑的难点又在哪里呢?
近年来高校俄语专业不断扩招,全国大约有90多所高校开设了俄语专业,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毕业生输出,这对于出版社寻找新人应该是很有帮助的,但事实却不尽然。记者从不久前结束了招聘工作的人文社方面获悉,经过大量的筛选,他们挑出8名应聘者参加考试,选取其中4名进入复试,最终只留下一位幸运儿。在招聘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发现了应聘者存在着专业知识不扎实、文学感受力单薄等问题。而最后留下的这位并不是考试成绩最好的,更主要的是因为她对文学的敏感和对编辑工作的热爱。张福生认为,只有喜爱,才能耐得住编辑工作的琐碎与枯燥,也只有喜爱才能把书做好。无独有偶,冯一兵在谈到如何成为一名好编辑时也说:“编辑工作需要语言、文学、社会、经济等全方面的知识储备,还需要一颗热爱编辑工作的心来平衡‘为他人作嫁衣’的失落,因为编辑总是在背后默默工作,不被人问津。”
俄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大多选择公务员、外贸、网络、传媒等行业。青阅读记者进行了随机采访,当被问到是否愿意从事编辑工作时,有人犹豫,也有人慨叹。犹豫的是编辑工作对耐心、对过硬的俄语和汉语水平的刚需,而慨叹的是许多出版社招聘时对学历的看重,宣称非985、211高校毕业的学生不作考虑。
俄语文学出版的衰落,原因之一或许正是敏锐而有魄力的编辑人才的匮乏。一方面是专业编辑的缺失,一方面是人为设定的招聘门槛,造成许多人参与出版事业的激情大减,这种状况是否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