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網4月2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薛洋)導報記者駐台時的居所位於忠孝東路四段,屬於台北市的精華地段,在建中的台北大巨蛋就在附近,居所一旁還有一塊工地,島內某家媒體准備興建大樓。讓人感到詫異的是,該工地第一年在打樁、第二年還是在打樁,連續幾年都看不到明顯進展,建設效率相當低下。事實上,這種私人或民營企業的建案已算比較單純,不易“惹禍上身”。
台灣大型建設案多采BOT方式(民間建設—民間經營—轉讓給政府),大巨蛋、機場捷運都是如此,不過這種模式也常遭受政治幹擾,一項工程建個一二十年不稀奇。像台北大巨蛋之所以遭一些人抵制,有官商勾結的疑慮,也有環保的因素在裏頭,但幕後都能看到政治的影子。去年在大巨蛋旁邊,有一群人在安營紮寨抗議遠雄移樹,帶頭者被指是為議員選舉造勢。
此外,柯文哲杠上遠雄,以及林佳龍、鄭文燦對台灣塔、桃園航空城的態度,都有“清算前朝”的嫌疑;自經區遲遲推動不了,則是赤裸裸的藍綠惡鬥;金門大橋進度落後,大陸船只和機具進不去是一大原因,台當局的保守思維招來非議。
政治至上,讓台灣建設很受傷,難怪很多陸客遊台後認為“台北不如上海、高雄不如廈門,台南不如大陸沿海一個小縣城”。重大工程建設關系到“國計民生”,在台灣卻頻受政治幹擾,影響的不單是市容市貌,綜合競爭力恐怕也會跟著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