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拉夫·加尼·艾哈邁德扎伊
【香港商报网讯】上月27日,阿富汗安全部隊與塔利班武裝在阿北部昆都士省發生激戰,造成30餘人死亡。為與相關安全官員商討戰事,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原定當天午後出訪印度的安排被迫因戰事推遲。自去年9月上任以來,加尼在短短半年時間裏,先後出訪了中國、巴基斯坦、美國和伊朗等國,體現出與前任卡爾扎伊截然不同的務實外交風格。為促進國內改革,擺脫貧困和腐敗,重建國際社會對阿富汗的信心,經過一波三折的選舉以及長達8個月的政治僵局才最終艱難上任的加尼,面臨著政治、經濟和安全領域的諸多挑戰。
英國獨立智庫漆咸樓(ChathamHouse)亞洲項目高級研究員加雷斯普賴斯(右圖)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加尼的勝選主要得益於阿富汗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急於求變的心態。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盡早兌現競選諾言,考驗的將不僅是民眾的耐心,更是加尼的執政魄力。
香港商報記者 魏煒婷 毛焱
1 、出色改革政績成就總統夢
1949年,阿什拉夫·加尼·艾哈邁德扎伊出生於阿富汗洛加爾省的一個普什圖族家庭。在首都喀布爾唸完高中後,他前往黎巴嫩的貝魯特美國大學攻讀政治和國際關係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並在那裏認識了日後的妻子露拉·加尼。1977年,在喀布爾大學教授人類學期間,加尼憑藉政府獎學金獲得了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的機會,於1982年拿到人類文化學的博士學位。之後,他陸續在丹麥奧胡斯大學、柏克箂加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高校執教。
海外任職及曝光率累積聲望
上世紀90年代,加尼加入世界銀行,主要負責一些東亞和南亞的項目,還曾在中國、印度和俄羅斯各居住五年,研究大規模體制轉型。
2001年,美國遭受911恐怖襲擊事件,阿富汗戰爭爆發。加尼隨後從世界銀行辭職,回到闊別24年的家鄉。次年,他加入阿富汗政府部門,成為時任臨時總統卡爾扎伊的首席顧問,之後又擔任財政部長。2004年,加尼拒絕了剛剛通過選舉正式成為總統的卡爾扎伊的入閣邀請,轉而開始擔任喀布爾大學校長。
離開世界銀行以後,加尼開始更密切地接觸聯合國的工作。與此同時,他更加頻繁地接觸媒體,增強自己的曝光率,包括在BBC、CNN、PBS等知名電臺露面,為多家主流國際報刊撰稿等。加尼在國際上的聲望一路看漲,2006年一度有傳言稱他將接班安南成為聯合國秘書長。
「美國製造」的「民族主義者」
2009年,阿富汗再次舉行大選,加尼宣布角逐總統寶座。不過,這一努力遭到了一項意想不到的因素的打擊——由於多年海外求學和工作經歷,他被反對者譏諷為「美國製造」。當時的社會輿論普遍認為,像阿富汗這樣戰亂頻發、派別鬥爭嚴重的國家,需要具有軍事背景和豐富執政經驗、了解國情的領導者,而不是一個「脾氣暴躁的美國常春藤盟校高材生」。更不必說還有大量選民對美國干涉阿富汗內政充滿反感。最終,加尼在那場選舉中以2.9%的支持率慘敗。
由於這番前車之鑒,加尼去年再度參選時格外注重對個人形象的本土化包裝。儘管一向主張要團結阿富汗不同民族,但在這次競選中,他開始使用自己的普什圖部落名「艾哈邁德扎伊」以強調自己的出身。普什圖族是阿富汗第一大族,獲得這部分選民的支持至關重要。此外,他還多次在公開場合自稱為「民族主義者」。當然,加尼也不忘充分利用自己的西方背景。他在競選演講中強調,「我學英語是為了與外國人溝通,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
顛覆性改革助力阿經濟復蘇
不過,真正幫助加尼贏得大選的決勝因素,還是在於他出色的政績。在執政風格方面,加尼以雷厲風行和脾氣火爆著稱。他幫助戰後阿富汗完成了一系列顛覆性制度改革,並對阿富汗的經濟復蘇作出了傑出貢獻。
當加尼擔任臨時總統卡爾扎伊的首席顧問時,阿富汗無論是經濟還是制度上都處於百廢待興的境地。加尼隨即著手進行了大國民議會的準備工作,並成功以選舉形式令卡爾扎伊成為戰後首位民選總統身份,還通過了阿富汗憲法。
經濟方面,加尼在上任財長之後迅速並果決地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發行新貨幣,實現國庫電子化管理,改革預算和關稅制度,整頓海關等。他鼓勵僑民歸國,並致力於游說國際社會為阿富汗重建出資。為提高行政透明度,加尼開啟了一套定期向內閣及社會發布報告的制度。他還成立了一個旨在提高政府運作效率和服務能力的「政府實效機構」。2003年,他被新興市場報章評為亞洲最好的財長。
「民眾期待改變」,普賴斯指出,「加尼對於阿富汗的年輕一代非常有吸引力,人們期望看到與卡爾扎伊時期截然不同的政治局面,而加尼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選」。
2 、雙首腦政府可持續性遭疑
儘管政績斐然、民望頗高,加尼的總統之路並不順暢。他與對手、前外交部長阿卜杜拉的競爭幾度趨於白熱化。在第二輪投票過程中,阿卜杜拉指責選舉過程中存在大規模舞弊現象,拒絕承認選舉結果,導致大選陷入僵持。
對手拒認輸 大選僵持8個月
去年4月,阿富汗進行第一輪大選,但由於沒有一位候選人獲得半數以上票數,票數領先的加尼和阿卜杜拉於6月開始第二輪競爭。在第一輪選舉中兩人差距不大,阿卜杜拉略微領先。然而到了第二回合,提前洩露的選舉情況卻顯示加尼已經逆轉局勢,獲得了明顯優勢。阿卜杜拉稱,選票中存在作弊行為,並拒絕接受選舉結果。他的競選團隊還公布了一份來源不明、秘密截獲的錄音,證明有選舉官員曾密謀操縱大選。加尼否認了這些指控,並稱自己在第二輪選舉中爭取到了普什圖族地區關鍵的毛拉和部落的支持,才會獲得明顯優勢。在西方國家的壓力之下,選舉委員會不得不在聯合國的監督下重新核查了800萬張選票。
這場衝突造成了長達八個月的政治僵局,幾乎演變為暴力騷亂。阿富汗街頭屢屢出現大規模示威,兩位候選人的支持者分別上街遊行,相互之間衝突不斷。支持阿卜杜拉的軍事勢力甚至放話要建立一個「平行政府」,直接將阿富汗引向內戰的危險。
總統與「政府長官」具同等話語權
最終,在各方協調和多次談判之後,加尼與阿卜杜拉簽署了分權協議,由加尼出任總統,阿卜杜拉則出任新設立的職位「政府長官」。總統和政府長官在安全、經濟、獨立機構領域以及國家安全委員會內擁有同等話語權。9月29日,加尼正式宣誓就職。
儘管阿富汗有驚無險地實現了戰後首次權力移交,但這個「雙首腦政府」顯然充滿分裂和不穩定因素。加尼和阿卜杜拉在卡爾扎伊時期共事多年,但兩人之間的關係一直堪稱劍拔弩張。儘管表面上尷尬議和,雙方為了爭奪內閣許多重要職位進行的明爭暗鬥卻仍在持續。而在大選風波後,加尼背後的普什圖族和支持阿卜杜拉的塔吉克族之間的矛盾也變得更為尖銳。《紐約時報》援引喀布爾大學的政治分析專家薩菲的話說:「他們創建了一個空泛的民族團結政府,我認為這樣一個政府無法維繫下去。」
組閣耗時半年 政府運行不暢
事實上,加尼政府遇到的障礙在組閣之初就開始顯現。儘管去年9月已經達成分權協議,加尼與阿卜杜拉今年1月才共同宣布了組閣人選提名名單。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這一名單是兩位首腦「經過曲折協商後的結果」,被提名的25名部長幾乎都是新面孔。然而,阿富汗國會進行第一次投票之後,僅有9人獲得通過。大量部長以及央行行長等關鍵職位都只能暫時空缺,導致政府運行極度不順暢,加尼政府只好繼續擬定提名,等待國會投票。直到上月18日,國會才又通過了16個提名。整個組閣過程持續了將近半年。
3 、實在對話助阿美關係回暖
相對於敵意重重的前任卡爾扎伊,與加尼打交道無疑令白宮感到輕鬆許多。這位曾經長居美國15年的阿富汗新總統的上任被視作雙方關係回暖的一個信號。
不同前任 簽安全協議未猶豫
卡爾扎伊初上臺時也曾得到美國的支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分歧開始逐漸加劇。卡爾扎伊一再對美國提出公開的尖銳批評,稱美軍的行動造成了大量阿富汗平民的傷亡,而白宮時任國務卿賴斯則一度在私下通話中威脅將要收回對他的支持。2013年底,卡爾扎伊拒絕簽署美阿雙邊安全協議,令奧巴馬政府大為光火,雙方的關係惡化到極點。該協議將允許美軍在聯合國針對北約駐軍的決議到期後仍然能夠合法駐留阿富汗。卡爾扎伊表態希望國民議會通過協議,但本人卻不肯簽字。西方媒體分析稱,他希望能夠與美國保持距離,以避免被當成「出賣國家利益的替罪羊」。而加尼上臺後毫不猶豫地簽署了這份協議,還取消了卡爾扎伊提出的美軍夜間突襲禁令等條件。
首訪美國即獲延續軍援承諾
在加尼勝選之後,奧巴馬政府負責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問題的高級顧問埃格斯曾直白地說:「這是與我們在卡爾扎伊總統執政時期不同的關係,明顯會更具合作性和更加良好。」《紐約時報》則援引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院院長、前國務院高級官員納斯爾的話說,「和卡爾扎伊打交道時,總是要解決麻煩,照顧他受傷的自尊心」,而加尼「將是一個更實在的對話者,可以與他就阿富汗的未來開展有意義的對話」。
今年3月,加尼在上任後首次出訪美國,而美國方面也回以高規格禮遇。訪問從3月23日起,為期4天,行程包括與奧巴馬會面以及在美國國會演講等。美國國會一般不輕易邀請外國領導人發表演講,能得到這種機會的一般都是親密同盟國的首腦。在演講中,加尼一如既往地表達了對美國和北約的感激,並大談IS造成的威脅,極力敦促美延續幫扶阿富汗軍隊的承諾。
在加尼的努力游說之下,一直以來急於擺脫阿富汗戰爭包袱的奧巴馬政府同意放緩撤軍計劃,並保持財政和軍費支援。不難看出,在耗時13年的戰爭以及卡爾扎伊時期的敵對關係之後,華盛頓和同喀布爾都急於重修舊好,在加尼上臺之後,這一進程料將大大加速。
4、 訪選中國著力長遠目標
2014年10月28日,剛剛宣誓就任不足一個月的加尼沒有遵循前任卡爾扎伊首訪美國的慣例,而是將首次出訪的目的地選在了中國,這令國際社會頗感意外。分析普遍認為,在美軍及其盟軍即將撤離阿富汗之際,加尼急於向北京示好,藉此彌補西方勢力撤出帶來的真空。在「後北約時代」,中國這個近鄰對於阿富汗至關重要。
「德國之聲」報道稱,阿富汗新總統選擇中國作為任內首次外訪國家,凸顯喀布爾對中國非同尋常的重視程度。彭博社分析指,對中國而言,阿富汗雖小,在地緣政治上卻十分重要,阿富汗的穩定有助於中國邊疆反分裂、反恐的進程。普賴斯則認為,過去五年來,除了雙邊安全協定,美國對阿富汗的興趣已經急劇消退。隨著明年總統大選的來臨,美國將更加無暇顧及阿富汗。正因為如此,阿富汗也在將外交重點從西方轉向周邊地區。
藉地緣優勢實現自力更生
而美國前駐阿富汗、伊拉克及聯合國大使哈利勒扎德為《紐約時報》撰文分析稱,除了近期的安全和財政援助,驅使加尼決心加強與中國的關係的還有一個更長遠的目標。阿富汗具有豐富的能源和礦產,同時處於伊朗、巴基斯坦、中國和幾個中亞國家之間的一個關鍵的地緣戰略位置,加尼希望借助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的優勢,將阿富汗打造為連接這一地區的一座大陸橋,從而實現國家真正的穩定和自力更生。儘管美國一直以來對阿富汗進行了不少財政支持,但從現實角度來看,中國才是唯一一個同時具備動機、意願和能力幫助阿富汗實現這一宏偉藍圖的大國。
近年來,中國已經對阿富汗的石油和銅礦進行了數目可觀的投資,僅艾娜克銅礦一個項目就價值30億美元。中國對阿富汗的天然氣項目也頗有興趣,雙方的合作前景非常開闊。而由於缺乏政府的支持,西方企業普遍不願意或沒有能力進行類似投資。
絲路經濟帶助阿經濟振興
另一方面,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也與阿富汗的發展目標不謀而合。日本《外交學者》刊文稱,中國推進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計劃能給資源豐富的阿富汗帶來一系列基礎設施與其他投資,有助於振興經濟,經濟振興反過來也能遏制武裝勢力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