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最大的新聞莫過于前首富漢能薄膜發電董事會主席李河君身價在24分鐘內縮水千億,這給了在股市里已經擁有四五倍高額回報的投資者一個警告:是時候重新考慮資產配置了。而“虎媽”趙薇從阿里影業套現搶購香港學區房的案例,似乎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股民效仿。《福布斯》發發文預計,2015年底中國富裕群體人數將達到1528萬人。隨著本輪牛市逐漸轉入下半場,大批資產快迅增值的股民會否成為房地產市場新的“金主”?
近日,北京、成都、香港等多個城市已經出現股民從股市獲利轉投房產的情況。《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采訪發現,盡管房產投資的受青睞度有所下降,但資金總量的增長仍然會影響房地產市場。深圳中原董事總經理鄭叔倫指出,充裕的資金向股市和樓市提供的都是“牛市”行情。
股市賺了錢去買房?
本月初,曾經的“小燕子”趙薇減持2.56億股阿里影業,套現近10億港元,成為這輪牛市中的熱門話題。媒體報道稱,趙薇為女兒在香港求學,斥資購入豪宅,其先后在香港購置的三套豪宅總值超1.2億元。
記者注意到,在這輪牛市中,無論買房人還是賣房人,都不曾如此密切地關注股市,因為這對他們而言,或是機遇。“我們的客戶里,就有從股市獲利買房的”,成都某頂級豪宅營銷負責人吳洪娜向記者透露,客戶會把從股市獲得的資金投入到更安全的地方,不動產無疑是更安全的選擇之一。客戶無論是掙錢、投資、做事業,最終都是為改變生活,所以股市資金釋放出來后,第一個去處便是樓市。
據了解,該項目近期銷售的毛坯電梯洋房,300萬元/套起,200套房子只剩下50套,周成交金額4500萬~1.2億元不等。
成都另一家300萬級的大平層豪宅開發商也透露,最近項目的百余套銷售中,不乏股市獲利的客戶,但客戶多是自住型企業主,獲利和置業之間的直接關系不明顯。
在北京,有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已經逐漸出現股民拿股市獲利購買豪宅的現象。據稱,某總價超2000萬元的豪宅項目,4月成交了15套,客戶中就不乏股市獲利后投入房產的。亞豪機構也證實,在北京近期開盤的豪宅項目去化良好,多項目認籌超八成,降息的利好加上股市走高的刺激,都可能導致客戶入市心態更加積極。
在香港,4月份“李嘉誠拋售香港住宅套現”引起關注的同時,恒生指數今年截至4月底已飆升20%。李嘉誠三次加推共約1648套住宅,全部在推出的數小時內售罄。
“在股市暴漲中受益的股民,將會陸續選擇‘高位’套現,并很可能用來買房,大量的股市資金可能在四季度流入樓市。”前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直言。
記者也注意到,近期無論是提出“0首付、0首付免息、0物業費、0費用”的碧桂園、以“二萬”噱頭打出各種優惠的萬科和萬達、從一個P引出“5P戰略”的保利,還是以“綠地黑了藍光官微”劇情開始的“成都首屆藍綠商交會”……很多房企開始大幅施惠、加速推貨,期待盡可能“逮”到從股市流出的資金。
不動產只是選擇之一
“至今還沒有找到能印證股市和樓市資金對向流動的數據支撐。”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表示,高位減倉的正常操作,并非意味著一定會轉投房產。目前,從股市獲利釋放資金的股民,資金流向選擇方向非常多元,不動產只是其一。
當“蛋糕”越來越大,也將給每一個“選擇”帶來更大的增長空間。
記者注意到,截至4月底,今年滬綜指累計上漲34.09%,深成指累計上漲31.21%,兩市總市值已達到63萬億元,與2014年約63.6萬億元的全國GDP規模相當,比2007年上證綜指峰值時期的總市值高出近一倍。
來自MSCI的數據給了“把餅做大”更多信心。截至4月底,MSCI新興市場亞洲指數中,中國漲幅達37.5%,遠高于MSCI全球指數4.75%的同期漲幅,以及MSCI亞太指數11.05%的漲幅,加之MSCI或將納入A股,吸引的百億美元資金量和繼續上漲的A股市場預期,都給投資者帶來巨大信心。
市值和股價上升空間越大,獲利套現金額就越大。統計數據顯示,滬深兩市一季度累計減持套現金額超1400億元,其中個人或機構投資者減持套現金額超1億元。
在此背景下,私人可投資資產將得到提升。《福布斯》近日發布的財富白皮書顯示,對2014年中國私人可投資資產總額拉動的主要因素是股票、基金、債券等金融性資產的增長,由此上述指標在2015年底將達到114.5萬億元,再度增長15.9%,中國富裕群體(個人資產在300萬~600萬元)人數預計達到1528萬人。“長期來看股市的財富效應占主導地位。”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宋國青說。在財富效應下,投資者通過股票價格的上漲增加了財富,繼而會刺激消費開支增加,消費的增長會促進收入和利潤,支持經濟增長,形成良性循環。
在更龐大的股票市值,更大的資金潛力之下,包括房地產在內的投資選項,將得到更多資金的推動。“A股市場日成交量已打破世界紀錄,資金量之大可見一斑,若投資者從股市中獲利轉向樓市,哪怕是百分之一,對樓市來說都是極大支撐。在資金泛濫下,相信無論股市還是樓市,都會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牛市行情。”深圳中原董事總經理鄭叔倫直言。
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零售銷售增速為10.6%。在這輪牛市中,中國的實際消費力還沒有受到明顯帶動,財富效應真正顯現并實際作用于房產等消費與投資,仍需要時間。
資產配置結構正在變化
《福布斯》指出,中國的富裕群體最青睞銀行理財產品,占比73.2%;股票后來居上,占比增至62.1%;其次是占比53.8%的基金;房地產的受青睞度明顯降低,為41.3%,不過仍高于債券、黃金、外匯和其他投資,位居第四。
這說明,房地產在新的經濟格局下,對私人資金的吸引力有所下滑,但仍是主要投資標的之一。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指出,中國居民的資產配置結構,已經從“房產7成,金融1成”開始調整,金融資產占比將逐漸上升。
但記者注意到,資產配置調整更早的美國,目前不動產資產的占比大約在30%,各類產品配置結構更加均勻,但不動產份額相對并不低。
僅以單純的房產而言,“資源性物業保值增值性很強,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核心資源的物業增值最快。”吳洪娜告訴記者。
鄭叔倫也指出,就投資而言,房地產適合中長線,房價升值和租金等收益途徑都相對穩定,房地產可以利用杠桿,首付30%就能控制所有資產,這樣房價只要上漲30%,回報已有1倍,但股市中只有少數人賺錢。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股市資金增長,財富效應推升,股民手上的錢有理由投向長線增值保值的優質不動產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