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第二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正式啟動。由中央網信辦指導,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承制的我國首個《公眾網絡安全意識調查報告(2015)》(以下簡稱《報告》)也正式面世。《報告》顯示,83.48%的網民網上支付行為存在安全隱患。
據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所長洪京一介紹,本次調查曆時1個月,覆蓋了我國31個省(區、市)。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對網絡安全基礎技能、應用安全等的掌握情況,網絡安全事件的處理方式以及對網絡法律法規的熟悉情況等。該調查共收回線上、線下的有效問卷近25.46萬份,其中年齡在7~39歲的受訪者,占到被調查對象的88%。
《報告》顯示,當前我國公眾網絡安全意識不強,網絡安全知識和技能急需提升,特別是青少年和老年人的網絡安全意識亟待加強。
例如,在設置密碼方面,81.64%的被調查網民不注意定期更換密碼,其中,遇到問題才更換密碼的占64.59%,從不更換密碼的占17.05%。此外,75.93%的被調查網民存在“多賬戶使用同一密碼”的問題。這一情況在青少年網民中更為嚴重,高達82.39%。
在網上支付方面,83.48%網民的網上支付行為存在安全隱患。比如,42.55%的網民使用公共計算機網絡支付後,沒有消除上網痕跡;38.96%的網民,則使用無密碼的wifi進行網絡支付;此外,34.85%網民沒有仔細辨認支付頁面的網址,就貿然進行網絡支付;還有4.04%的被調查網民,會向他人透露支付驗證碼。
隨著網絡的普及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網上支付應用越來越普遍,網上支付安全與網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然而,上述行為,都可能直接導致支付密碼泄露、支付賬號被盜用。《報告》稱,所有被調查者中,僅有16.52%的人不存在這些典型的網絡支付安全問題。
洪京一表示,今後,網絡安全意識調查活動還將持續開展,力求客觀、全面、系統地掌握我國公眾網絡安全意識水平,為有針對性地開展網絡安全意識教育活動,提供一手數據和決策支撐。(記者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