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凤门
“日本投降以后,留在南京的日侨日俘并没有受到南京民众严厉的报复,相反负责接收京沪地区的日侨日俘管理却成为全国贯彻执行‘以德报怨’政策的典型。”近日晨报报道了抗战胜利后南京当时的胜利情景,市民蔡寒兵也搜集到了抗战胜利后关于“南京市日侨集中营管理所”的老照片,他告诉记者当他看到这些老照片,了解到南京曾经宽待日侨与日俘的历史,深深感到南京作为博爱之都的伟大,这也和当年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的日军形成了鲜明对比。
老照片记录抗战胜利后 南京仪凤门附近日本侨民集中营景象
记者在市民蔡寒兵提供的两张关于日本侨民集中营的黑白老照片中看到,画面中间是布局有些凌乱的简易平房,平房的外面散落着沙袋以及竹竿。而另一张则是一群人站在该集中营合影的照片,远处的城墙依稀可见,近处的大门被四根石柱高高撑起,上面写着“南京市日侨集中营管理所”几个大字。
今年五十多岁的退休市民蔡寒兵告诉记者,这个地方当年叫兴中门,也就是现在的仪凤门附近,而抗战胜利后,这里则被用于管理日本侨民和战俘,7个多月以后这些人被遣返日本。
蔡寒兵告诉记者,了解了那段抗战胜利后南京对待日本侨民和战俘的历史,也让他深深觉得南京这座城市无愧于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博爱精神。
老城墙还在,周围已变样
抗战期间曾是“江岸下关兵站营房”
昨天记者拿着老照片来到了位于热河路附近的仪凤门外,记者注意到与70年前相比,老照片中的城门和城墙依然还在原位,不过记者发现依城墙而建的简易平房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天妃宫以及静海寺文化广场,而老照片中光秃秃的路面,如今种上了高大的梧桐。
据了解,南京日本侨民集中营管理所在抗战时期曾是日本兵站营房,名为“江岸下关兵站营房”,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入南京以后在静海寺以及周边一带驻扎形成的。直到1945年11月南京市日侨集中营管理所就在原来日军遗留下来的兵站房屋以及一些基本设备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
据南京市地方志工作人员介绍,1945年11月26日,在集中管理实施了近两个月后,南京仪凤门附近正式成立了“南京市日侨集中营管理所”,下设总务、管训、经济三个组。《南京通史:民国卷》记录,至1946年3月13日,南京的日侨遣送回国完毕,该所随后撤销。
管理所充满人道主义
采取自治管理 经常举办文体活动
“这里的管理充满了战胜国的人道主义色彩,中方支持南京市日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南京地方志工作人员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有学者统计南京日侨集中营管理所的报纸刊登的1945年11月间的文体活动报道就达32次,其中相扑比赛7次、棒球比赛6次,“俳句”大赛5次、围棋比赛5次、大扫除4次、文化讲座两次,平均每天可达一次。
同时为了调节日侨消费,在管理所内还有各种消费供应处,其中包括日用品供应所两处,食品供应所三处,供应日常需要的用品,比如衣衫、毛巾、鞋子、袜子、肥皂、大饼、馒头等。为了方便日侨的生活,管理所还开设了各项公共事业,一共设立了理发所七处,钟表修理所三处,洗衣所和摄影所各一处。
此外也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南京日侨集中营管理所里还成立了“南京日侨合作社”,凡管理所内日侨只需缴纳一定费用作为入股资金即可成为社员。合作社由总务部、经理部、生产部、贩卖部、购买部、利用部和信用部七部门构成。该社组织生产和售卖各种食品和日用品,保证了待遣返的日本侨民的生活水平。
日侨日俘落魄潦倒
南京市民“以德报怨”施予同情
日本投降以后,南京善良的民众并没有对缴械的日侨日俘进行严厉的报复,虽然个别南京市民难免有过激行为,但是绝大部分人还是“以德报怨”,甚至看到日本士兵投降后落魄的样子,还施予了同情。
一些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后来,日本人投降了,我们回到王府园,重建自己的家园。那些日本人被抓了过来做劳力,让他们去填王府塘。就在四象桥附近。我们看那日本人真可怜。日本人饭都吃不饱,有些还吃过我母亲带给他们的饭。这些日本人都是一些学生兵,年纪不大。”
“这就是中华民族宽容性格的体现,足以显见中国人的宽容大度,”江苏省行政管理学院教授李继锋表示。
记者 范杰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