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美國大學生貸款:下一個債務泡沫?

2015-06-05
来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貧富兩極分化和社會經濟地位的代際承襲固化,是后工業化的歐美各國面臨的最主要社會挑戰。大量社會調查研究表明:造成這一社會趨勢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機會和教育產出的分化,大學教育尤其精英教育又是其中的關鍵。在西方世界中,這一社會趨勢又以美國為甚,并不意外。除了傳統社會文化,美國的教育體制,特別是高等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

  雖然美國的初等教育,直到高中,像大部分西方工業化國家一樣,屬于社會公共事業。但是公立學校體系向來屬于地方自治范疇,教育經費主要來自當地房產稅收入,肥水不流外人田,富有學區與貧窮學區差距很大。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只有有限的“劫富濟貧”杠桿,造成公共教育體系先天性的不平等。(見圖一)

  高等教育則是百花齊放。從二次大戰以來,以州立大學為主的公立院校有很大的發展,涌現出不少世界著名的“旗艦”校園,例如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州立大學也培養教育了美國絕大多數大學生,但是頂尖精英教育還是主要集中在常春藤盟校為首的幾十所老牌私立名校。無論公立私立,美國大學教育在收費上與歐洲大陸有極大的差距。后者受社會民主主義主導,大學教育被看成是像醫療衛生那樣的公共事業,例如德國大學便全免學費。法國公立大學每年也只收象征性的數百歐元學費。美國人讀大學的費用主要屬于私人開支負擔,而不是國家和納稅人的公共義務。

  大學費用成為學生和家長的重負

  近數十年來,學費的飛漲和各州政府高等教育經費的削減,使得大學費用成為學生和家長的重負,連中產階級也叫苦不迭。高等教育機會于是成為美國社會分化和經濟地位世襲的主要驅動因素,大學費用也成為一個日益重要的政治議題。例如奧巴馬2007年11月在愛荷華州的總統初選演講,便強調2001-2010這十年中,有兩百萬美國學生因為高漲的費用而被排除在大學門外。

  接受精英教育的畢竟只是很少數大學生,絕大部分美國人上的還是州立大學,這是為什么大部分關于大學學費的爭議也是圍繞州立大學。從1950年代起,州立大學確實代表了美國高等教育平民化的主流,也是美國戰后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動力。但是從1980年代以來,各州政府按州立大學在校學生人數的平均撥款停頓乃至減少,州立大學不得不每年增加學費和雜費。圖一是這一情況的總結,可以看出自從1982-83學年起,學雜費從未減少過,每年增幅大致在5%上下。而按學生平均的政府撥款變化則大都屬于負數。(見圖二)

  《大西洋月刊》新近一篇報道,詳細回顧了州立大學的費用負擔歷史,其主要結論是1980年代前,一個大學生通過假期打零工,即便掙的是法定最低工資,也足以支付州立大學一年的學費。這里附上該文的一份圖表(圖二)來說明這一歷史,圖中的曲線,是以密歇根(密執安)州立大學的學費為例,描繪以法定最低工薪打工,需要工作多少小時可以支付一年的學費。圖中直線是代表大致歷史趨勢的線性回歸公式。雖然具體數據只是從1987年開始,據這一回歸直線推斷,在1979年,只需要182個工時,也即暑假里斷續打工四五個星期,便足以支付全年學費。到了2013年,這漲到了991小時,相當要工作半年。加上雜費和生活費用,文章結論從1993年起,半工半讀讀完州立大學已經不再現實,家長的負擔和各種公私資助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順便說一下,外界一般把美國看成是個右翼的西方國家。這樣的看法無視美國社會的多樣化和區域化,再“偏激”的觀點和主張也有不少擁躉,尤其是在教育程度良好的階層。美國大學校園里常見自封共產主義的學生組織。新近車禍去世的數學天才、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納什,年青時也相當左傾。他最初任教的麻州理工學院數學系,當時從系主任到大牌教授都是美共黨員。

  今天美國聯邦參議院,就有一位堅信社會主義的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來自 美國東北部自由主義大本營佛爾蒙州,新近宣布參加2016年的總統大選。他的競選綱領模仿8年前的奧巴馬,拿大學費用做文章,主張仿效歐洲大陸,所有公立大學對學生全免學費,而由政府對華爾街金融業增加稅收來支付。在時下政治氣候中,這獲得不少選民喝彩,引起《華盛頓郵報》的評論。

  正如大學費用高漲問題在奧巴馬兩任總統期間沒有任何緩解,桑德斯參議員的“社會主義理想”,也絕無可能在美國實現。除了百分之一頂尖巨富,美國其他絕大部分家長,包括紐約市長白思豪,爭取各種公私資助是子女上大學的必然途徑。

  美國公立大學“私營化”?

  與此有關的是在各州政府不斷削減高等教育開支的壓力下,根據《紐約時報》5月18日的專題報道,不僅州立大學的學費大幅度增長,就連原來州立大學貫徹平民教育使命的主要方式:本州居民子弟相對于外州和外國學生的低額學費,也在逐漸消失,尤其是在名牌州立大學旗艦校園。《紐約時報》把這一趨勢稱為公立大學的偷摸私營化。有趣的是這一趨勢與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自費留美有著明顯關系。

  這一變化主要體現在州立大學為了彌補政府減少撥款的預算虧空,積極“創收”,一面對內“限招”,限制本州學生數目,一面對外“擴招”,盡力增加外州和外國學生,因為后者付的是比本州居民高出三倍以上的學費。從2000年開始,“全國招生”的州立大學學生人數的增長,主要來自外州和外國。以著名的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為例,2012年招收的本州學生反而比2000年少了384名,外州學生卻增加了300多名,而國際學生人數更增加了8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更厲害,同期國際學生人數增加了近25倍(從43名到1046名)!后兩類學生的每年學費超過3萬5千美元,州內居民的學費是1萬1千多美元。其他著名州立大學中,普度大學州內名額減少了5百多,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減少了3百多名。

  《紐約時報》等眾多美國媒體都指出:中國留美學生人數的高漲,成為州立大學擴招國際學生增收填補學費的重要施主。我也有個人例子:一位老同學的甥女在上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碩士班上居然近七成是像她那樣的中國自費學生。如果真的統計一下,數十萬中國留學生每年對美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財政輸血”總額必然驚人。

  退休了還沒還清學生貸款?

  我們現在來看一下美國大學教育經濟資助的主要形式,從發放方式,這主要分不需要歸還的助學金(grant),以及需要歸還的各種公私學生貸款。后者之中,政府貸款利率比較優惠,還款期限也較寬松;私營銀行貸款則類似于商業貸款和房屋按揭,取決于借款者的“錢途” 。畢業后掙錢多多的醫學院和法學院學生,就容易獲得學生貸款。(見圖三)

  教育費用不斷上升,自然促成學生貸款的高漲。美國人欠下的公私學生貸款總額近年突破了一萬億美元大關,并且繼續突飛猛進,被不少論客視為下一個危險的債務泡沫。特別是越來越多的借貸學生半途而廢,未能畢業,還貸違約現象不斷增加。另外,聯邦政府的助學貸款固然條件優惠,低利率之外,還貸期限可以延展到十數年甚至幾十年之后,但卻是即便宣布破產也無法逃避的終生債務。目前正在大批進入退休年齡的“嬰兒潮”人口,也是第一批大規模享受聯邦政府學生貸款的一代。其中許多人突然發現:因為仍然沒有還清聯邦政府學生貸款,聯邦養老金遭到大筆扣減,成為轟動新聞。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