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5

FT:東芝會計丑聞帶來投資機遇

2015-07-24
来源:FT中文網

  東芝公司(Toshiba)社長田中久雄(Hisao Tanaka)周二因12億美元的會計丑聞引咎辭職時鞠躬15秒表示悔悟。他和其他7名高管為始于2008年的欺騙行為承擔了責任。日本財政大臣麻生太郎(Taro Aso)警告稱,這可能“喪失市場的信任”。

  麻生太郎說得沒錯,作為日本主要的工業集團之一,東芝發生的丑聞很嚴重——東芝名義上還是企業治理改革的領軍者。加上2011年奧林巴斯(Olympus) 首席執行官邁克爾?伍德福德(Michael Woodford)曝光的17億美元欺詐,這表明日本公司很容易操縱賬目。但外國投資者不應放棄而打道回府。

  正好相反,這是一個機會——無論是做空接下來將遭受丑聞打擊的公司,還是購買那些被迫改變做事方式的公司的股票,或者依次采取這兩種策略。日本是一個不完美的市場,它在清理企業行為方面緩慢、崎嶇但不可阻擋的進程提供了投資目標。

  日本絕非唯一爆發會計操縱丑聞的國家,盡管在過去20年里,山一證券(Yamaichi Securities)、嘉娜寶(Kanebo)、日興證券(Nikko Cordial)、活力門(Livedoor)以及其他公司接連爆發了丑聞。美國在本世紀初率先曝出安然(Enron)和世通(WorldCom)的丑聞,許多國家的公司低報虧損,虛報合同金額并夸大收入。

  在財報季,東芝高管們面對總部要求擠出更多利潤的“挑戰”而感到的壓力,美國或歐洲公司的經理們也會感同身受。在東芝,他們的對策是粉飾報表,幫助老板隱藏2008年金融危機和2011年福島地震造成的損失。

  日本的不同在于,虧損一代代往下傳,后繼者幫前任老板隱藏虧損。日本沒有“廚房水槽”之類的東西——即新任首席執行官大舉清理表現欠佳部門和老問題,公開擺脫其前任的錯誤,而不是繼承這些負擔。

  在2009年出任社長的時候,佐佐木則夫(Norio Sasaki)本應做的第一件事是曝光開始欺騙行為的前任西田厚聰(Atsutoshi Nishida)。畢竟,這兩人是競爭對手,彼此討厭對方,甚至在2013年宣布佐佐木則夫卸任社長、擔任副董事長的一場記者招待會上還發生了爭吵。

  但即便有動機、有武器也有機會,佐佐木則夫還是拒絕拿起刀,而是接過并擴大了欺騙行為。一個障礙是,西田厚聰已經是董事長,關注著佐佐木則夫的一舉一動——在日本,舊日老板從來不會完全離開。直至本周前西田厚聰還是東芝的一名顧問,而佐佐木則夫是副董事長。

  日本公司也重視忠誠和社會凝聚力。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訪問學者西蒙?王(Simon Wong)表示:“上下級之間存在一生的關系。你往往會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對那個在你剛進公司時帶你熟悉情況的人保持忠誠。”

  因此,安倍晉三(Shinzo Abe)政府鼓勵的很多公司治理改革,更多是在理論上得到采納,沒有落實。其中包括備受期待的改革:董事會從關注內部的管理委員會,變成外部董事在戰略決策、行政任命以及財務監督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機構。

  東芝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它是一只藍籌股,規模和重要性都超過奧林巴斯,而且被視為改革先鋒,該公司在2001年任命獨立董事,并在2003年成立了董事會委員會,包括輕易被騙的審計委員會。但在4名外部董事中,有兩名是外交官,缺乏財務技能,實際上幾乎什么都沒改變。

  日本政府推動改革是為了吸引投資并推動增長。但今年6月頒布的公司治理法規暴露了日本在賦予董事會權力方面的含糊不清,以及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Keidanren)等傳統人士的質疑。

  法規中有一條向管理者保證,“不會過分強調避免或控制風險,或者防范公司丑聞,”同時只要求公司任命“至少兩名”獨立董事。日本需要采取更強硬的做法,對抗奧林巴斯和東芝這類丑聞。

  然而,前進的方向還不清楚。在奧林巴斯和東芝,高管將內部忠誠置于對股東盡責之上。他們說謊,不講實話,這兩個丑聞都是由具有更廣管理責任觀的揭發者曝出的,日本政府和監管機構支持這種責任觀。

  在日本市場,違規行為長期被掩蓋,高管則艱難維持這種欺騙,這種現象既布滿了陷阱,也帶來了機遇。奧林巴斯當前市值是2011年丑聞曝光不久之前的兩倍,是最低點時的10倍。東芝的管理層大清理將為公司復興帶來類似的可能。

  日本股權投資是為勇敢且有能力忍受風險的人準備的,現在不是撤退的時機。田中久雄本周不僅顯露出了悔恨。他也是在向不可避免的事情低頭。(來源:FT中文網)

  譯者/何黎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