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緬甸!這應該是今年以來的第N條事關中緬關系的大新聞了。
從年初的緬北戰亂、部分伐木工人被扣留,到3月的緬甸軍機炸彈落入中方境內造成多名中國平民死傷,再到之後的總統吳登盛、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季訪華,件件都能見諸報刊重要版面或新聞網站的首頁。
而今,議題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再度聚焦於在緬北的中國伐木工人身上,只不過這次他們不再是扣留那么簡單,而是可能面臨嚴重的刑責。
為什么在緬甸伐木“命途多舛”?這些小人物的生存狀態與緬甸局勢的大背景是否有聯系?面對危機,中國要如何出手化解難題?今天島君就為大家聊聊緬甸風雲錄。
亂世
根據島上斥候的消息,7月22日緬甸密支那地區法院對155名被捕的中國伐木工人判處重刑,理由是中國工人的伐木行為屬於非法活動。實際上,根據島君的了解,中國工人在緬北進行伐木作業獲得過當地管理者的認可,也辦理了相關手續,只不過這些內容不被緬甸聯邦政府所承認罷了。
為何會有這樣的差別對待?這恐怕還是要講講緬甸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及軍閥割據的現狀了。
原來,在緬甸的曆史上,曆代王朝分別由“孟族”、“緬族”及“撣族”人建立,其中緬族人占大多數。19世紀英國人來到緬甸後,才憑借武力把緬甸的范圍擴大到今天的緬北,而這些地區在曆史上並未被納入過緬甸中央王朝的統治。比如今天發生戰亂的的“克欽邦”、“撣邦”、“若開邦”的部分地區,基本上屬於緬族人不占優勢的地區。
二戰結束後,緬甸獨立並繼承了原來英國在這一范圍所擁有的領土主權。但由於緬族人和其他民族之間缺少認同,導致緬甸統一的民族意識薄弱。加上英國刻意強調各自的民族意識、分而治之,使緬甸的中央集權程度相當脆弱,各民族之間信任程度低。
雖然在1947年緬甸“獨立之父”昂山將軍,召集撣族、克倫族、克欽族等領導人在緬甸撣邦彬龍開會,簽署《彬龍協議》,號召各民族聯合起來,向英國爭取獨立並建立緬甸聯邦,並保證各少數民族地區享有充分自治的權利;但昂山於1947年7月被刺殺後,獨立的緬甸便掌握在實行“大緬族主義”的統治者手中。他們違反《彬龍協議》,打壓少數民族,從而造成了緬北少數民族與緬甸軍政府之間長達數十年的戰爭,直到現在仍時斷時續,而緬北軍閥割據的狀態也沒有改變。
在之前的文章中,島君諸葛大魚(可回複“大魚”閱讀)也曾分析過一個令人驚訝的情形:在長達2000公裏的中緬邊境,竟然有一半左右的邊境線並不在緬甸中央政府的控制范圍。在緬甸國境對外開放的9個口岸中,緬甸政府控制的僅有4個,包括木姐、甘拜迪、邦賽等。也就是說,從中國越境到緬甸,不論是貿易還是從事其他生產活動,緬甸中央政府都因為“鞭長莫及”難以直接管控。
對於緬北政府來說,中國工人砍伐的紅木是其重要的收入來源;然而由於這一做法繞過了緬甸中央政府,因而中央政府有意要打壓這種行為。不論是為了擠壓克欽獨立軍的收入來源、保障中央政府收入,還是保護緬甸生態,緬甸中央政府都有充足的理由要限制不經他審批的砍伐行為。而中國伐木工人就在這複雜的緬甸局勢中躺槍了。
艱辛
為什么想要到緬甸去伐木?在緬甸做這項生意達25年的劉威這樣告訴島君:“有危險的地方就有機會,誰都想去掙點錢。”因為中國市場看好紅木家具,所以紅木木材市場得以繁榮。因為緬北為地方武裝力量所管,因而法律實施效力不強,行政審批隨意,讓伐木手續不顯繁瑣,條條框框也比較少。這也是劉威們選擇這裏砍伐的原因。
但一個硬幣總有兩面,沒有法律對違規行為的限制,意味著自己辛苦獲得的財產和事實上擁有的產權能被隨意剝奪;沒有嚴格的審批程序,既意味著容易獲得從事生產的資格,也能輕易被取消資格。
這樣的事不只一次地發生在劉威身上。1990年,劉威與克欽邦第一特區主席、克欽新民主軍司令澤孔丁英簽訂協議,商定通過支付50萬元人民幣,就可以在規定區域內砍伐半年,數量不限。盡管澤孔丁英寫了收據、蓋上了克欽邦第一特區的印章,但開工才兩個月便有一個騰沖的商人來找到他,說也從澤孔丁英那裏買了這兩座山的伐木權。等兩人再找澤孔丁英時,卻被告知不退錢,事情由他們協商解決。最終,兩人只能平分了這兩座山的采伐權。
除了原本協議方的耍滑賴賬,由於緬北局勢的混亂,劉威們還要碰上各種“債主”。例如緬甸政府軍有時直接向他要錢、兩個部隊打仗爭地盤時占領這兩座山的新軍閥要找他們要錢。而緬甸政府軍在克欽邦的部隊經常是兩個月一換防,來了新的司令,也要重新交錢。
此外,沒有道路的原始森林需要伐木工人邊修路邊伐木、雨季來臨時泥石流可能會造成貨車翻車、晚上睡覺時蚊子、螞蟥到處都是,還時不時遇上搶劫犯,這些困難中國伐木工人都需要不斷面對。
正是這些複雜的因素,才讓劉威們伐木工作的利潤起伏不定。“少的話不賺錢,多的話包一座山能賺100多萬”。
大局
從今年1月到現在,其間中方使領館工作人員多次赴這些公民的被扣押地進行探望,使館聯合工作組此前為這些人購買了換洗衣褲、毛巾、水杯、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還送去了符合中國人口味的夥食。在判決被報道的當天,使館領保官員專程前往克欽邦首府密支那,實地了解法庭判決及相關情況。此外,中方多層級多渠道反複向緬方提出交涉,要求考慮實際情況,出合法合理合情的處理,妥善了結此案並盡快將伐木工人交還中方。
雖然網上有網友憤怒地表示“有陰謀”,要“更加強硬,不惜動武”,但事情沒那么簡單。
中國常說,親望親好,鄰盼鄰安。對中國來說,緬甸尤其是緬北能實現和平和長治久安,對中國百利而無一害。“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緬甸如果動蕩不安,造成大量難民和武裝沖突,必然影響到中國西南地區的安定局面。
況且,緬甸處於影響中國發展的重要位置。不論是國家層面的“中印孟緬經濟帶”、還是雲南的“橋頭堡戰略”,緬甸都是關鍵之地。尤其在當前“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實現互聯互通,就需要中國西南地區打通與緬甸連接的交通及其他運輸線,通過緬甸的港口走向印度洋,進而走向世界。
但緬甸動蕩的局勢,成為中國走向印度洋重大的障礙。緬甸不只有民族矛盾、區域矛盾的舊傷,還有美日等國希望激化這類矛盾、或扶植自身代理人從而遏制影響中國發展的新問題。過去中緬之間的“鐵關系”(胞波友誼)受到了挑戰。密松水電站、油氣管線等重大項目的進程如今都受到了影響。這裏既有民族矛盾的原因,也有美日等國的挑撥。
而隨著緬甸大選臨近,各種勢力參乎期間,局勢可能會更加撲朔迷離。如何在努力為這些無辜的中國百姓爭取合法權利和維護兩國關系間取得“雙贏”,的確非常考驗中國政府的智慧和耐心。(文/桃花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