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召忠 63歲,曾任國防大學軍事后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軍事戰略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副軍職,海軍少將軍銜。長期在多個軍事類電視節目中擔任評論嘉賓。他的很多言論曾引起爭議,今年7月,張召忠正式退休。
張召忠退休了。
7月7日,北京電視臺《軍情解碼》主持人羅旭微博爆出這條消息,張將軍又一次被推進輿論的中心。
微博里,關于張召忠的話題連續數日占據著熱門排行;搜索引擎里,以“張召忠”為關鍵詞的搜索熱度,兩天內翻了15倍;就連12年前他參與的伊拉克戰爭直播視頻,也被網友們翻了出來。
“一個退休老頭兒,還能引起這么多人關注。”張召忠自嘲。
電視里,他以軍事專家的身份出現了23年,爭議與期待兩條本該相悖的曲線,在他的身上一直纏繞。
有人喜歡他:張教授大膽敢言,解讀通俗易懂,“殲31太重了,就像小孩子翻跟頭,給他吃10個包子,他就翻不起來”,外行一聽就懂;有人質疑他:“張局座”口無遮攔,“挺誰誰死”,更留下了“霧霾防激光”、“海帶繩纏潛艇”的語錄。
說起被網友冠以“戰略忽悠局局長”,張召忠嘿嘿一笑,也不生氣,“年輕人幽默,挺好。”
“退休了,別整天指點江山”
打理過的頭發熨帖地偏向一側,條紋襯衫最上面兩顆扣子解開著,露出被曬得發紅的脖子。
常年解讀軍事的張召忠,看上去少了些軍人的棱角,有時會覺得像個鄰家大伯。
這與他言論的影響力似乎有些不搭——說對了,是節目收視率的保障;說錯了,是互聯網點擊率的保障。
張召忠深知自己說話的“威力”。
退休后的半個月,他婉拒了幾檔電視節目的邀請,大多是新聞評論類,也包括即將到來的閱兵直播,“都退休了,再評論熱點事件,不符合身份。”
63歲的張召忠,早已過了軍職將官服役年齡的上限,組織特批延長了服役期,讓“退休”在他眼里不再新鮮。
身份在7月7日那天徹底發生變化。
《軍情解碼》主編王任飛回憶,那天在北京臺錄制節目間隙,張召忠說,以后節目里的身份介紹要改一下了,不能再介紹“國防大學教授”了。“正式退休了,昨天剛宣布的命令。”
這檔節目的主持人羅旭說,從1992年參與《軍事天地》至今,張召忠無疑是知名度最高的軍事評論員,他早已習慣了被推到臺前,迎接眾人的肯定、質疑或嘲諷。
張召忠保留了幾檔固定節目。盤算著以后盡量減少出鏡率,“退休要像個退休的樣子,別退休了還整天指點江山,不好。”
不設防的軍事專家
張召忠被電視觀眾普遍熟知,緣于2003年央視對伊拉克戰爭的直播。他以軍事專家的身份對戰爭實時解讀。
美國派出地面部隊前,張召忠預測薩達姆手中的共和國衛隊和自殺性武器,會讓美軍“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沒過幾天,薩達姆政權潰敗,連像樣的抵抗都沒有。
直播間里,張召忠自己也搞不懂了,“作為軍人,我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為什么不炸橋不埋地雷啊?”
數日后,小布什宣布伊拉克戰爭的主要作戰行動結束,張將軍卻不認輸,“一場新的戰爭正在開始,伊拉克人民反對美國占領的戰爭……也許三年五年,也許十年八年。”
有觀眾不樂意了,這個軍事專家怎么一直唱衰美軍呢,“你以為伊拉克是越南?那是戈壁!反抗力量往哪藏啊?”
《防務新觀察》主持人方靜和張召忠相熟多年,在她看來,張召忠是個在節目中不會設防的人。
一般性問題,張召忠會漫不經心、漏洞百出。一旦主持人抓住漏洞窮追猛打,他往往會給出精彩的回答。
張召忠也曾對別人說,喜歡方靜用刁鉆的問題逼自己,否則懶得好好說。
節目做多了,張召忠的言論被人們整理成語錄,“霧霾防激光”、“海帶繩纏潛艇”成了網友消遣嘲笑他的“把柄”。
方靜提醒他,這么大人了,說話也不懂自我保護,就不能含糊點,說些“局面復雜,有待觀察”之類的話應付過去嗎?張召忠一笑,“我就傻唄……”
坐在咖啡廳里,張召忠有些急切地解釋這些話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似乎想通過自己的執拗讓人相信,霧霾真的可以防激光、海帶繩也能讓潛艇失去動力。
到最后,他有些意興闌珊,電視節目沒辦法,錄了一小時,可能剪成20分鐘,很多鋪墊被剪掉了。
“講政治永遠排在第一位”
伊拉克戰爭和利比亞戰爭兩次直播,讓外界對張召忠專業能力的質疑達到頂峰。
他的“紅外遙感衛星可觀測零下七百攝氏度物體”、“釣魚島發生爭端,中國半小時搞定,美國要幫忙,動員就要半年”等言論,讓眾多網友懷疑,張將軍是否具有足夠的學術水平。
張召忠曾在多個場合表示,作為在電視上解讀熱點事件的軍內人士,文化知識與形象都在其次,“講政治”永遠排在第一位。
“我的口徑,必須與外交部、國防部的口徑保持一致。”
張召忠說,專家的職責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對公眾關注的熱點事件給予分析,“和主持人的互動體現在一問一答之中,就像做填空題。”
博士生李銳(化名)是張召忠的學生,在他看來,張老師軍事專家的身份,與他在課堂上的表現相符,理論水平應該被肯定。
“張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東西,很多都沒出現在電視中,可能他在課堂上講十分,在電視上只能講三分。”李銳說。
李銳認為,張召忠在電視上常說些被吐槽的話,一是軍事問題很多不能說,二是得和國家立場一致,“比如伊拉克戰爭,即便張老師清楚美軍會獲勝,也沒法在電視上鼓吹,因為中國當時反對美軍入侵伊拉克這個主權國家。”
“老張”的嘉賓生活
王任飛說,張召忠“被爭議”,歸根到底是受關注,盡管吐槽,觀眾還是愛看他,節目里只要有他,收視率立馬上去。
《防務新觀察》和張召忠合作了10年,欄目組的人都熟了,叫他老張。
主持人方靜能說出很多張召忠的反差:軍人身份卻時常一副沒正形的樣;年過半百還像小孩兒般隨心所欲,胸無城府。“很‘臭美’,別的嘉賓看完節目反思哪段內容沒說好,他可好,抱怨的不是衣服沒配好,就是燈光沒打好。”
在欄目工作人員馬帥眼里,老張好哄,有時情緒低落,夸他一句“張老師,今天的領帶搭得不錯”,張將軍會立馬笑起來,“怎么樣,不錯吧。”
張召忠至今為最初的熒屏時光感到苦惱,都是別人寫好了稿子我去背,心里能有底嗎?
現在不一樣了。“這些年書讀得越來越多,底氣才越來越足,要什么我拿什么。”
他點評時喜歡打比方。朝鮮炮擊延坪島,張召忠說,“炮擊事件像一場拳擊賽,得分最多的是美國……俄羅斯一直沉默,當拳迷。中國主張六方會談,發揮了裁判的作用。”
被問到國產“殲20”與幾個軍事大國四代戰機的區別時,張召忠說,“美國的F22好比大米飯,摻了沙子不能吃,還得重新做;F35太胖了,米放多了鍋里煮不下了;俄羅斯的T50還在插秧,完全是套錢的玩意兒。”
退休后改行講故事
關注張召忠的人說他是“鷹派”,立場強硬,一味唱衰美國;熟悉張召忠的人說他是“鴿派”,沒有棱角,觀點溫和。
對于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張召忠不解釋,“是鴿派還是鷹派,有那么重要嗎?中國軍人都應該服從黨的絕對領導,沒有這個派那個派的。”
通過電視評論軍事熱點的23年,對于張召忠像是一場站在聚光燈下的洗禮,喜愛與嘲諷、追捧與爭議,在退休后都顯得無足輕重,“我不可能讓每個人都認可我。”
在他看來,過去上電視是任務,今后是感情。退休后,他盤算著在電視上講熟悉的戰爭歷史、武器裝備和軍事科技發展史。
23年在電視上跟著新聞評點天下,為什么退休后要改行講故事,說歷史?
張召忠解釋,“現在的年輕人都在碎片化、淺層次閱讀,形不成系統的思想,也沒有深沉的思考,再加上媚俗娛樂節目和西方思想的沖擊,這太危險了。他們都是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未來,21世紀的中國誰來保衛?將來都要依靠他們。所以我打算多讀書,多思考,掰碎了嚼爛了吃進去吐出來,像當年的孫敬修先生那樣,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給孩子們聽,讓他們愛軍習武、愛國奉獻、保家衛國。”
他說,講歷史的時候,會讓孩子們感覺像“聽爺爺講過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