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又一次受到西媒的集中關注,但這一次,西媒拿不准怎么給他定調。
艾於7月中旬重新取得護照,很快於當月底前往德國。當地媒體蜂擁而至。《南德意志報》發表了一篇對他的專訪,被認為是艾赴德後最全面的觀點展示。正是這篇報道在中國海外異見人士和西方媒體中引起軒然大波。
德國主要媒體幾乎都認為艾對中國政府的態度“變溫和了”。它們重點轉引了艾未未的這樣一些表述:對他的這次旅行政府幾乎沒有附加條件,他可以回到中國,政府對他說,他是個自由的人。他認為不僅僅要批評政府,還要有解決方案。在談到一些律師近來被逮捕時他說,“現在當他們拘留你,他們會有逮捕令。法院會判決這些人,他們按程序辦事。如果證據不足時他們就會將你釋放。這些策略不再像幾年前那樣不合法。”
“美國之音”報道說,艾的這些話引起中國異見人士的極大不滿,這是一次艾的“偶像崩塌”。“助紂為虐”“變節”“投降”“一個自由的人看起來不是這樣子的”,這些話被不同的人和媒體說出。
長時間以來艾未未一直是一個標簽化了的人物。人大多是複雜的,特別是艾這種出生在紅色詩人家庭中的人。中國異見人士和西方輿論都願意看到艾充當反體制的旗手,不希望他展示內心的矛盾和糾結。西方一些力量也是因此才力捧他,給他送上種種“自由世界”的榮譽。艾既受益於這一切,也似乎被它們綁架了。一般認為,他會在既有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並且越陷越深。
中國很多極端的異見人士在私下裏同人交流時,也常常表現出對國家複雜性有所認識,但是這些話他們在公開場合不會說。他們的公開形象就是反對政府的任何做法:中國的一切問題都是政府的錯,是體制的“罪惡”。
這是一種政治站隊,是對自我標簽的精心維護。很難說這些選擇完全是他們自己主動的,還是大環境中有一只無形的手在“安排”他們這樣做。很多人有時為此沾沾自喜,有時又像是挺無奈的。
艾未未這一次似乎是對他的標簽有點煩了,任性了,說了一些明擺著的大實話。“德國之聲”一名作者說他“贊揚了中國政府的積極態度”,這多少有些“拔高”了艾的態度。艾只是沒像一些人預期的那樣去了“自由世界”後大吐他在中國“備受迫害”的苦水,而是說了些他對中國正發生事情的直觀認識。也許就是他脫口而出,率性而為,這個人經常“大大咧咧”的。
還有可能是艾未未想調整一下自己的政治面孔,降低一點自己“反體制旗手”的形象,突出自己的藝術家身份。長時間以來,他的批評者們一直指責他在藝術上並無造詣,而是在靠政治對抗吸引關注和人氣。
中國肯定不是西方一些人描述的“黑暗專制國家”,現代發達社會的大多數元素都在中國深深紮根,這個在最近幾十年創造了發展奇跡的大國在艱難整理撲面而來的新問題和矛盾。中國治理很可能是當今世界難度最高的國家治理,對此很多異見人士也都清楚。堅持宣稱中國只要引入西方那一套,一切問題就可迎刃而解,這是一句不講理的口號,它不是信仰,因此很多人抱怨異見人士中間充滿名利場的氣味,所謂“聖徒”難得一見。
曆史將證明,今天最極端的異見人士實際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夢遊者。他們搬來西方的政治理論,把它們當成數理公式測量中國社會的種種界面。就讓這些人在夢裏中個大彩,得樂且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