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CY勉青少年拚創新科技事業

2015-08-2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李淇報道:第30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昨日於香港揭開帷幕。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聯同港澳及外地青年近500名學生代表,將在未來幾天角逐各個獎項、交流科技創新實踐,可謂盛況空前。行政長官梁振英(CY)對香港能主辦今次盛事表示榮幸,指國家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成績有目共睹,而香港憑藉「一國」及「兩制」的雙重優勢,在科技創新領域也可成為內地與世界交流的「超級聯繫人」,強調港府會繼續發揮獨特優勢,致力為國家及香港的科技事業作貢獻。

  3000人出席開幕式場面熱鬧

  睽違17年,今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再次於香港舉辦,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尚勇,以及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分別代表主辦單位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周波、中國科協和政府問責官員等,以及高校師生和科技界代表約3000人都有出席,場面熱鬧非常。

  梁振英在致辭時形容,國家的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成績有目共睹,而香港具備健全的法律體系、法治精神、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基礎設施、與國際社會的聯繫、優良信譽,及完善的金融服務等,為推動科技創新以及商品化和產業化,提供有利優良的條件。作為國家的特別行政區,香港更擁有「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是內地與世界科技接軌的「超級聯繫人」,港府最近更積極籌備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統籌各個政府部門和機構,進一步推動「官、產、學、研」的多方配合。港師生與內地國際精英交流

  梁振英認為,科技創新是祖國的未來,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而本屆比賽規模龐大,正是香港師生與內地及國際精英交流的難得機會,希望參賽學生善用香港這個平臺,通過比賽提升青少年科技理論與實踐水準,同時提高全民對科技創新的認知,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科技創新的隊伍,共同努力為國家、為人類取得更大的成就。

  尚勇則在致辭中指出,今年大賽在香港舉辦,充分體現了中央對於香港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視和關心,冀通過此次大賽進一步促進內地和香港的科技交流,提升香港社會對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關注。他寄語參賽的青少年選手,希望他們堅持對科學的興趣和追求,刻苦學習,腳踏實地,不斷創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創新論壇邀請多位講者主講

  開幕式之后,大會亦舉辦了創新論壇,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及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分別作了題為《科學家的創新精神》、《夢想與成功》的主旨報告,而4天的大賽期間,大會除邀請香港和內地知名科學家為市民舉辦創新科學講壇、太空奧秘論壇等交流活動外,更特別騰出空間,展示全國優秀科技創意創新作品,以及香港學校在校內推行科創教育的成果,讓大眾了解香港青少年的創科成就。入場人士均表示大開眼界,并對現今青少年學生的科研水平刮目相看。

  尚勇:「中國夢」要靠創新人才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副主席尚勇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頂尖的科學家就像寶塔尖一樣,他們的涌現實際上需要很廣泛的社會基礎。我國要成為創新型國家,就要從青少年開始抓起。將來世界上頂尖的科學家很有可能就從這些孩子中產生,實現「中國夢」要靠這些創新人才。

  香港創新氛圍很濃厚

  尚勇說,今年在香港舉辦第30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有其特殊意義。香港創新氛圍很濃厚,隨著經濟的發展,港人也普遍意識到要依靠創新驅動,才能引領香港經濟更好地轉型升級。特別是對於香港青少年來說,希望這次比賽能夠激發他們對科技創新的興趣,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於科技創新事業。

  他強調,希望通過這次比賽向香港青少年展示祖國的科技成就,增強他們對祖國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擴大兩岸青少年在創新方面的交流和合作,讓兩岸在創新方面共同發展,實現雙贏。中華民族富創新精神

  經過30餘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活動內容、形式等方面不斷汲取國內外的成功經驗,使大賽能夠緊緊把握時代脈搏,體現時代精神,目前已成為面向全國中小學生開展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

  「很多好的創意作品令我們為之驚嘆。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從青少年起開始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一定能為將來成就更多高水準的創新人才打下良好基礎。」他說。

  談及目前國際上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趨勢,尚勇表示,很多發達國家將科技創新當作核心競爭力的法寶,我國也要加強創新教育,從青少年起就開始培養他們熱愛科技、勇於創新的精神,為他們創造各種平臺以更好融入創新社會。

  中國科協將重點推動

  關於科技創新的總體布局,尚勇說,中國科協將重點推動創新環境的優化,并積極搭建全社會創新平臺,架設從科學研究到成果應用的橋梁。同時,還將致力於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儲備創新人才,為社會創新奠定基礎。

  「對於創新人才的吸引,關鍵在於良好的社會環境。正如自然界規律一樣,社會生態環境好了,無論是我們的出國留學人才還是海外優秀科學家都會到我國來創新、創業。關鍵還是要把創新環境建設好。」談及吸引人才的措施,尚勇如是回答。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