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去海南,与海无关。因为那些流散在山林间,隐藏在村落中的神秘故事。黎族这个聚居在海南的原住民以及他们独特而富有神秘气息的文化,变成了心头对那座南海小城的萦萦之念。
纹面老人
想要记述下来的故事太多,唯有拆散开来一一诉说。那么多的照片,都是一瞬间珍贵的记忆。哪怕年华逝去,任时光摩挲,依旧可以清晰的记得每一场邂逅,那些真挚淳朴的笑颜。
甘什村
甘什村
槟榔谷中一大特色,便是位于景区内部的甘什黎村。不知道那批跋山涉水越海而来的先民们,经历了多少生死险难才能抵达,也不知道那片原始而美丽的土地给予了那场生命的邂逅怎样的诱惑。一切,都是在历史的洪流中流逝的故事。只有这片土地,真实而强壮的生长起来。
虽是位于景区内部,甘什村依旧极大的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貌和民俗特色。茅草屋,土坯墙,青石路,在郁郁葱葱的绿荫掩映之下,只有满目的清凉。
甘什村
说起去三亚的时候,有的朋友说,不喜欢这样开发过得景区。我得承认,自己依旧喜欢那些原始得不沾染一丝纤尘的土地,只是见过太多的地方,在现代化的裹挟之下最终是抛弃了最原始的文化。面对那些无奈的双眸,谁又忍心责怪了他们?所以能够有保护的开发,将原始的精髓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民真切感受到消逝文化的遗憾。也算得上是一种保护吧。
黎族人家
除却用作展示和商铺的建筑,许多老房子还是维持原貌,习惯了最简单生活的人们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着。这便是我喜欢这座村寨的原因。
黎族人家
没有豪华精致的装修,没有现代化的电器,每一个角落都渗透出岁月的味道。一盏青灯,三五藤萝,昏暗的光影下,织布机的“吱吱”声遁入耳门。若不是有了下一段行程的安排,我想就这样在木制的小凳上端坐下来,沉溺在这部岁月的故事之间。
黎族人家
另一座小屋中,衣着鲜亮的老人在安静的拣着菜叶。一切,循着最真实的生活,我们这群长枪短跑的人们,不过是平静午后的一个片段。谁知道午后茶歇,这些面容和蔼的老人们是否会说起,今日有个长发的女孩久久驻足,满目羡慕,欲言又止。
黎锦
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三千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就称其为“吉贝布”,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
黎锦
黎锦是以棉线为主,麻线、丝线和金银线为辅交织而成。东方、昌江地区黎族创造了扎染与织造相结合的织锦工艺。其经线多采用缬染法(即扎染),在一个扎线架上编好经线,然后用纱线在经线上扎结,染色后拆去纱线,即出现蓝地白花的图案,再织进彩色纬线。目前,黎锦的纺织、织造的工具仍然沿用古老的传统工具,如手搓去籽十字棍、木制手摇轧花机、脚踏纺纱机和织布机等。
黎锦
在这座叫做“隆奥雅”的船型屋面前,邂逅了第一批正在织锦的老人。(黎语中,黎族的长者或首领叫“奥雅”,隆奥雅意即长者或首领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比普通的船形屋高大宽敞,用料十分讲究)
黎锦
明亮的光透过茅草的间隙倾泻下来,明暗变化如老人手中的织锦一般斑斓。静谧得如画一般美好。
陆陆续续的遇见一些在织锦的老人们。这些满脸沟壑写满了岁月的啊婆们,也定是有过肆意奔洒的青春,才能沉淀出如此安静的从容。
黎锦
她们一直低着头做事,沉浸在色彩的美丽世界。看见我们的到来,抬起头微笑,摆出黎族人家最友好的问候:“巴农”。在她抬头的瞬间,我却在想,年轻的黎族姑娘们,又在哪里?
竹编
竹锦
沿途,有很多的老人在阴凉的角落编制竹器。多是那种挂在腰间的小娄,用于放置随身物品,一如我们的贴身小挎包一样。
与织锦的都是女子不同,制作手工竹器的男女均有。年龄跨度也稍大。
竹锦
很是喜欢这位婆婆。我们如充满好奇的孩子一般围坐在她们身边,叽叽喳喳问个不停,她就一直那样笑着,笑着,露出银色的大牙。同行的人们使个坏招,要她把编好的小娄悄悄卖给我们,还可以自得私房钱。老人笑得花枝乱颤,连连摆手:这是为其他游客准备的,要讲信用。
同多位老人聊天,都是颇感幸福。所有的生活依旧,他们依旧是那群引以为豪的黎族人,田地,槟榔,房屋都不变,农作,收成也不变。不过是闲暇午后,吹拉弹唱,做做手工,便有如景区主人一般的荣耀感。很是欣慰。
乐队
乐队
此行,便是有幸聆听了这些来自传说中的天籁。
乐队
黎族传统乐器取材于大自然中的各种竹木、畜兽皮原料,经过手工加工而成乐器,散发着原始社会的生活气息,是人们崇尚自然的生动体现,也是原生态音乐的遗存。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鼻萧了。鼻箫是黎族极具特色的气鸣乐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传说以前黎家青年男女都会吹奏鼻箫,而所吹的鼻箫,一般多为即兴吹奏,其曲调也因人而异。黎族姑娘可以根据乐曲和音色的不同,能够在很多的箫声中辨认出自己恋人那独特的箫声来。“抛个石头探水深,吹曲鼻箫试侬心”描绘的便是黎族青年们用鼻萧传情的唯美故事。
乐队
音乐声响起,在一旁编织手工的婆婆便会放下手中的活计,做起乐队的配乐人。简单而有力的击打声,恰如现今的架子鼓一般,给悠扬婉转的天籁之音注入了动感的活力。
年轻的姑娘们,嘻嘻哈哈笑作一团,这些该是她们每日都可见的场景吧,却依旧挪不开脚步。真是应了那句黎族人的俗语:歌声不停,笛音不止。而我悄悄的绕道她的身后,拍下这幅照片。
乐队
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我不知道,除了我之外,是否还有人注意到这个林影下的身影。我慢慢的挪动着脚步,轻轻的拉近镜头,生怕惊扰了这宁静的画面。她就这样远远的站着,安静的凝视着前方的热闹非凡。眼中含着平静的微笑,不知那些演奏的人群中是否站着她的爱人,亦或孩子?
纹面老人
纹面老人
,顺着安静的小道,一直走下去。黎族人的生活慢慢的铺展开来。待到另一座展馆面前停下来时,抑制不住的激动,期待了那么久的纹面人,终于是要相见了。展馆中关于纹面场景再现的模拟雕塑,也有各式图片和解说。
纹面老人
黎族女人绣面纹身,一说是古代祖先崇拜的方式,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来的规矩,女人若不绣面、纹身,死后先祖不相认。又因各个方言部落之间图案花纹各不相同,便延生了绣面、纹身为方便种族之间辨认,避免近亲结婚,以保障子嗣繁衍。
出展馆后,便遇见了她,笑呵呵坐在这里。依旧是标识性的“巴农”问候,面部和身体的黑色线条清晰可见。
纹面老人
围观的人群散去,阿婆重新戴上老花眼镜,继续手中的绣活。我很喜欢这张照片,有着金属的现代质感,却在讲述了无尽的神秘故事。
这位婆婆是景区的名人,皮肤白皙,笑容慈祥,气质很是祥和。若是以后带到槟榔谷,宣传小册上的封面人物便是她了。
纹面老人
右侧的老人,据说是整个村寨中年岁最长、地位最高的纹面阿婆。老人性格开朗,面对镜头大方的哈哈大笑,一把搂过身边的慈祥婆婆,两姐妹摆出各式pose,让大家拍的直呼过瘾。不愧是进过北京,被总理接见过得“大人物”级别,举手投足间,落落大方,自然洒脱。
周围还有其他的一些绣面纹身老人,若细细观察,确实可以看出脸部和腿部的花纹各不相同。
终究是要离别的。短短的一日,竟然留下那么多的好奇和遗憾。暗自笃定,找个充裕的时间,要回三亚去的。静静的,听他三天三夜的故事。
回到广州的日子,某一日在街头悻悻的走,迎着光,仰着头,问:“若我老后,是否会有人相伴?”那丈二摸不着头脑的同志,哪里知道,我不过是突然想起了那些安静恬然的老人。那幅画卷,隽永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