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低通脹貨幣仍有寬松空間

2015-09-11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网訊】受食品價格上漲推動,中國月度CPI漲幅時隔一年后再度重回「2」字頭。專家表示,盡管CPI溫和上漲,但通脹壓力仍低,未來貨幣政策仍有寬松空間。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8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漲2.0%,漲幅較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3.7%,非食品價格上漲1.1%。1月至8月平均,中國CPI同比漲1.4%。

 
  豬肉漲幅高達19.6%
 
  國家統計局測算,在8月份2.0%的C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0.7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3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主要體現在食品之中。8月份,鮮菜價格同比漲15.9%;肉禽及其制品價格漲9.3%,其中豬肉價格的漲幅更是達到19.6%;水產品價格上漲2.4%;糧食價格上漲1.7%。食品之外的七大類商品六漲一跌,其中,煙酒及用品、衣著、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居住價格分別上漲3.8%、2.9%、1.9%、1.8%、1.0%和0.8%;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2.1%。
 
  食品主力推高物價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分析說,食品價格上漲是推動物價上行的主要力量。8月份,中國食品價格同比漲幅比上月擴大1個百分點,其中豬肉、鮮菜價格的上漲合計拉動CPI上漲1.05個百分點。
 
  在同比數據反彈的同時,更能體現價格近期變動情況的CPI環比數據也呈現出漲幅擴大的態勢。8月份,中國CPI環比漲0.5%,較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
 
  余秋梅分析說,8月份中國豬肉價格連續第四個月恢復性上漲,環比漲幅為7.7%。部分地區高溫、暴雨天氣交替,影響了鮮菜的生產和運輸,鮮菜價格環比上漲6.8%。這三項合計拉動CPI漲0.54個百分點,超過8月CPI環比總漲幅。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未來豬肉價格仍將持續上漲,蔬菜、鮮果等時令性強的食品價格在季節波動中上漲的概率較大,商品房銷售回暖也將帶動相關的商品消費增長。
 
  有基於此,連平認為,未來中國CPI仍有緩慢上行的可能,部分月份同比漲幅可能高於2%,但全年CPI漲幅將低於3%的政策目標值。
 
  PPI破位下行再創新低
 
  繼7月份跌至近6年來最低點后,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在8月份向下「破位」,創出又一個新低。
 
  國家統計局當天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PPI環比下降0.8%,同比下降5.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環比下降0.7%,同比下降6.6%。1月至8月平均,中國PPI同比下降4.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5.7%。
 
  持續連降42個月
 
  截至2015年8月,中國PPI月度數據同比下降的持續時間已增加到42個月。PPI月度同比數據上一次出現增長還是在2012年2月。
 
  PPI長時間同比回落的景象,過去僅僅在2008年至2009年、1997年至1998年等經濟疲軟的時段出現過。
 
  余秋梅分析說,8月份,PPI同比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煤炭開采和洗選出廠價格同比分別下降37.9%、24.3%、18.8%和15.6%,合計影響PPI同比下降約3.4個百分點。
 
  在PPI同比降幅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下降7.7%。其中,采掘工業價格下降20.9%,原材料工業價格下降11.1%,加工工業價格下降4.9%。生活資料價格同比下降0.3%。其中,食品價格上漲0.1%,衣著價格上漲0.6%,一般日用品價格下降1.1%,耐用消費品價格下降0.8%。
 
  主要行業大多呈降
 
  據測算,在8月份5.9%的PPI同比降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約為-1.8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4.1個百分點。
 
  體現價格近期變動情況的PPI環比數據也呈現出跌幅擴大的態勢。8月份,中國PPI環比下降0.8%,較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余秋梅表示,當月,主要工業行業價格大多呈現下降態勢:其中,石油加工、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價格環比分別下降6.1%、5.7%和1.5%,降幅比上月擴大3.8、3.6和0.8個百分點。連平分析稱,進入三季度以來工業生產形勢嚴峻,產出能力走弱,工業通縮壓力加大。近期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震盪中趨於下降,國際原油價格繼續下跌,輸入性通縮壓力不減。
 
  據此,高盛/高華預計,未來貨幣政策仍需繼續保持寬松的方向。將有更多貨幣放松政策出臺,預計年底前基準利率和存準率將分別下調25個基點和100個基點,但是決策層可能更多地通過財政政策及準財政政策來支持實體經濟增長。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PPI降幅超預期擴大至5.9%,多數行業價格均出現下降,石油加工、黑色金屬冶煉等尤甚。盡管食品價格大漲,經濟其它部門通縮態勢鮮有改善,政策寬松仍應繼續。
 
  申萬宏源:遠低於通脹警戒線
 
  CPI和PPI勢如預期,但幅度超於預期。食品價格上升推動CPI上升,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拖累PPI,程度上都比預期大一些,反映出總體需求疲軟,結構性問題突出。PPI在總需求疲弱的情況下很難有明顯改善,CPI受食品價格波動以及前期豬肉供給影響可能會緩步上行。
 
  對政策沒有影響,因為總體物價低迷,即便后4個月都在3%,全年也只有1.8%左右,遠低於通脹警戒線。
 
  民生宏觀:通脹不足懼通縮才威脅
 
  總體看,實體經濟依然疲弱,供給因素造成的CPI通脹壓力不是主要矛盾,當務之急仍然是穩增長、治通縮。
 
  但未來穩增長將更多通過財政政策,9月8日財政部印發《財政支持穩增長的政策措施》,包括擴大減稅力度、加快推廣PPP模式和支持加大地方融資力度。
 
  光大證券:幣策寬松基調不改
 
  通脹上行不改貨幣政策寬松基調,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全面寬松政策或持續加碼。雖然消費品通脹有所上行,但不影響貨幣政策寬松基調。一方面,豬肉價格到達高位情況下通脹再度上行壓力有限;另一方面,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表示不針對單一商品調整貨幣政策。而工業品價格通縮加劇等指標顯示目前經濟依然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未來全面寬松的貨幣政策將持續加碼,通過多種方式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擴大社會融資規模,推動經濟企穩回升。
 
  外儲「良性」減少仍處合理範圍
 
  根據央行日前公布數據,8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56萬億美元,較上月「縮水」939億美元。這是中國外匯儲備連續第4個月下降,且單月降幅創下歷史新高。
 
  針對於此,新華網引援分析人士的分析指出,「藏匯於民」、美元走強、外匯市場操作及海外投資等多重因素,是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國外匯儲備雖下降,但仍處合理範圍,屬於「良性減少」。
 
  外儲過大引發通脹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外匯儲備的標準,花旗銀行進行計算,中國央行目前應該擁有至少2.6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既是財富,但規模過大也成為「負擔」,可能造成國內通貨膨脹、提高央行存款準備金率和對沖操作壓力,對貨幣政策的制約也會加強。為了給龐大外儲「減負」,中國近年來正努力推動「藏匯於民」。
 
  從主要由央行集中持有官方外匯儲備,轉而由央行和民間共同持有,不僅可以分散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效率,還有利於外匯資產的多樣化,并提高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央行發言人表示,從8月份單月變動情況看,外匯儲備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為境內其他主體持有外匯資產的增加。這意味著企業、居民和金融機構的資產配置更加豐富,這是中國「藏匯於民」戰略的體現,有利於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調至外儲規模內外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中間價報價機制改革以來,匯市仍處於「磨合期」,因此外匯儲備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在預期之內。為穩定預期,央行積極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預計8月外匯占款負增長規模較大。
 
  此外,由於美元走強,外匯儲備中的非美元資產折美元縮水,也造成外匯儲備的賬面價值下降。
 
  8月份,外匯儲備委託貸款項目進行了一些資金提款。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外匯儲備的定義,外匯儲備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資金運用記賬時也會從外匯儲備規模內調整至規模外。
 
  中國將「拓寬外匯儲備運用渠道」寫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增加購買戰略性資產,增加能源和資源儲備,實施技術援助以及設立開發性涉外金融機構,是中國政府拓寬外匯儲備使用渠道的重要選項。
 
  200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僅為27億美元。2014年該數字增長近52倍,升至1400億美元,比吸引外國投資規模高出約200億美元。中國這一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首次成為資本凈輸出國。
 
  來華投資保持增勢
 
  至於外界關心的資本外流導致外匯儲備減少這一問題,國家外匯管理局今年7月表示,從目前掌握的數據看,中國上半年并未出現持續大規模的資本外流,二季度資金流出壓力比一季度有所減弱并趨於均衡。外商來華直接投資資本金凈流入仍保持增長態勢。
 
  央行發言人表示,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經常賬戶還會保持順差,對外直接投資和吸引外資持續增長。中國外匯儲備充裕,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未來外匯儲備有所增減也是正常的。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