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会上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裁军30万员额。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11次裁军。此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员额是230万人。裁军之后,这一数字将压缩至200万人。
消息一出,大家纷纷猜测,裁军30万人,究竟要裁掉谁?在新闻发布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公开解释道:“这次改革裁减军队员额将分步实施,重点将是压减老旧装备部队、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调整优化军队结构。”
解放军退役少将徐光裕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在即将被裁的非战斗人员中,文工团、体工大队应该是首当其冲。他说,武警部队有可能转型成为国民警卫队,职能转变为平时国土警戒,战时补充正规部队。
如此看来,文工团又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文艺兵是对军队从事文艺创作、演艺、体育工作的现役官兵的统称,在军内通称文艺工作者,比较正规点的,如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汪守德称“文艺战士。”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主导的“三湾改编”时就确立了军队文宣作为政工力量辅助的治军策略,在军队筹建初期,红军、新四军等师团部队就注重话剧、歌舞等各类文艺宣传骨干培养,以提振鼓舞士气。
军队文艺团体的诞生历史几乎与这支军队同步。火线鼓动,是中共军队文艺兵们的分内事。
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原团长王庆华回忆说,那时剧团的成员,除了会演戏唱歌,做战勤工作外,还要刷标语、写传单。行军打仗,每到一地,饭不吃,脚不洗,就先到老百姓家里去铲锅灰,然后用水调和,用自己扎的麻刷子,在村里光滑的墙上写标语。根据党内不同时期的任务和开展对敌斗争宣传的需要,刷写不同内容的标语。
而战场休整期,为了打败对手,往往需要文工团在前沿阵地进行对敌攻心战。如中共老文艺兵陈大荧记载,在淮海战役上,文工团员应八纵六十九团官兵要求,插到前沿阵地上去瓦解敌军,文工团员找了一幅大红布,因为找不到铅笔,用剪刀剪了“投降是生路,顽抗是死路,欢迎蒋军兄弟投诚”十八个大白字,用两根竹竿撑起来,还在竿子上捆了一些香烟、花生、馒头和一叠通行证,天甫亮,半连敌军就举着白旗来投降。
活跃战争的火线文艺的同时,早年的中共军队文艺兵还得为地方文艺演出出力,其素材也往往与忆苦思甜、动员青年农民参军入伍、缓解军力吃紧有关。
50年代后,大的战事平息后,中共开始裁减庞大的军队,超编的文工团成为首要目标,各大军区文艺团体都纷纷合并裁撤,中南海文工团也被迫解散。
近年来文艺兵在网络上备受诟病,个别人被认为丢弃了优秀传统,享受着很高军队俸禄,“满脑子却想着跑场子赚票子,用一技之长捞外快,对为兵服务却没兴趣”。
2013年,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和总政干部部联合起草下发《关于规范大型文艺演出、加强文艺队伍教育管理的规定》的军令,对军队文艺单位人员私自商演走穴、军纪散漫、丑闻炒作缠身等现象,作了12条之多的限制,要求军队文艺兵令行禁止。
文艺兵有今日之争议,系军纪存在一定程度涣散之表因,与世界军事潮流相比,解放军中的文职干部制度也似乎有待改进。回顾2013年《凤凰周刊》对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艺术局原局长汪守德的采访内容,也许能给我们提供一种对现在“声音”的思考角度。
记者:大家都习惯把部队的文艺工作者称为“文艺兵”,这样称呼准确吗?
汪守德:其实“文艺兵”这个说法不是很科学,我们一般不会这样称呼。它就是军队文艺团体、文艺队伍,有个说法叫“文艺战士”。
记者:解放军建立之前就有了军队文艺工作者,发展到今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任务和角色有什么变化?
汪守德:根本性质、根本目的没有任何变化—为兵服务,提高部队战斗力。
水平有变化,从初级到高级。战争年代很残酷,在战斗之间需要有这样一种活泼的文艺形式,编一些节目活跃部队生活,调节气氛,鼓舞士气。那时谈不上多高的专业水平,就是唱唱、跳跳、说说,很简单。后来逐渐要求高了,专业化了。到今天,有些水准高、影响大的艺术家也想来部队,部队在这方面要求也很高。
此外,随着形势的发展,从战争年代到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军队文艺工作者的服务方式越来越正规了,尤其是在今天文化载体、传媒极其发达的情况下。他们需要用新的条件去服务部队,通过拍摄电视剧、话剧、电影,用网络等方式,把军队创作的文学作品、电视剧、电影、音乐、舞蹈、杂技向军队和社会传播。
记者:之前您说,军队文艺工作者的规模越来越小,这种压缩是跟裁军人数同等比例,还是更多?
汪守德:不可能在每个队伍里有一个绝对比例,就是给你设定一个差不多的数量,能维持基本工作就可以了。
实际上,现在人数比较紧张,每个文艺团体工作起来,都真的很困难。现在一个团体百十人的编制够干什么?百十人,包括了跳舞、唱歌、话剧表演者、机关后勤保障、行政人员……而一个舞蹈节目,随便划拉一下也得四五十人的队伍才能排成一个阵势,还有舞美、音响、灯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哪个方面都不够。
记者:但社会上为什么会认为这支队伍很庞大?
汪守德:他们会尽力去做一些工作,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大家一看,好像在各种比赛、演出上老是看到穿军装的在那儿晃来晃去、得奖,就觉得部队文艺队伍太大了。
记者:你怎么看待其中的“追名逐利”的现象?
汪守德:军队要追求荣誉,所以参加比赛、各种评奖、活动,总想着军队文艺队伍能占一席之地。这里面还有一个潜在的心理—既然有这样的队伍存在,就要为社会服务,提供高质量、影响大的作品。领导也好,队伍本身也好,他们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军队的考虑是占主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有追名逐利的思想,想自己成名成家,这很难避免,也是可以理解的。
什么比赛都成了军队的,把什么奖都拿了,也没有必要,因为这毕竟是大众参与的文化形式。军队在里面有一些身影挺好,但如果都是军队自己,真的没什么意思。
记者:全军的专业文艺队伍各有什么特点?
汪守德:总政四个团:歌舞团主要负责大型歌舞创作;话剧团主要创作一些军队题材、现代题材、历史题材的大型话剧;歌剧团从事歌剧创作。总政还有一个军乐团,进行军乐创作和演奏,担负国家领导人司礼任务,但不算在这个编制内。
其他的专业文艺团体,包括各大军区的,二炮、武警等的,其实形式都差不多,分歌舞、戏剧、曲艺各个小分队。每个团体会有一些各自的特色和强项。总政的强项是歌舞、戏剧、电视、杂技;沈阳军区是杂技、民乐;南京军区和空政的电视剧搞得比较好,电视剧《炊事班的故事》就是空政拍的。
记者:有人批评军队文艺团体浪费军费。
汪守德:文艺团体存在,肯定要耗一些钱,要办一些晚会。但如果说完全没有文艺生活,那生活也很枯燥。办晚会,稍微上点档次就要花点钱。乱花钱是不应该,但是花点钱总可以把晚会搞得好看一点,所以在这里有矛盾——搞得太简陋了,人家说怎么穷兮兮;搞得好了,又被说铺张浪费。怎么能适中,让人觉得你永远很得体?这个很难。
军队文艺团体花多少钱,这个真的很难说。一个单位一年的活动经费恐怕也就是百十万吧,很紧张。搞一台晚会或者弄一部戏剧,再给拨一点,那也捉襟见肘。要是全军搞一些大型晚会,要求比较高,钱会更多一点。
记者:你怎么看待社会上对军队文艺团体“应该压缩人数”的看法?
汪守德:再压缩的话就没法干了。规模我认为已到了最小,除非你取消它。
记者:取消会带来什么?
汪守德:不光社会上,军队自己很多人也会有这种看法—军队文工团要它干什么?我们多年来就是这么一个思想,看不惯的东西就想把它拍死,这种方法我觉得不可取。我们还得看怎么能够给它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
我不赞成取消军队文艺团体。我们这支军队实际上是党领导的军队,党领导军队就要有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各种方式来开展,文艺队伍、文艺宣传,实际上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这么多年来,军队文艺团体创作了多少文艺作品?这些文艺作品给整个现当代史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如果没有这支队伍,我觉得会很寂寞,将来我们要想创作和体现一些作品的时候,怎么来实现?
不是说社会团体不能去做这些事情,但是它完全是一种很自如、自由的状态,很难在一定时期之内要求人去这样做。有这支队伍在这个地方摆着,随时可以拉出来干一些事情。而社会上的商业化运作完全是靠经济衡量,你给我多少钱我给你干多少活,将来可能花的钱更多。
我们应该以一种比较客观的角度来看,不能说我们花钱养着这些人。有些钱是花在老干部、退休人员身上,将来这个团体不存在了,这些人不还得发工资吗?有的东西,它在的时候,你觉得有百般的毛病;它不在的时候,你再想要它却很难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