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1938年期间,刚到南洋吉隆坡任教不久的李青萍
李青萍作品 《滴落的呢喃》 75.5X52cm 纸板油彩 1991年
她,被刘海粟赞誉为“引进西画之先驱”,也是徐悲鸿眼中的“新派女画家”,早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就已蜚声国内外画坛。她的一生命途多舛,经历传奇,她跌宕起伏的艺术人生不啻是中国现代艺术史的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更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变迁的生动写照。她,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国杰出女画家李青萍。
展览开幕现场
2015年10月10日下午,“看云——李青萍作品展”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正式开幕,共展出李青萍先生20世纪80至90年代末的创作作品八十余幅,全面呈现了艺术家李青萍晚年艺术创作的面貌与风格。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为《美术文献》杂志执行主编严舒黎,并由皮道坚、傅中望和尚辉出任学术主持,由包括陈池瑜、范迪安、冀少峰、贾伟、李旭、刘明、彭德、邵大箴、水天中和殷双喜在内的十多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据悉,此次展览由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现当代艺术部协办,并由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作为学术支持机构。
展览开幕现场
策展人严舒黎指出,“我们最早接触李青萍的艺术是在86年她在武汉的第一个个展,2003年的时候,当时的《美术文献》杂志主编刘明先生负责编辑了李青萍先生平反后的第一本正规出版的画册(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此次我在主编《美术文献李青萍专刊》的时候,又有幸接触到了家属李美壁提供的大量的、原始的第一手作品及文献资料,十分的震撼。我们根据杂志对作品和文献资料所做的梳理带到了展览策划中,将一个纸上的展览变成了一个立体的现场。由于李青萍先生生前屡遭迫害,其早期作品与画册已经很少见了,但是这次展览中集结了近一百幅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作品,经过专家和家属的仔细鉴定,非常难得。作品从具象、半抽象到纯抽象,涵盖了艺术家20世纪80-90年代创作的所有风格。其中,尤为少见的是艺术家平反阶段及平反之后的一些早期作品,以及部分手稿、日记、老照片等历史文献资料,应该会为李青萍的艺术以及中国抽象主义艺术的研究,乃至民国艺术史等领域填补重要空白。”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李青萍从20世纪40年代初与刘海粟、司徒乔等人在南洋做联合巡展;到50年代初坠入其人生的谷底,此后三十余年的轮番关押、监禁、改造、管制,即便不在囹圄之中也过着毫无尊严的非人生活,那时几乎没有作品存留;直到80年代初“风起于青萍(苹)之末”,她对艺术的痴心与执着使其艺术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勃发期,作品中既有自由浪漫的风格,又有不羁的气度,令世人震撼。
展览现场
李青萍的养女李美壁回忆起晚年时的李青萍先生时说,“江陵县委按照我姑妈的要求调遣我到荆州照顾姑妈晚年的生活([江办发(1987)9号文件])。姑妈很爱画画,多半绘画是夜晚,她有灵感时,一般不说话,我说话她也不回,一直要把某一幅图案完成。她的画用色大胆、果断,画面显得和谐,还故意将一般画家所’忌讳’的翻色效果,反其道而用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她还指出,“姑妈晚年在世时的心愿,就是一直希望把作品捐赠到国家相关的机构,在2003年的时候也是根据老人的意愿,捐赠给了上海美术馆,数量是100幅,后来又在2009年至2010年,我分别向湖北美术馆捐赠了老人画作及手稿238幅,深圳关山月美术馆15幅”。
李青萍作品《跳动的音符》 纸本油彩 26.8x33.3cm 80年代
李青萍作品《吉隆坡港》 纸本油彩 71x37cm 80年代
李青萍作品《富士山》 35.5x80cm 木板油彩 90年代
李青萍作品《艺海浮沉》 纸板泼彩 109x79cm 90年代初
李青萍作品《人生》 33.5x18.5cm 布面油彩 90年代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7日,展览地点为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