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2

華為10億美金投開放平臺

2015-10-20
来源:鳳凰科技

  華為

  如何將十幾年積累的通信基礎能力與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聯結?華為的答案是:開放。

  在華為首屆開發者大會上,華為常務董事、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丁耘宣布,將打造以開發者伙伴為中心、以“LEADS”理念為指導的能力開放平臺eSDK,在五年內投入10億美金實施“沃土開發者使能計劃”。

  丁耘表示,這10億美金投入分別包括:創新基金1.5-2億美金,為創新的聯合解決方案提供實物支持、開發資金支持、技術專家支持;開發支持3.5億美金,專項投入開放平臺和遠程實驗室建設,讓伙伴聚焦業務、高效開發;華為認證0.5億美金以上,對伙伴開發能力和解決方案予以認證;人才培訓2億美金以上,為伙伴提供研發、銷售和交付能力培訓;營銷基金2-3億美金,用于開發者生態圈拓展、創新解決方案營銷活動及銷售激勵。

  “LEADS”指的是:云化的遠程實驗室服務(Lab as a Service),端到端的開發資源獲取(E2E)、支持敏捷開發的流程,工具(Agile),專注的全時在線專家支持(Dedicated)和在線互動的開發者社區(Social)

  同時,華為將在成都、蘇州、深圳、北京、德國、中東和東南亞建設7個Open Lab,支撐開發者生態伙伴開發與驗證。

  簡單來說,華為的eSDK平臺類似于通信基礎設施行業的App Store,行業合作伙伴和開發者通過華為的開放接口,可獲取到多種通信基礎能力,覆蓋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寬帶、SDN、移動辦公等前沿技術領域,在此基礎上進行開發,進一步完成數字化轉型。

  實體行業數字化轉型趨勢

  事實上,華為通信能力的開放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但過去的開放是局部的、分散的、沒有進行有效管理的,過去一兩年間,華為開始進行管理,提供統一平臺、出口和計劃,把過去無序的開發者生態環境整理和有序化。”

  為什么是今年?丁耘分析,從2000-2015,谷歌、百度等信息服務業先完成了數字化轉型,自2012到2020,金融、電信、醫療這些傳統服務性行業也開啟數字化轉型,而今年將是新的里程碑,更多的實體經濟在開始數字化轉型。

  “平臺開放、產品開放、解決方案開放,這是行業趨勢,歷史趨勢推著我們走到這步。華為的優勢是做通用的平臺型產品,只能聚焦在我們擅長的ICT設施上。”丁耘說,“假如說,讓我們代替銀行去做征信系統,華為并沒有這樣的能力,但我們想為金融、能源、交通客戶提供基礎ICT能力,如果這一能力不開放,以客戶為核心的思想就無法落地。”

  從行業的角度,丁耘表示,整個行業的API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最早期的Private API,主要作用是實現廠家內產品之間的協同,單一廠商占有整個產業中所有利益,但是這個蛋糕非常小;隨后是Open API,包括Partner API和Public API。

  其中,Partner API的合作伙伴,華為將選擇行業內實力最強的廠商,換言之即垂直行業的領導者,對于Public API,華為則認為“選擇沒有太大的價值”,更多應是提供接口,由產業進行優勝劣汰,“就像App Store也不會規定說哪個游戲只能由哪個廠商來開發一樣”。

  “特別大的Partner,比如SAP,我們兩個企業在德國都有實驗室,我們把兩個實驗室的設備放到一起,共同定義面向未來的行業解決方案。”丁耘表示,“但針對特別小的企業,或個體開發者,你可以直接調用華為實驗室的能力,比如說,你想要調用核心網開放的通話能力,在過去可能只可以通過華為買一套核心網設備,價值幾百萬美元,但現在,你把代碼遠程放在核心網上轉一下,就可以獲取。”

  “想象空間是無限的”

  過去一段時間與福建電信合作的實驗中,開放的成果已逐漸顯現。兩年前,華為核心網IMS開始和福建電信合作進行業務開放,今年初正式上線。

  截至目前,該合作已貢獻2.7億通話時間,其中過去三個月每月新增話務量超過6000萬分鐘,而這僅僅是通話能力單一API的成果,除此之外華為開放的還有語音會議、位置、短信、視頻會議等7個API。

  “在話音這個認為過去被認為已經很難增長的領域,實現了暴增,福建電信希望明年這塊收入能夠取得巨大的增長。”丁耘說。

  這其中不可忽視的是第三方的力量。“比如做防盜門的企業,家人回去后防盜門打不開,你的電話就會響,遠程操作就可以打開;做攝像頭的企業,調用我們的視頻通話能力,任何時候想知道家里情況,撥出一個攝像頭的號碼就可以實時看見;還有機器人,撥號即可看見家里孩子在干嘛,還可以通過機器人和孩子對話。”

  這些充滿創意的應用是過去傳統思維難以想象的。“當你把能力開放以后,帶來的想象空間是無限的。華為沒有能力去開發防盜門或者機器人,我們在產業中的定位就是ICT基礎設施的提供者,現在有140個合作伙伴的產品已經上線,每個月貢獻6000萬分鐘的通話時間。“丁耘說。

  在開放的過程中,華為也緊守原則。“華為不會與合作伙伴爭利,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

  另外,在知識產權的保護上,華為是最忠實倡導者。“在我們十幾年前IPR(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知識產權)實力很弱、要付很多錢的時候,我們也是堅持該付的錢就要付,合作伙伴的商業機密保護是在華為血液里的基本要求。”

  基本規則是,合作伙伴基于華為API做應用所產生的創新,知識產權歸合作伙伴,華為絕不會碰;如果合作伙伴在發展過程中對華為的基礎能力提出更多訴求,而華為基于該訴求進行研發,則這部分產權歸華為。

  丁耘同時也坦承,華為的API代碼仍需繼續優化,“我們的代碼是通信行業專家設計的,而不是由開發者驅動的,有些開發者還是覺得不好用,要繼續優化;另外,隨著數字化轉型的爆發,在擴容的時候’發貨’速度要求很高,這都是存在的挑戰。

  他用于衡量開放是否成功的標準是:明年有多少合作伙伴來參加我們大會;推出多少個產品;合作伙伴在我們平臺上賺了多少錢。“我希望花兩年時間可以到及格線。”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