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典亞藝博 (Fine Art Asia 2015) 將于10月4至7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呈獻
盡管今年藝術市場進入谷底,但收藏熱卻熱度不減,上海收藏圈更是迎來盛世:10月15日首屆上海國際古玩藝術品展覽會暨上海珠寶玉石首飾展開幕,為廣大古玩藝術愛好者提供了交流、購買藏品的良好契機。
正值第四次收藏高峰
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三次古玩市場發展的高峰時期,第一次是北宋末年,第二次是康乾盛世,第三次是清末民初,目前可謂進入到第四次收藏高峰期:1980 年以後,民間收藏行業開始復蘇,新的文物法肯定了民間收藏文物的合法性,這為民間收藏市場的發展敞開了大門,經過 10 余年的發展,形成了較大的市場規模。據統計,目前北京各類古玩市場共計 20余家。上海主要的古玩市場由5家。
隨着中國經濟的不斷崛起,中國文物藝術品的交易中心也將從倫敦、紐約等地移至中國。有相關數據調查發現,中國現有收藏愛好者9000萬人,國家館藏文物有2400萬件,民間約有10億件,自2004年以來中國藝術品收藏投資年回報率為26% ,文物、古玩每年升值率為20% ,超過風險系數較高的股票和房地產。中國古玩藝術品的價值及升值潛力巨大,我國自2008年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大關,2010年達 4000美元,富裕階層的迅速崛起,以歷史文化等精神消費為主題的收藏經濟時代儼然到來。
古玩市場,在歐洲早就有藝博會的形式,比如每年3月在馬斯特里赫特舉辦的歐洲藝術與古董博覽會(簡稱TEAFA),是全球知名的古董博覽會。近年來,這種展覽形式也引入了亞洲,如每年國慶節期間,香港秋拍第一輪舉槌之際,就有世界頂尖藝廊云集的典亞藝博會,呈現博物館級古玩及藝術品,
展銷一體 上海首創古玩新玩法
SIAAE首屆2015上海國際古玩藝術品展覽會于2015年10月15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展會為期4天,上百家古董商與藝廊參展,近萬平米展覽展示面積,集中展示了古今中外藝術品、陶瓷器皿、家具用品、玉器錢币,文玩雜項,珠寶首飾等。這是國內古玩藝術品及珠寶首飾行業規格高、規模大的一次民間展覽盛會。主辦方是上海榮忻藝術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展銷一體,是上海國際古玩藝術品展覽會的特色。據悉,該展覽會將采用全新的交易模式,顛覆行業拍賣流程,采用展銷一體的結合方式,讓交易雙方面對面交流,現場配備專業鑒賞指導人員,第一時間為意向雙方鑒賞,促成交易。
典亞藝博 媲美博物館級別
再看行業翹楚典亞藝博,每年選擇10月初這個香港藝術市場的交投旺季,並與蘇富比秋季拍賣會再度同場舉行。有來自全亞洲、以至全球超過 3 萬名頂級收藏家、鑒賞家、策展人及藝術愛好者共同參與。
今年的典雅藝博呈獻了最高端的東、西方古玩及藝術品,展品的質素媲美博物館級別。大會旨在創建一個優質的國際藝術平台,于達 8000 平方米的空間結集約 100 間世界知名藝廊,井然有序地展示超過 6500 件令人驚艷的作品,總價值超過 28 億港元。
焦點展品包括:由 Rossi & Rossi (倫敦和香港) 展出的西藏唐卡 -四臂大黑天 (價值港币13,650,000 元),年份可追溯至 18 世紀、由藝廊 Trinity House Paintings 從倫敦带來的頂級印象派油畫《迪耶普旁的海上倒影》(價值港币 52,000,000 元),繪制的藝術家正是印象派創始人 - 莫奈。重要的東方古玩還有一張清早期 黃花梨團龍紋六柱式架子床 (價值港币10,000,000 元),將在本地古玩藝廊恒藝館的展位中展出。西方古玩方面則有來自 1849 年倫敦維多利亞時期酒瓶冰鎮桶一對 (價值港币 3,300,000 元),由銀器專家 Koopman Rare Art(倫敦) 呈獻。還有世紀雕塑名家羅丹的代表作-沉思者 (價值港币 21,700,000 元),是展位 Bowman Sculpture (倫敦)中必看的亮點。
相較于典亞藝博所要打造的優質的國際藝術平台,首屆上海國際古玩藝術品展暨上海珠寶玉石首飾展則需要更加打開大門,搭建古玩藝術品展售的國際平台。
謹慎進入古玩藝術品市場
拍賣假貨買家沒有追索權;投資結構不合理;市場標准缺失與贗品盛行;互聯網成為大量文物走私、銷贓的新通道;交易監管不到位,這些是目前古玩藝術品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此記者提醒買家注意防范投資風險。
專家指出:由于我國制定的拍賣法中,對假貨沒有追索權,導致了古玩藝術品市場是一種典型的信息不對稱市場,存在着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藝術品的獲利周期可能長達30~40年,但是我們現在往往忽視了這個事實。在個人收藏、投資者中,追求短期效應的人又佔多數。
另外,誠信問題突出,在暴利的驅使下,文物制假、售假行為盛行,文物拍賣企業普遍聲明“ 拍賣不保真”,個別文物拍賣企業甚至“ 知假拍假”,社會反應強烈。民間收藏愛好者藏品中90% 以上是贗品,鑒定市場混亂是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