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9年至今,還有750家企業在世界銀行的黑名單上。2009年,中國企業首次進入這個黑名單,當時只有4家,現在有38個企業和個人,而今年頭9個月上了20家。”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王志樂口中的這份世界銀行黑名單指的是世界銀行開出的禁止承接由世行資助項目的公司。
在王志樂看來,這份名單對中國企業走出去過程中存在的合規挑戰來說很能說明問題。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自己看到這份名單也是“觸目驚心”。
國企面臨更大合規風險
“合規”(Compliance)一詞在跨國公司中屢屢被提及,在中國的法制語境中,可以狹義地理解為商業領域的反腐敗。
但是,王志樂認為,合規的含義顯然比反腐敗要廣泛得多,一是企業要遵守所在國的法律法規,二是企業需要按照自己的內部規章和商業準則行事,三是遵守職業操守和道德規范,一旦企業經營的任何環節出現了合規問題,就會給企業帶來合規風險,包括遭受法律制裁,監管處罰,重大財務損失和聲譽損失。
在上述38個企業和個人中,除去3個個人,共有35家企業在黑名單之列,而其中竟有22家國企,占比超過60%。據中紀委網站上半年公布的央企巡視整改情況通報,110多家央企純境外單位資產總額已超過4萬億,而巨額國有資產基本上沒有接受第三方審計,造成監管空白。
據報道,2008年以來,國資委和財政部監管的118戶中央企業中,僅有57戶進行過審計,而對中央部委所屬的94家企業基本未進行審計。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國資委耗資1139萬聘請7家會計師事務所展開2015年度集中重點檢查項目和境外國有資產檢查項目。
王志樂稱,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應該更加注意防范合規風險,因為由于技術或經營導致的危機還可能涉險過關,而由于合規問題受到國內或者所在國的處罰,則可能導致企業一朝覆滅。
“中國正在實施新一輪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而相對于此前的對外開放來說,我想合規就是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的原則和方向,在推行一代一路和打造亞投行的過程中,我們希望建立國際經貿規則,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合規就是題中之義。”工信部原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表示。
外資應以“葛蘭素史克案”為鑒
另一方面,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布的受到司法處罰的違反《反海外腐敗法》名單中,在中國涉案的包括IBM、戴姆勒-克萊斯勒、西門子等總共25家外資企業,而過去的短短一年內便處罰了3家——布魯克、美贊成和雅芳。
1977年,美國制定了《反海外腐敗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將追究企業責任的范圍延伸至美國以外。該法規定,禁止任何企業通過中介機構向外國政府,公共國際組織,外國政府部門或機構官員,或以公務職位行事的任何個人行賄。
在FCPA之后,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和日本相繼制定了類似法規,其中,英國在2010年通過了具備極高反腐力度的《反賄賂法》,將私營部門之間的賄賂行為也認定為違法。2000年,聯合國號召企業遵守國際行為準則,推出“全球契約”強調9項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我們發現,1992年冷戰結束以后,特別是全球市場出現以來,跨國公司轉變為全球公司,打造全球價值鏈,企業競爭方式改變,全球公司強調合規文化,改變了企業競爭的規則。”王志樂稱,今年來一些外資在中國陷入合規危機的案例發人深省。
2013年,醫藥企業葛蘭素史克被曝出在中國利用賄賂手段進行不正當競爭,隨后一個巨大的商業腐敗鏈條浮出水面,多名高管通過會展公司和旅行社等第三方收受巨額賄賂,最后,該公司被以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判處罰金30億元人民幣,在華業務暴跌。
全球市場不能靠叢林法則
在談到合規管理制度時,福特公司全球副總裁、亞太區總裁蕭達偉(David Schoch)稱,福特通過全球合規管理委員會和董事會直接對公司的合規管理進行監督,并依據預防機制結合監測和響應機制進行有效管理。
“我希望我的所有團隊嚴格遵守最高的道德標準,以此來贏得客戶的信任并且擴大業務,對制度不了解或者初衷良好,這些都不能成為違規的借口,這意味著建立和培育一種企業文化,也就是在做任何事情時,都需要有合規的思維。”
“市場自古就有,但是以前是在狹窄的地域靠信譽來維持,隨著市場向全國甚至全球擴張,只靠規則來保證交易雙方的利益而沒有必要的規則,那就是叢林法則,人類社會如果沿用叢林法則可能會面臨倒退。”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熊志軍表示,違法違規的行為源自于人自利的動機。
“美國證監會一年處罰幾十億,判處相關人員上百年的刑罰。”熊志軍認為,解決合規問題的辦法只有利用更加嚴厲的法律手段和強制手段加大懲治違規機構和法人的力度,令違法違規者付出應有的代價。
據記者梳理資料統計,2012年起,美國證交會每年起訴的案件超過730件,三年里總共開出的罰單達百億美元之多。
“違規的成本太低,而收益太高,就鼓勵了違規的行為,所以有效法規的前提就是令違規者付出慘痛的代價,大多數理性人才能把依法合規作為自己最佳的行為選擇。”熊志軍表示,合規經營既需要強有力的監管,也需要市場主體的自我約束。